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集體賣豆芽

字數:4077   加入書籤

A+A-


    清晨。
    柔和的曦光輕輕穿透薄霧,落在小池村。
    隨著天亮,小池村的村民早早起床,打豬草的打豬草,弄早食的弄早食,開始日複一日的繁重生活。
    但今日的小池村卻與往常不一樣,顯得更加嘈雜,一名名村婦都沒去地裏幹活兒,而是待在家裏,不知操持什麽。
    駕馭著牛車的陳大山一邊行走在村間,一邊高聲喊道:“走咯,走咯,再不走太陽就升高了。”
    村裏婦人聽見叫喊聲,紛紛提著一個竹筐走出來,竹筐上麵蓋著荷葉,眼裏帶著希翼和忐忑。
    她們見了麵,下意識打量對方的手裏的竹筐,掀開荷葉,紛紛評頭論足。
    “水哥兒他娘,你這豆芽發的好呀,看著就嫩,是咋弄的?”
    “還能是咋弄的,就是按照招娣的法子。”
    “哈呀,俺以前從來沒想過黃豆還能發出豆芽來嘞,俺昨晚炒了一盤,香著嘞,又脆又甜,家裏的男人小子都愛吃。”
    “就是,招娣不愧是陳秀才的閨女,就是厲害。”
    “你這話不對,這法子可不是招娣想出來的,是冠哥兒在書上看到的。”
    “冠哥兒不愧是讀書人,知道的就是多。”
    “也不知道這豆芽能不能賣上價錢,要是能換上兩個銅錢,還能給家裏添點兒油鹽。”
    這些婦人將竹籃放在牛車上,三五成群站在一旁,嘰嘰喳喳說道。
    簇擁著牛車來到陳招娣的院子門口,這才停止腳步。
    陳大山喊道:“招娣,招娣,你們收拾好了沒有?”
    “七叔公,這就來。”
    用麻布包裹著頭發,穿著一身綴著補丁的麻布衣裳的陳招娣走了出來,旁邊的蘇虎拎著一個竹籃。
    陳招娣看了一眼,笑道:“大夥兒都要去鎮上?”
    陳大山搖頭,“咋可能嘞,家裏的活計這麽多,去兩個人就是了。”
    經過半月時間,小池村眾人算是掌握了培育豆芽的方法,得知是陳及冠的主意後,紛紛嚐試,準備拿到鎮上去售賣。
    黃豆是難得的好吃食,平日他們都舍不得動用。
    但既然是冠哥兒想出來的法子,自然值得嚐試,聽讀書人的總是沒錯。
    更何況,發完豆芽後的黃豆依舊可以食用,倒是沒什麽風險。
    陳招娣點頭,拿出一根炭條和一張草紙,開始記錄各家各戶的豆芽重量,等換了銅錢,回來按照重量分給她們。
    陳招娣畢竟是秀才的女兒,雖然沒正兒八經讀過書,但計個數還是不成問題的。
    而她露出這一手,也讓這些村婦羨慕加佩服。
    沒一會兒,所有豆芽統計完畢,密密麻麻的竹筐放在牛車上,都覆蓋上了荷葉。
    正準備出發去鎮上的時候,有眼尖的族人突然驚呼道:“招娣,你家的豬崽長得這麽快?”
    順著那人的目光看去,一座嶄新的豬棚裏麵,兩頭豬崽懶洋洋的躺在地上,一動也不動,身上明顯能看到肥膘。
    陳招娣聞言,也十分高興,“俺也不知道咋了,這兩頭豬懶得很,平日吃了就睡,長得倒是快。”
    有人突然想到什麽,疑惑問道:“把豬劁了後,真能長得好?”
    一旁的蘇虎張張嘴,本來想說什麽,但天生沉悶的他還是沒多說,隻是心中對小舅子更加信服。
    冠哥兒是讀書人,聽他的準沒錯。
    陳大山明顯是聽過這事情的,作為小池村的裏正和陳家族長,自然要了解村中大小事情。
    他試探問道:“招娣,你看劁豬這事兒能不能讓村裏人試試?你家豬娃長得極好。”
    別的不說,要是劁豬以後能長個幾斤,就完全值了。
    這幾斤肉哪怕不拿去換銅錢,給家裏人吃都能喜笑顏開好一段時間。
    陳招娣一臉為難,她說道:“七叔公,這事俺咋好說嘞,俺也不懂,要不你問虎哥?”
    蘇虎看著陳大山將目光放在自己身上,低下頭,甕聲甕氣道:“得問冠哥兒,冠哥兒說行,就一定能成。”
    陳大山拍了一下自己的腦袋,“俺這豬腦子,對啊,這事兒合該問冠哥兒,看他怎說,招娣,算著時間,你們也該給冠哥兒送糧食了吧,打算什麽時候去,俺和你們一起去。”
    “就明兒,俺今天還得去鎮上割兩刀肉,再買上幾斤米,給冠哥兒送去。”
    陳大山一臉認同,“沒錯,俺們再苦,也不能苦了冠哥兒,讀書是個折磨人的活計,是該吃好些。”
    劁豬的事情放在一邊,幾人跟隨牛車,趁著日頭還未升高,離開村子,朝白馬鎮趕去。
    今日白馬鎮遇集,往日冷清的官道今日塵土飛揚,不時能看到肩挑手提的莊稼人朝鎮上趕去。
    來到白馬鎮,陳大山輕車熟路找了一個路邊,將竹筐一一放在地上,還不忘和周圍的小販打招呼,顯然是這裏的熟人。
    “陳裏正,你今兒是打算賣啥?又是紅薯土豆?”
    陳大山搖頭,笑容滿麵,“俺賣的這東西,保管你沒見過。”
    說著,將荷葉掀開,嫩黃翠綠、水靈靈的豆芽便出現在麵前。
    陳大山不敢將荷葉完全掀開,街麵上沙土飛揚,他可不敢弄髒這些寶貝豆芽。
    另外幾個小販還真沒見過,紛紛詢問這是什麽。
    周邊的路人也見狀,也湊過來看熱鬧。
    陳大山按照陳及冠之前留下來的說辭,口若懸河道:“這乃是豆芽,《神農本草經》中便有記載,是上好的吃食。”
    “老人吃了能延年益壽,女子吃了能美容養顏,病患吃了能排毒,誰吃了都要說上一聲好。”
    這話可不是瞎編的,豆芽富含冬氨酸和各種微量元素,的確有上述這些功效,隻是沒如此誇張罷了。
    那些小販哈哈大笑,“陳裏正,你什麽時候也學會說大話了?”
    陳大山沉著臉,怒斥道:“你才說大話,這些都是書上寫的!”
    “你個大老粗,哪裏會識字?”
    陳大山自豪挺胸,“俺家侄孫在青山村私塾讀書,這些都是他從書上看到,說與俺聽的。”
    一聽這話,眾人信了大半,古代的人愚昧,但也好忽悠,對於書本上的東西向來都是敬畏的。
    “你這豆芽作價幾何?”
    一個穿著粗布棉衣的中年人問道。
    陳大山不假思索道:“兩文錢一斤,童叟無欺,拒不還價......”
    喜歡阿姐,我中舉了!請大家收藏:()阿姐,我中舉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