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進步·均平
字數:3353 加入書籤
【而既然黃巢起義能夠造成這麽大的影響,自然也有其進步積極的地方。】
【第一個方麵,還是關於目標、思想、理念、口號方麵的進步。】
【——說實話,在關於這方麵的進步,起義軍從未停止過。或許作戰水平,戰術戰略不一定能夠每一次都比上一次更加進步,可這種關於起義思想的進步,則是一直在進行。】
【這一次,從王仙芝到黃巢,兩人都宣揚了同一個口號:“平均”或者“均平”。】
【王仙芝和黃巢兩人分別自號為“天補平均大將軍”、“衝天太保均平大將軍”,兩個名號都和“平均”“均平”有關,這也正是這一整場起義的特殊標誌與共識,而這個共識所代表的思想,就是樸素的平均主義思想。】
【這種均平思想,是當時社會的自然產物,是普通百姓們對於土地資源的高度集中和嚴重貧富不均的現象的痛恨與極度不滿,是因此而產生的一種思想——為什麽貧者無立錐之地,而富者連田阡陌?】
【大多數人也並不是多麽懶惰之人,都是想要好好過日子、想要好好活下去的人,為此,大部分人也都願意認真努力,勤勤懇懇地幹活,隻為了積攢一些家業,用以日常生活所需、為日後做一些準備……】
【但是他們卻根本無法做到。】
【即便非常努力,非常勤勞,可還是不能做到平平常常安安穩穩地過日子——沒有田地,沒有自己的財富……但是那些權貴富人,他們為什麽就有那麽多財富呢?】
【當然,更可怕的還不隻是財富方麵的差距,而是生死不由自己所掌的恐懼:別人輕飄飄一句話,一個眼神,自己和自己的家人就可能失去一切、失去性命,而等到這種事情發生的時候,自己可能還不知道為什麽、不知道發生了什麽……】
【而這種地位上的巨大差距難以抹平,但是大家辛苦勞作之後所能獲得的財富,為什麽不能多一點呢?就比如,為什麽不能人人都能有自己的一份土地呢?】
【天底下的土地那麽多,那麽多人沒有土地卻又背著沉重的賦稅,那麽少人有土地卻還不用交稅,為什麽呢?為什麽不能均平一下呢?】
【若是有人土地多那是因為他們有錢能夠買到更多土地,那為什麽這些人卻不承擔徭役賦稅,無事一身輕呢?為什麽隻有非常少的土地,甚至都沒有土地的人,卻要承擔那樣沉重的、讓人絕望的賦稅和徭役呢?】
【黃巢起義所提出的“均平”口號,正是有其曆史必然性的。】
“曆史必然性……”劉邦雖然是第一次聽說這個詞,但卻對此沒有什麽理解障礙,反而一瞬間就能夠感悟到其中的一些意味。
“這就是說,黃巢起義的這種均平的口號,在唐朝末期的環境下,是必然出現的,即使沒有黃巢來引導這一場起義,換成是其他人作為首領,也一樣會提出這樣一個口號?”
他思考著,“那是不是也可以這麽說,不隻是這一個‘均平’的口號,就連黃巢起義這一場起義,同樣具有這個‘曆史必然性’,即便沒有黃巢起義,也會有紅巢起義,藍巢起義?”
好像,確實是這麽個道理,這個“曆史必然性”所蘊含的內涵,也正是這個意思。
——曆史,從未來來看,過往自然是曆史;而既然站在後人的角度,那自然能夠分析“曆史”這個時期的各種情況,各種條件,分析當時的整個環境。
然後,從中得出結論,某件事情,在這樣的環境之下,在滿足了這些條件之後,就是一定會發生的,一定會出現的。
即便當時引動這個事情、引發這場事件、領導這件事情的人,不是這個人。
劉邦把自己的一些人生經曆和經驗一一回想,然後確定,這個詞,確實是有那麽幾分道理的。
唐朝末期的天下情況,確實就是一定會出現一場規模非常大的起義的。
因為當時整個天下的情況已經極為惡劣:
朝廷陷入了藩鎮割據狀態,根本沒有了正常理政的能力——雖然即便沒有藩鎮割據朝廷也未必能夠保證天下正常運轉,又有宦官專權。
這樣的情況會形成一個必然的結果:貪汙腐敗橫行,草菅人命隨處可見,而朝廷既沒有力量管理、也不願意管理,他們更願意直接鎮壓百姓,這不僅起不到作用,實際上隻會讓百姓的不滿越來越深;
同時,朝廷還在對百姓不斷地增加賦稅徭役,並且放縱種種土地兼並的現象,這樣一來,越來越多的百姓一無所有,對朝廷更加怨恨——同時,這些一無所有的百姓,就是整個天下對朝廷的統治而言最大的危險因素。
太平盛世,為什麽朝廷的統治能夠非常穩固,為什麽這種起義也好造反也罷都沒有什麽大風浪?
就是因為沒有人願意放棄現有的生活,跑去變成與朝廷作對的人,把自己的性命賭上去。沒有人支持,沒有人追隨,那些起義造反怎麽可能成功?
但是唐朝末期,起義或者造反,是不愁沒有人支持的。
隻要有人振臂一呼,願意追隨者就會雲集而來,哪怕,這些人甚至都還不知道這個振臂一呼的人是什麽性情、有什麽能力。
有人願意振臂一呼——因為唐末的環境是真的活不下去,或者這個人確實和朝廷結下了大仇;有大量的人願意追隨——他們同樣對朝廷不滿,同時也一無所有,並不擔心因為反抗了朝廷會導致自己失去原本的生活……
這樣一來,黃巢起義怎麽會不發生?
就算真的沒有黃巢這個人,也一定會出現其他人來振臂一呼。
可能這個人不一定能夠造成黃巢這樣大的影響,但一定不會缺少想要發動起義的人。
唐朝末期,天下局勢走到了這般地步,怎麽可能不發生起義,不發生涉及整個天下的大規模起義?
而關於這個“均平”的口號,那也確實是在這種環境下必然會出現的口號了。
為什麽不能平均一些呢?憑什麽作為本來就沒什麽土地財富的普通百姓,卻要背負唐朝最沉重的賦稅和徭役呢?
大家自然不願意。
喜歡曆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請大家收藏:()曆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