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到達張家

字數:3813   加入書籤

A+A-


    馬車的速度的確比牛車要快許多。
    日頭剛過正中,便來到了寧縣。
    熱浪翻騰,街上的行人稀稀拉拉的,就連吆喝聲也顯得有氣無力,顯然人們在這等炎熱季節都不願出門。
    馬車搖搖晃晃的,讓徐錦書頭昏眼花,再次擦掉額頭汗水,忍不住抱怨道:“這大熱的天,真是受罪,等會兒見了張胖子,我非要好好收拾他一頓。”
    陳及冠倒是沒有暈車,但同樣感覺不舒服,馬車幾乎沒有減震的能力,坐著太難受了。
    多虧官路修建的不錯,路上的坑窪不多,但饒是如此,他也感覺屁股發麻,渾身的筋骨似乎都鬆動了。
    進入城內,來到西街,停在一處平平無奇的院子前。
    這一片的院子緊密相連,瞧著比徐錦書家的府邸差得遠多了。
    陳及冠下了馬車,一手遮蔽刺眼陽光,一邊好奇道:“我瞧張兄家中頗有資產,為何住在這等地方。”
    他倒不是覺得住在這平平無奇的院子不好,這院子反正比他家的茅草屋要好許多。
    但是以張家的實力,想來是應該住在東街那一片繁華地帶,坐擁三進三出的院子才對。
    徐錦書嗤笑一聲,打開折扇輕輕扇動,“冠弟想差了,張家一商戶家庭,如何能如此享受,平日張胖子大魚大肉便是僭越。”
    陳及冠了然點頭,他被前世思維影響了,下意識忽略了士農工商四個大字。
    他看過的《大景律例》中也有詳細規定:農家許著綢紗絹布,商賈之家,止許著絹布。如農民之家,但有一人為商賈者,亦不許著細紗。
    另外還有規定:商賈之家,不得乘車,不得享魚肉,不得飲酒。
    由此可見,商人的地位有多低,哪怕你有錢,也不能穿絲綢衣裳,最多隻能穿絹布,甚至連魚肉美酒都不能享受。
    反而莊稼漢可以穿絲綢,在吃喝上也沒什麽限製。
    不過這句規定純屬多餘,農民哪有錢穿絲綢吃肉,成為了地主還差不多。
    但某種意義上來說,地主也算是農業,畢竟也是靠田地吃飯。
    朝廷製定這項規定,主要目的便是重農抑商,防止人們都去行商,以此來保證土地有人種植,讓天下有足夠的糧食。
    在古代,最為貴重的不是金銀一類,而是糧食,糧食才是最硬挺的貨幣。
    所以不管是地主還是世家,家中都存有大量糧食。
    所以剛才徐錦書說張銀寶每日都有肉吃,其實已經是僭越的行為,也說不上錯。
    可商人行商還不是為了過上更好的日子,不能穿絲綢他們認了,畢竟太顯眼。
    可肉也不讓吃,那就太為難人了,所以商人私下都會吃肉,而且還是報複性的吃肉,朝廷對這事也管不到太多。
    陳及冠看著麵前的普通院子,心裏對封建社會的階級再次有了更深的理解。
    士農工商,其實並不準確。
    最準確的應當是,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隻有成為讀書人,成為士子,才能跨越自己的階級。
    徐錦書揮揮手,仆人立馬低著頭,敲響了門。
    不一會兒,一個家丁立馬打開門,很客氣的問道:“不知兩位公子所為何事?”
    徐錦書輕輕哼了一聲,也不正眼看他,“我乃徐錦書,白馬鎮徐姓地主之子,與張銀寶乃是同窗,受他所邀,前來為他慶生。”
    陳及冠的態度就好多了,英俊的麵容加上如沐春風的聲音,讓人好感頓生,“小子陳及冠,同樣為張兄同窗,還望通報一聲。”
    家丁一聽,讓兩人稍等片刻,趕忙回去通報。
    徐錦書見狀皺起眉頭,不滿道:“這廝不懂待客之道,哪有讓客人在外白白等著的,也不把我們迎進廳房。”
    說著,他恨鐵不成鋼的看向陳及冠,“冠弟,你也是,一介奴仆,何須正眼瞧他。”
    奴仆的地位極其低下,甚至都不能看做是人,平時說話也不能也不能自稱我或者吾。
    《大景律例》中規定,良賤不得通婚,也就是賤籍世世代代都是賤籍,永遠不能更改。
    陳及冠聽了,也隻是笑笑,他畢竟是接受過前世紅色教育的人,對於人基本的尊重還是有的。
    再說了,他脾性一向如此,要他對一個陌生人惡語相向,他也做不出來,又不是自己的仇人。
    沒一會兒,一陣沉重的腳步聲響起。
    額頭滿是汗水的張銀寶打開大門,高興道:“冠弟,徐兄,我可算把你們盼來了。”
    陳及冠拱手,“張兄,久違。”
    徐錦書看了他一眼,眼皮跳了跳,“張兄,你似是又魁梧了一些。”
    陳及冠也不由得多看兩眼,一月未見,張銀寶似乎更胖了,手臂怕是都有他大腿粗,一雙不大的眼睛像一條門縫。
    張銀寶尷尬笑了笑,拍了拍自己的肚腩,“家中吃食好了一些,快快請進。”
    兩人跟著張銀寶朝裏麵走去,隻有馬車和車夫,自然有張家的家丁招待。
    走進院子一看,這才發現裏麵裝修的很不錯,院子地麵鋪著石板,屋裏各處更是鋪著紅木地板,各處雕梁畫棟,木架上擺放著花瓶,牆壁上也掛著山水名畫。
    來到堂屋,首位上的太師椅上坐著一個穿著灰色絹布的中年男人。
    這男人幾乎和張銀寶一個模子刻出來的,身材同樣肥碩,一直笑眯眯的。
    見他們進來,起身迎接,“這便是小寶的同窗吧,果真是一表人才,快快落座。”
    張銀寶大大咧咧介紹道:“這是家父,爹,這是我同窗,陳及冠,徐錦書,皆是白馬鎮人。”
    麵對長輩,陳及冠和徐錦書齊齊拱手行禮,“見過伯父。”
    張父很熱情的將他們拉到兩側的太師椅坐下,“不必多禮,來了這就當是自家,想吃什麽盡管和小寶說便是,我聽小寶說了,他在私塾說,虧得有你們照顧。”
    張父不愧是商人,口舌十分了得,幾句話就讓人心生好感,拉近了他們的關係。
    他也十分有分寸,招呼幾句後,便直接道:“你們讀書人的事我不懂,莫要嫌我囉嗦,小寶,你陪同窗說話吧,我去外麵吩咐一聲,準備飯菜,他們一路風塵,想來還未用飯......”
    喜歡阿姐,我中舉了!請大家收藏:()阿姐,我中舉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