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以秋為題作詩

字數:4547   加入書籤

A+A-


    菜過五味,酒過三巡。
    眾人將肚子填飽以後,興致高了許多。
    徐錦書打開桃花扇,輕輕扇動,一手指著四周:“秋風,暖陽,青山,綠水,如此美景,合該吟詩一首。”
    趙通點頭,“不錯,徐兄一看便是高雅之士。”
    徐錦書苦笑搖頭,“如何敢擔當一個士字。”
    陸學鳴看了看四周,完全沒有體會到他們的意境。
    對他來說,這些不就是最常見的山山水水嗎?
    “諸位學子,飽肚與否?”
    王秀才突然朗聲問道。
    “回學子,我等盡皆吃好了。”
    王秀才點頭,“五穀雜糧隻能填飽肉體,精神食糧也不能少,今日諸君齊聚,何不吟詩一首?”
    “善。”
    “不知以何為題?”
    王秀才看向周禮平,“周兄,請命題。”
    周禮平謙讓道:“去年便是我命題,今日還是王兄來吧。”
    王秀才也不客氣,想了想,說道:“金秋十月,不若便以秋為題。”
    定下題目,眾人立馬開始思索起來。
    陳及冠也在思考,一個秋字,第一時間想到的便是秋傷之情,在古人的詩中,秋天往往都是傷悲聯係在一起,甚至產生了秋悲這個詞。
    但在陳及冠眼中,秋天卻是一個格外好的季節。
    秋天不止代表凋零與離別,更代表著豐收與成熟。
    一念及此,他心中有了思路,開始細細琢磨。
    不一會兒,一名學子率先起身,“夫子,學生作出來了。”
    周禮平看了看,帶著肯定的語氣問道:“王兄,這是你的學子吧。”
    王秀才輕輕點頭,鼓勵看著那名學子。
    他作為東道主,早就給學子交代過,不管能不能出風頭,至少要把氣氛炒起來,更要勇於發言。
    那名學子以四十五度的角度仰望天空,語氣感慨,用獨有的腔調唱道:
    “孤雁東南飛,落葉隨風凋。”
    “青草敗於野,小橋水緩流。”
    “征夫離家去,婦人淚流送。”
    “發絲漸斑白,垂首西北望。”
    一首詩吟誦完,眾人眼前像是浮現出了一幅畫麵。
    空中大雁南飛,落葉飄落,青草變黃,水流潺潺,一個百姓被征發徭役,婦人流淚相送,這一去便是數十年,連發絲都變白,彎腰駝背,卻還沒等到人回來。
    悲傷之情湧上心頭,有些敏感的學子,甚至抹了抹眼睛。
    周禮平仔細思索,輕輕撫掌:“寓情於景,善。”
    張秀才點頭,“可評為甲上。”
    王秀才有些得意,“兩位兄長謬讚了,還需仔細打磨。”
    眾人討論了一下這首詩,並且打聽了一下這位學子的名字。
    緊接著,周禮平手下的一名甲班學子也起身吟詩,這是一首標準的五言六韻詩。
    這名學子念完,張秀才底下一名學子也起身,將自己思考的詩說了出來。
    三名甲班學子吟誦出自己的詩後,三名夫子討論起來。
    周禮平直接道:“第一首當為第一。”
    他很公正,雖然後兩名學子的詩雖然不錯,但以他們的見識來看,實在有些一般了。
    反觀第一名學子,雖然寫的內容很普通,但意境很周全,表達的內容也很準確。
    毫不誇張的說,這首詩拿去進行童試也是可以的。
    於是第一名便給了這名學子。
    王秀才一聽,臉笑成了菊花,連連謙虛。
    接下來就是乙班的學子,陸學鳴直接站了起來,一身粗布長袍也擋不住他身上的傲氣。
    “夫子,學生也有拙詩一首。”
    “述於我等耳中。”
    陸學鳴往前走了兩步,語氣悲傷。
    “紅燭秋光冷清影,輕扇蒲扇驅流螢。”
    “天階夜色月如霜,臥看牽牛織女星。”
    此詩一出,眾人頓時驚呼,忍不住細細琢磨。
    這首詩著重寫的是秋天的夜色,場景並不宏大,但用詞卻很講究,很難想象這是一個十歲少年能想出來的詞語。
    王秀才明顯對他的表現很滿意,“周兄,張兄,這便是我那不成器的弟子,陸學鳴,今年不過十歲。”
    周禮平一聽,立馬多看兩眼,心理下意識更加偏愛陳及冠,不論從各個方麵來說。
    但不得不說,這首詩的確做的不錯。
    一念及此,他給下麵使了一個眼神。
    陳及冠接收到信號,當即起身拱手行禮,“夫子,學生也有一首詩,懇請斧正。”
    他一站起來,就好似黑夜中的螢火蟲一般,顯眼奪目。
    眾人欣賞著他俊俏完美的臉蛋,心中又是驚訝又是羨慕。
    倒是生不出嫉妒之心,當一個人比你好看太多時,連比較的心思都不會有。
    周禮平嘴角的笑容明顯多了些,略顯得意道:“這便是冠哥兒,青雲兄的幼子,有舉人之姿。”
    王秀才和張秀才也多看兩眼,隨後眼神恍惚,像是見到了另一個人似的。
    感歎搖頭,“難怪有故人之姿,原來是故人之子。”
    陳及冠見三位夫子久久沒有回應,疑惑看著他們,提醒道:“夫子?”
    周禮平擺擺手,讓他吟誦出來。
    “秋陽懸當空,汗滴潤沃土。”
    “風吹金浪湧,稻香十裏傳。”
    “借問農家水,笑舉清泉飲。”
    “秋風問我心,唯有豐收年。”
    與前麵幾位學子的悲秋風格不同,陳及冠吟誦的詩,充滿了歡快與喜樂,將豐收畫麵栩栩如生描述出來。
    眾人聽完後,眼前浮現出了金色稻田被收割的場景,鼻尖似乎能聞到稻米的香氣。
    同時,之前積累的悲傷也被衝散,隨後麵帶笑容,好似看見一位稚童歡快的在田間奔走。
    陸學鳴認真思索這首詩,最後在心裏歎了一口氣。
    不得不承認,他自己是輸了,不管是遣詞造句,還是意境構造,他都輸了。
    周禮平驚喜看著陳及冠,冠哥兒的進步太快了,如今作詩有一種信手拈來的感覺,並且往往能找到新奇的角度。
    沒錯,秋天不隻是代表相思和悲傷,還有豐收得愉悅。
    不過作為夫子,他不好多說。
    張秀才撫掌,眼裏滿是欣賞,“善,大善,不愧是青雲兄之子,有其父必有其子。”
    王秀才看了一眼陸學鳴,心裏歎了一口氣,本以為能壓周兄一頭,沒成想又出了冠哥兒這麽一個神童......
    喜歡阿姐,我中舉了!請大家收藏:()阿姐,我中舉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