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章 新法·疑惑
字數:3495 加入書籤
【有熟悉神宗時期王安石變法的朋友們應該能夠意識到,這其實都是當年王安石變法時推行的新法,全都是出自好意,想要減輕百姓負擔,同時增加朝廷收入,改變宋朝積貧積弱的局麵。】
【當年,確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雖然在推行的同時,由於下層官僚的各種私心、派別,以及層層撈一筆,也造成了一些負麵效果,但不可否認,如果能夠執行得當,那這兩種新法確實還是很有意義的。】
【不過,由於觸及到大量豪強的利益,以及黨爭的激烈,在當時這兩條新法——特別是方田均稅法就是斷斷續續執行,並且隻涉及到了小部分地區,在王安石下台之後,所有的新法更是直接被廢除。】
【而此時,蔡京又把這兩條新法拿過來用了。】
“這兩種法,確實是好法,但想要真的執行成功……難。”李世民完全不意外王安石的新法會難以推行下去,這就是明擺著的事情嘛。
雖然不知道宋朝的時候,對於那些土地賦稅原本到底是個什麽稅收製度,對於大戶人家的土地又有什麽專門的製度——但,李世民也可以確定,原本的那些製度,一定是非常有利於這些大戶人家的。
稍微公平一點,那就是他們繳納少量的——比他們手中土地少的多的賦稅;不公平一點,那就是他們可能都完全不需要繳納賦稅,可以理所當然地全部免稅。
這樣的賦稅製度,大戶人家如何願意改變?
他們手裏的土地不知道有多少,一旦真的按照這什麽方田均稅法來執行,那每年不知道要吐出來多少錢!
吃進肚子裏的,如何可能願意吐出來?就算沒有真的吃進肚子裏,對於他們而言,那也是注定要被吃進肚子裏的,已經是自己的錢了——當然不可能吐出來!
想要把這樣的政令推行下去,阻力不是一般的大。
甚至,李世民可以說,不一定比重新打天下簡單多少。
打天下,很多時候可以直接動刀動兵,不用在乎會不會引發太大的動蕩,不用在乎這些人在地方上的影響力……反正打天下就是一次新的大清洗,舊的不去新的不來,死就死了唄。
但,這種在治世時期推行變革,那是真的要顧忌太多事情的。
如果真的動了兵,或者真的把這些人徹底推到了對立麵上,皇帝的皇位還能不能坐得穩?就算能夠坐得穩,那又要付出多少代價,會不會影響後續統治,會不會影響國力影響外敵?
會不會,影響皇帝在史書上的名聲?
——李世民確定,大部分皇帝,都還是比較在乎自己的史書聲名的,完全不在乎,或者說,想要治理國家、同時還完全能夠接受自己將會有一個暴君昏君名聲的皇帝,並不是很多。
當然,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即使願意付出代價,比如動武,那朝廷,或者說皇帝和主持變法的這些大臣,他們能動得起兵嗎?他們能壓得下去反抗力量嗎?
拋開一切不談,假使變法派十分堅定,皇帝也非常堅定可以舍了自己的名聲不要,這也是非常致命的一個問題。
北宋的皇帝,北宋的朝廷中的變法一派的官員,他們能動得起兵,壓得住反抗力量嗎?
李世民對此不太看好。
不為別的,就為那句“積貧積弱”。
都積貧積弱了,朝廷的軍隊的戰鬥力還剩多少?
這還不算這些軍隊是否都能夠被變法派指揮得動,聽從指揮並且真的拚死作戰,而不是因為“不能違背命令所以出兵”但“出工不出力”。
至於說那個市易法,同樣是出自好意,但……
官府平抑物價,這其實在曆朝都有所嚐試。
可問題就在於,如何能夠真正做到平抑物價,而不是被人牽著鼻子走,或者,不是把這個機構變成了一個全新的壓榨百姓、官員大肆斂財的地方?
這還是王安石變法——看情況,是一個確實心懷天下的人所主持的變法。
可現如今,又把這兩種新法撿起來的蔡京……這可不是什麽心懷天下的主。
他做這些的唯一目的,就是增加朝廷的收入,給宋徽宗搞來更多的錢,至於說這兩種新法在實際執行的時候,究竟變成了什麽鬼樣子,他不可能在乎。
“王安石變法時什麽時候?哪個皇帝在位?宋神宗?”劉邦有些驚訝,“他是……第六個皇帝來著?”
變法,不奇怪,朝廷也是要打補丁的,皇帝和官員們正常情況下也是想要改變一下壞情況的——就算不能由壞變好,那也要停止向更壞走去的腳步。
但,第六個皇帝,這個時間有點早啊……
當然,不管是第幾個皇帝在位,想變法那就可以變,發現問題想要解決和改正那自然要解決改正。
但,劉邦覺得,這宋神宗在位期間,這北宋的問題是不是有那麽點嚴重了?
方田均稅法,直接涉及到了朝廷和天下人的根本,土地,又涉及到了賦稅製度;市易法,則是涉及到了商貿活動,和物價這個大關鍵。
不管怎麽說,涉及到土地製度、賦稅製度以及物價方麵的改革,都是巨大的、如非有非常決心則不可能進行的改革;而要有非常決心,通常,就會伴隨著非常問題。
顯然,王安石變法的內容遠不止如此——北宋,積貧積弱。
這才到第六個皇帝,就已經積貧積弱到願意對土地製度這種命根子動刀子的地步了?!
還有賦稅製度和物價等方麵。
這些都可以說是一個朝廷的命根子所在,要有這個決心去動……北宋的問題到底是有多麽嚴重?那個“積貧積弱”中的“積”,時間有多長,程度有多深?“貧”和“弱”,又有多嚴重?
這種命根子上一旦動刀子,那就是千夫所指,就是血流成河——沒有這樣的準備,沒有這樣的決心,根本做不到推行政令。
所以,後來這種政令推行的斷斷續續的,在王安石下台後被全部廢止,也相當正常。
但問題還是那句話,什麽樣的弊病,什麽樣的情況,能夠讓王安石這些官員、讓宋神宗這麽個皇帝,在一開始的時候願意冒著這些巨大的風險?
喜歡曆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請大家收藏:()曆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