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黃巾節點

字數:3554   加入書籤

A+A-


    李世民雖然對漢靈帝的政治水平不太看得上,對於這群宦官的眼界能力也不怎麽看得上,但是對於這句話還是讚同的。
    對於確切的不死不休、有著絕對不可調和矛盾的政敵,當然是要斬草除根,處理得幹幹淨淨的才行。
    不然,遺留下來任何一丁點人,都是對自己的不負責,是對自己性命的不在意,也是對自己這一係人馬的不負責。
    大家都知道一定要除掉對方了,也知道若是自己能夠幸存下來,日後也一定會報複了,怎麽還能夠留手,心懷慈悲而不去斬殺殆盡呢?
    從這個角度上講,這群宦官確實考慮的沒有問題。
    但問題在於,雖然宦官們並沒有像是之前的竇武和陳蕃那樣,直接說要清理掉所有宦官,把整個宦官群體——有罪與無罪、野心與本分、有才與無能——都變成了不死不休的敵人;而是把矛頭對準了所有的“黨人”及其家眷門生。
    簡而言之,宦官們一是在殺雞儆猴,威嚇其餘官員士人,二是將目標定在了具體的對象身上。
    可是,對於大多數士人而言,即使宦官沒有把矛頭指向自己,他們也天然地與宦官站在對立麵上。
    麵對宦官的行為,他們並不會覺得“這與我無關”,也不會覺得“這都是那群人自己導致的後果”,更不會覺得“沒事兒,我當我自己的官就行了”。
    他們隻會覺得唇亡齒寒,覺得物傷其類,覺得“宦官都是畜生”,認為自己與宦官也是死敵,“我與宦官不死不休”“要抓住每一個可能的機會去把這群宦官拉下馬”。
    換言之,就是雖然宦官們自以為自己沒有將所有士人變成敵人,但是實際上,他們已經完完全全地與士人變成了死敵。
    “高明,青雀,你們要記住,在不能徹底消滅某一個群體的時候,就最好不要與整個群體為敵。”李世民對自己的兩個兒子道。
    竇武和陳蕃犯了這個錯誤,宦官們也將要陷入這個大坑之中。
    他可不希望自己的兒子們在日後的為人處世中,也跌進這個坑裏麵。
    對某個群體看不順眼,覺得他們危害深重,或者嚴重阻礙了自己,那都很正常;但是對方畢竟是群體,而非個人——個人可以說要消滅,可消滅一個群體……
    其難度完全不可類比。
    而在不能消滅整個群體的時候,最好的方法還是分化。
    並且,要找準分化的那個點——像是宦官把分化的點定為了“黨人”,就沒有找對,這個分化點根本不能真正分化士人群體,反而會讓他們聯絡的更加緊密。
    【這就是東漢時期的中央大混亂。】
    【但是中央的混亂,是與地方相互聯係的。】
    【地方大族發展,朝廷派來的長官或是被中央牽扯精力,或是無力壓製地方大族,或是幹脆明哲保身萬事不理,或是大撈特撈壓榨百姓……】
    【又有宦官當權,大肆盤剝,絲毫沒有什麽正常的長遠的政治經營意識。】
    【這導致了地方百姓的生存空間被不斷縮小。】
    【就在這期間,東漢還並非風調雨順,旱災這種災禍都已經是日常節目,更有瘟疫、地震、日食、蝗災等特殊天災的一條龍服務。】
    【自然災禍同樣在壓縮著百姓的生存空間,百姓們越來越難活,越來越絕望;同時,這種災禍還能和“天子無德”“朝廷氣數已盡”掛上鉤,因此,越來越多的百姓也對東漢產生了不滿和怨恨。】
    【於是,就在第二點五次黨錮之禍發生的過程中,農民起義爆發了。】
    【而這一次農民起義,與之前的兩次農民起義都有一個極大的不同點。】
    【那就是組織農民起義的形式。】
    劉徹不打算為難自己,他直接打開“曆代·君主”,把這個問題拋給了後來的皇帝們。
    反正這也不是什麽具體的未來發展,不是嗎?
    [清高宗:農民起義的形式?如果說黃巾起義和陳勝吳廣、綠林不同的地方,他們是通過宗教完成組織和起義的。]
    [清高宗:黃巾起義之後,也有不少通過宗教進行組織的。殺傷力比一般的叛亂或者起義要大,也更難清除幹淨。]
    [唐太宗:總之對於宗教這個東西,不可放鬆警惕,也不能放縱分毫。]
    劉徹點頭。
    他大致明白了。
    為什麽整個東漢朝廷看起來都沒有怎麽防備這個起義,為什麽他們還有心情一直搞政治鬥爭,一點也沒有理睬民間問題,以及,為什麽這個敘述在之前都不講民間的情況,沒有什麽鋪墊……
    完全是因為,這個起義與之前的秦末和新朝的情況並不相同。
    之前的兩場農民起義,都是一邊起義一邊組織,甚至可能是先有幾個人起義了,再組織人手。
    但是如果摻和上宗教就不一樣了。
    在起義之前,他們就已經有了一個相對完善的組織,那麽他們起義的影響力和速度將會遠超常規;且,在他們發動之前,不論是朝廷官府,還是地方大族,可能都還不覺得有什麽呢。
    宗教啊。
    確實不能掉以輕心。
    劉徹是輕描淡寫地過去了,但劉秀卻不能這麽輕輕鬆鬆,他隻覺得瞠目結舌。
    什麽叫瘟疫、地震、日食、蝗災等各種災禍的一條龍服務?
    幹旱、水災這樣的災禍已經夠嚴重了,但這竟然還不夠,還有瘟疫?地震?日食?蝗災?
    這四個,沒有一個是能夠輕輕鬆鬆過去的啊!
    一旦出現瘟疫,那就是牽連數城;一旦出現地震——地動,同樣牽連數城,且,“天地”這種層級的災禍,必定會被聯係到天子身上,日食同理。
    而蝗災,更是大殺器。
    大漢怎麽了?
    人為的禍亂不斷也就算了,這純粹是人禍,隻要解決了那些個胡搞亂搞的人就可以處理完成一半;但是天災,這樣的天災,能怎麽辦?
    喜歡曆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請大家收藏:()曆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