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順風鏢局
字數:4159 加入書籤
昨夜下了雨,官道有些泥濘,一腳下去,紅泥便沾染到了布鞋上。
蘇虎和陳及冠深一腳淺一腳,在官道上行駛了十裏的樣子,就看到了一個岔路口。
官道繼續向前是白馬鎮的方向,靠左邊的官道,則可以到達青山村。
這兩條官道陳及冠都走過不少次,特別是去青山村的官道,每月休沐,至少來回兩次。
至於蘇虎就走的更多了,除開每月接送陳及冠休沐以外,平時還要給他送糧食或者衣物。
可以說,在讀書一事上,阿姐和姐夫就是他的後勤,可以讓他保證將心思全部花在讀書上,不必被外事所煩擾。
在岔路口等著,陳及冠來到一旁的草叢,將布鞋上的泥濘盡數擦去。
日頭上升,霧氣散去,湛藍的天空似乎變得更加明朗。
魚鱗狀的雲層占據天空一角,今天很明顯是個豔陽晴天。
不枉費夫子特意翻開《周易》算了一卦,定在今日出行。
等了約莫一刻鍾,一輛驢車從官道駛來,一看果然是夫子和周雲文。
陳及冠拱手行了個弟子禮,“弟子見過老師。”
隨後挺起胸膛,朝周雲文拱手,“文兄。”
周禮平點點頭,周雲文拱手回禮,“冠弟。”
將包袱行李放在驢車上,坐在車架上,趕車的任務交給了蘇虎。
周禮平撫著自己的美髯,再次穿上了自己的生員服,帶著儒巾,維持自己讀書人的風度。
“招娣生產與否?”
陳及冠露出笑意,聲音歡快,“阿姐產了一子,七斤六兩,我取名為蘇平安。”
周禮平也開懷大笑,“如此甚好,可惜近幾日不得空,不然也該上門看望一番。”
“待府試結束,定要叫阿姐知曉夫子關心她。”
周禮平笑著虛指了他幾下,“近月功課溫習如何?可有懈怠?”
“回老師,不曾有懈怠,這次定要考取童生功名回來。”
周禮平詫異看著他,這可不像平日裏謙虛低調的冠哥兒,難得看到他如此張揚自信。
“好,少年就要有意氣,太過成熟也不好,平白失去許多感悟。”
周雲文插了一句,“冠弟,你倒是自信滿滿,為兄可就慘了,沒有半點兒信心。”
陳及冠也不知道他學的情況如何,隻能用萬金油的話術安慰,“文兄一次便能考過縣試,想來要比旁人強上許多,何必妄自菲薄?”
周雲文苦澀笑笑,“這次想來是考不上的,唉,明年再考,又要重新考一個縣試,真是折磨。”
周禮平哼了一聲,“閉嘴,聽得我心煩,從未聽說考前便唉聲歎氣,若不想考,大可回去。”
周雲文縮了縮脖子,頓時不敢說話。
驢車搖搖晃晃,沒一會兒,周雲文又忍不住開口說話,但說的是學識一事,陳及冠和他討論起來。
來到縣城,已經接近正午。
四人先是來到西城一處民宅,敲了敲門,不一會兒,周雲武打開了門。
互相行完禮後,來到裏麵,這是一個一進一出的宅子,有一個大院子,環境不算好,也不算差。
周禮平解釋道:“雲武常年在縣學就讀,便給他在縣城租了個房子,也好住的舒適些,等冠哥兒這次考上童生,想必也要去縣學就讀,不若和雲武一起?”
周雲武看向陳及冠,一本正經道:“可。”
陳及冠笑笑,“此事以後再說,府試要緊。”
周禮平點頭,“先歇息一番,驢車便寄放在這裏。”
喝了一盞茶,幾人來到外麵,隨便找了一家食肆,各自要了一碗陽春麵。
吃完以後,周禮平便帶著幾人來到鏢局。
古代的鏢局還是挺繁華的,畢竟一旦涉及到跨縣的出行,一般都要用到鏢局。
鏢局的作用很大,很明顯的一方麵就是保護安全,畢竟古代的生產力不高,綠林好漢什麽的可不在少數。
而且地域如此廣大,除了綠林好漢外,山林裏的猛獸毒蟲也不少。
當然,鏢局還有一個更重要的作用,那就是辨認方向。
古代可沒有導航這個東西,尋常百姓也接觸不到堪輿圖。
沒有堪輿圖,也就是地圖,簡直寸步難行,往哪個方向走都不知道。
而且哪怕你意外得到堪輿圖,沒有前輩帶領學習,也看不懂地圖。
而鏢局是掌握堪輿圖的,也有會看堪輿圖的人才,所以請鏢局很有必要性。
寧縣隻有一家鏢局,叫做順風鏢局,意思很明顯,一路順風嘛。
鏢局占地的麵積不小,看上去十分氣派,門口還有兩座石獅子,不過很明顯比四海錢莊的小了好幾圈。
周禮平一走進去,立馬受到鏢局的重視,一名穿著短打勁裝的昂藏大漢走過來。
這大漢明顯蓄著絡腮胡,身上帶著股草莽氣息,用江湖上獨有的抱拳,很客氣的說道:
“秀才老爺當麵,小的乃是鏢局三當家李三,不知前來是為物鏢,人鏢,還是銀鏢?”
這是鏢局保護的三種方式,一種是押送貨物,一種是押送銀兩等貴重物品。
周禮平不拿正眼看他,下巴微微微微仰起,傲氣好似從骨子裏散發出來,“自然是人鏢。”
“不知先生要去何地。”
“自然是府城。”
李三了然,“想來先生是去府城參加童試。”
周禮平不置可否,也沒回答的意思,直接道:“價錢幾何,最好快些。”
李三當即道:“不知先生是走水路還是陸路?”
“有何區別?”
“水路五百文一人,明日便走,陸路八百文一人,後日便走。”
周禮平沒有多問,他也不是第一次去府城了,直接道:“水路,四人。”
隨後,拿了銀錢給他。
李三很高興的接過去,還多說了兩句,“先生放心,此行並無閑雜人等,全是去府城趕考的學子。”
周禮平表情鬆緩,聞言心情好了不少,“如此最好。”
出了鏢局,陳及冠要將路費給夫子,周禮平沒接,他還至於如此斤斤計較。
陳及冠想了想,也沒再給,打算去縣城住客棧時,一並幫夫子和文兄開了。
夫子雖然是秀才,想來也不富裕,畢竟兩個兒子都要讀書,還是不要讓夫子為銀錢苦惱為好......
喜歡阿姐,我中舉了!請大家收藏:()阿姐,我中舉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