第23章 嚴厲的夫子
字數:4329 加入書籤
經過幾番交談,陳及冠也了解了兩位同窗的身世。
徐錦書乃是地主之子,徐有財是白馬鎮遠近聞名的地主,家中良田幾百畝。
聽說還花錢捐了一個員外,步入鄉紳階層。
而張銀寶則是商人之子,生意做的可不算小。
聽他說,生意已經做到了縣城,家中有書鋪,酒樓,點心鋪子。
怪不得長得白白胖胖的,人家從小就不缺油水。
而這種白白胖胖的小子,是大人最喜歡的,看著像是福娃娃,喜慶得很。
當他們問道陳及冠的身世時,陳及冠大大方方道:“家父陳青雲,於三月前仙逝,如今家境窘迫,全靠阿姐和姐夫操持。”
“陳先生?!”
徐錦書驚呼一聲,歎一口氣,“冠弟,請節哀。”
陳及冠擺擺手,“不妨事,我已看開,隻是閑暇之時,不免悼念家父,這個硯台,便是家父遺留下來的,以便讓家父時刻督促。”
短短幾句話,便將他好學、孝順的形象立起來了。
果然,徐錦書和張銀寶肅然起敬,朝硯台拱手,“冠弟,不愧是先生之子。”
徐錦書更是感慨,“當初家父本想讓我拜陳先生為夫子,可惜,天不遂人願。”
張銀寶認可點頭,“陳先生的才名遠近聞名,差點便能中舉,實乃我等讀書人之楷模。”
陳及冠表麵波瀾不驚,心中卻是愕然,沒想到秀才爹的名聲這麽大。
他回道:“周夫子同樣是極好的人,我等有如此良師教誨,必定有所成就。”
兩人附和點頭,“冠弟所言有理,我等當日日勤勉,不負師恩。”
“叮鈴鈴......”
許伯來到院子,敲響手中銅鈴,提醒諸位學子到了研習功課的時間。
略微嘈雜的學堂頓時落針可聞,陳及冠拿出《大學》,開始看了起來,每次自己有所感悟的時候,就用炭筆在線裝白紙上記錄下來。
他舍不得用毛筆,畢竟墨水可不便宜,能省則省。
再說毛筆寫出來的字雖然好看,但是書寫的效率太低,不方便記錄。
等待好一會兒,夫子依舊不見蹤影,陳及冠疑惑抬頭。
張銀寶小聲道:“夫子總是先去丁班教學,約莫半個時辰後會來到丙班。”
陳及冠了然點頭,整座學堂就隻有一位夫子,當然不能同時照顧到四個班級。
其餘時候都是許伯在屋外巡邏,將學子的動向記下,好匯報給夫子。
還好私塾的學生並不是很多,攏共不到二十名學子,畢竟讀得起書的人家是少數,更別說是在農村這片地界。
陳及冠不再多想,繼續埋頭學習,他前世好歹是個研究生畢業,自學能力還是有的。
等周禮平手持戒尺,邁著四方步走進學堂的時候,看見的便是五名學子規規矩矩盤坐在書桌前,安靜研習功課。
他多掃了陳及冠一眼,暗自點頭,對學習氛圍很滿意。
周禮平踱步到講台上,手中戒尺輕輕放在課桌上,發出不輕不重的聲響。
五名學子抬頭,連忙起身,拱手行禮,“見過夫子,夫子福泰安康。”
周禮平同樣行禮回應,“諸位學子安好,願你們文道順暢。”
各自見完禮,周禮平手持戒尺,腰背挺得筆直,“徐錦書。”
徐錦書打了個激靈,下意識起身。
“大學之道在何?”
夫子用的是官話,包括所有學子交談用的都是官話,畢竟日後科舉,要是不會說官話,別人都聽不懂你說什麽。
而大景王朝的官話,與前世的普通話有些類似,北方的口音略重,陳及冠倒是十分適應。
徐錦書快速背誦:“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何解?”
徐錦書拱手道:“大學的宗旨在於弘揚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在於使人棄舊圖新,在於讓人達到完美境界之人。”
周禮平微微點頭,“理解尚可,但盡信書不如無書,你並無自己理解。”
徐錦書羞愧低頭,“學生知錯。”
周禮平讓他坐下,再次點名,“張銀寶。”
張銀寶同樣嚇得快速站起來。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為之奈何?”
張銀寶快速反應:“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
周禮平再問:“如何致其知?”
大冷的天,豆大的冷汗從張銀寶身上滴落,他結結巴巴道:“致知之道,在於,在於格物。”
周禮平冷哼一聲,“手心向上。”
張銀寶伸手。
“左手!”
張銀寶換了另外一隻手,戒尺高高揚起,重重落下,張銀寶疼的齜牙咧嘴,手心像是氣球一般立馬鼓了起來。
周禮平訓斥道:“學識不精,將《大學》抄寫一遍,下學前給我。”
張銀寶哆嗦著身子,恭敬道:“謹記夫子教誨。”
周禮平繼續點名,除了陳及冠以外,所有人都被抽查一遍,光是這個過程就用了一刻鍾。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除了張銀寶以外,還有一個人挨了手心,周禮平可不會見他們年幼便小了力氣,那力道是十足十的,沒個兩三天都消不了腫,看的陳及冠心驚膽戰。
周禮平回到講台上,掃視一眼,眾人頓時像是鵪鶉一般,隻有陳及冠敢直視他的雙眼。
他說道:“陳及冠,你乃是第一天入學,便告知你學堂的規矩,每日的功課需仔細研習,翌日會抽問,答不上來,戒尺便要落在手心上。”
陳及冠恭敬道:“學生謹記。”
周禮平點點頭,“今日我們繼續學習《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
眾人連忙拿出書,跟上夫子的思路。
周禮平也不用書,手持戒尺,邁著四方步在學堂內來回行走,每次搖頭晃腦念完一句,大家便跟著搖頭晃腦背誦。
周禮平緊接著講解釋義,並且從多個角度講解,每個角度都有配套的曆史故事。
陳及冠聽的很認真,遇到眼前一亮的思路時,便用炭筆在白紙上記錄下來。
不得不說,周禮平的學問很深厚,各種典故張口就來。
陳及冠就像是一塊幹扁的海綿,源源不斷吸取著知識。
他的記性很好,周禮平所說的每個字都在腦海中過一遍,能記下大半。
這種不斷吸取知識的感覺實在讓人沉迷,時間不知不覺便過了一個時辰......
喜歡阿姐,我中舉了!請大家收藏:()阿姐,我中舉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