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村裏日子越發好了

字數:3912   加入書籤

A+A-


    初冬已至,凜冽的寒冷空氣在山間呼嘯。
    平坦的官道上,一匹高頭大馬拉著車廂以勻速前進。
    車廂裏,陳及冠坐在軟榻上,手裏捧著一本書籍,封皮上有三個古樸大字《金樓子》。
    類似的書籍在夫子的書房中還有許多,起碼不下十本。
    這些書籍在市麵上很難看到,世家和皇室允許書麵上流通的書籍大多是儒家經典。
    這些書籍適合進行思想禁錮,保證社會安定。
    而《金樓子》一類的書,適合中高階層因為這些書籍已經將社會運行根本的一麵展露出來。
    一旦這些書籍廣為流傳,很容易滋養人們心中的野心。
    所以世家和皇族才會禁止印刷這些書籍,他們不想開民智,隻想愚弄百姓。
    陳及冠手裏的這本書,怕是連周禮平都沒看過。
    陳及冠看了以後,更覺收獲頗多,有一種認知和眼界被打開的感覺。
    就好似以前眼前一直蒙著一層細紗,而現在這層細紗正在慢慢揭開。
    “陳兄,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其中天人之際何解?”坐在對麵的郭和突然開口,打破了車廂中的寧靜。
    今日休沐,陳及冠便打算回村,將私塾啟蒙一事落實下來。
    至於阿姐和姐夫,兩人忙著在食肆掙錢,加上他不是第一次回村,就放任他出去了。
    雖然年齡還小,但又不是出遠門,陳招娣倒是沒多少擔心。
    不過陳招娣還是怕小弟冷著了,讓陳及冠將新做的絲綢大氅給穿上才允許他出門。
    大氅通體玉白色,長度過膝,對襟寬袖,直筒剪裁,裝飾性和利益性很強。
    陳及冠本就俊俏,披上玉白色的大氅後,瞧著好似貴公子。
    大氅不僅美觀,實用性也很強,雖然不能劇烈運動,但穿著十分暖和。
    他將注意力從手上的書籍挪開,聽著郭和真誠的詢問,不假思索道“究天人之際,自然是要知曉天與人之間的關係。”
    郭和撓撓後腦勺,“這我自然是知曉的,可天與人的關係究竟是什麽,為兄慚愧,始終不得要領。”
    陳及冠想了想,用了一種最為通俗易懂的方法,“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
    “這是最淺顯的天人關係,寒來夜長,暑來夜短,二十四節氣之變化,皆為天人關係。”
    陳及冠舉了幾個例子,“這些統統都是天人關係,隻是要叫你知曉,天人關係無窮極也,古人雖有見解,卻遠遠不足。”
    “我雖知曉淺薄意思,尚不敢言究天人之際,也不敢言通古今變化,隻是虛心學習,明理見心罷了。”
    陳及冠說到這裏,也不禁有些感慨,他自認並不愚鈍,可越是學習,越發覺得自己知識淺薄,有許多知識隻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有些儒家名句瞧著簡單,一旦仔細揣摩,就能延伸到各個方麵。
    不得不佩服先賢的智慧,簡簡單單一句話,就能總結出一條鐵律,讓後人受益無窮。
    郭和若有所思點頭,趁機將自己剩下的疑問全部提出來。
    陳及冠也不吝嗇,一一耐心解答,他好歹是縣案首和府案首,身具童生功名,應付一個乙班學子還是沒問題的。
    郭和敬重看著陳及冠,想當初兩人還是同窗,如今對方已經到達一個令自己羨慕的地位。
    而且幾番詢問下來,他覺得陳及冠比私塾的夫子還要厲害,講解的內容通俗易懂,並不晦澀,不需要自己去瞎琢磨。
    兩人一起討論學識,時間過得倒也算快,不一會兒就來到了小池村。
    村裏族人見到熟悉的馬車,自然熱情迎接。
    當看著穿著玉白色大氅,戴著四平定方巾的陳及冠從車轅下來時,又是高興又是敬重,紛紛在一米之外停了下來。
    冠哥兒這身衣裳瞧著就不便宜,他們幹粗活的人,身上髒兮兮的,可不敢給弄髒了。
    陳及冠嘴角始終掛著溫和笑容,很懂禮貌的叫人,被叫人的人立馬應了一聲,聲音很大,得意的朝其他人挑眉。
    寒暄一番後,陳及冠才對著陳大山說道“七叔公,今日我回來,是為私塾一事,這便是我為村中孩童請的夫子,可啟蒙開智。”
    郭和明顯有些緊張,但還是努力挺直腰背,生怕自己丟了同窗的臉麵。
    陳大山看了郭和一眼,心中的第一個想法就是沒自家冠哥兒俊俏,身上的書卷氣也不多。
    但這是冠哥兒介紹的,他還是很熱情的招呼一聲。
    陳黑熊是個膽子大的,直接湊過去,仰頭道“你以後便是俺們的夫子?”
    陳黑熊與陳及冠同歲,快十一歲了,但麵對十五六歲的郭和,還是矮了一個腦袋。
    郭和輕輕點頭,“當不得夫子二字,稱呼我為小夫子即可。”
    他還是要臉麵的,一個連童生功名都沒有的人,哪裏敢自稱夫子,叫小夫子都是抬舉他了。
    陳黑熊的目光滿是不信任,陳福水拉了拉他的手臂,瞪他一眼,認真拱手行禮,“陳福水見過小夫子。”
    陳及冠欣慰看著自己的玩伴,水哥兒向來聰慧,日後說不定也能考取功名。
    沒在原地站著,陳及冠讓陳大山叫上幾個族人,將車廂裏的筆墨紙硯還有一些啟蒙書籍搬出來,一起朝他家新建的小院走去。
    他本以為小院這麽久沒人居住,想來有些荒廢了,卻不料裏麵被打掃的幹幹淨淨,這肯定是村裏族人的手筆。
    族人也不做其他事,就站在陳及冠家的小院裏,樂嗬嗬笑著。
    村裏的日子越來越好了,雖然因為水災的原因,田地和房屋毀了不少。
    但經過半年的修生養息,現在漸漸恢複了元氣。
    豆芽的生意重新做了起來,收益很可觀,每家每戶都養了家豬,這些豬都是劁過的,吃著沒有騷味,很得客人喜歡。
    不過現在村裏的豬肉都不外賣了,全部拿到縣城賣給招娣,這也是食肆生意好的一個原因。
    另外陳招娣的食肆需要大量食材,幾乎也是從村裏采購,又是一筆額外收入。
    陳大山甚至準備開一個修建一個大型豬舍,將家族發揚光大。
    眾人看著眼前如青鬆站立的陳及冠,眼裏滿是自豪和驕傲,這可都是冠哥兒給他們帶來的好日子
    喜歡阿姐,我中舉了!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阿姐,我中舉了!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