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章 宋江因素·官逼民反

字數:3762   加入書籤

A+A-


    關於這個時間問題,趙匡胤同樣注意到了。
    他更加確定,趙佶莫名其妙主動退位成了太上皇,一定是有什麽特殊原因。
    ——這方臘起義之後沒幾年,大宋就變成南宋了,然後在這個過程中,趙佶把自己變成了太上皇,誰能說這裏麵沒有問題?
    很可能,就是因為趙佶覺得大宋可能要滅亡,然後他不想當亡國之君,於是幹脆退位,把皇位傳給了自己的兒子,也把亡國之君的這頂帽子扔給了自己兒子——當然,這隻是他的企圖而已,根本沒有成功。
    但問題在於,趙佶是怎麽覺得大宋就要滅亡的???又是怎麽還有時間,來一個傳位流程,把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
    要是大宋的情況急轉直下,眨眼間就要到了滅亡的地步,那通常是很短的時間之內,敵軍就打到了京城,兵臨城下——這樣一來,趙佶會覺得大宋將亡就可以說得通了,但敵軍兵臨城下了,他又哪兒來的時間來一場傳位退位流程?
    敵軍會給他這樣的時間?滿朝文武會在這個危機關頭配合他搞這麽一出?
    要是情況沒有這麽緊急,敵軍沒有在短時間內兵臨城下,那確實會有時間來進行退位傳位流程,大臣們也更可能會願意配合趙佶這麽做——但,問題在於,如果是這樣,那趙佶又是為什麽會覺得大宋將要滅亡,自己可能擔上一個亡國之君的名頭?他怎麽判斷出來的?
    趙匡胤確實搞不明白這些問題。
    當然,也可能是他是從一個正常皇帝的角度來思考的,用的也是正常皇帝,還是開國皇帝的邏輯,而不是趙佶這種神奇皇帝的角度和邏輯——所以,他搞不明白這些問題。
    而可能,這些對於趙佶而言,其實都不是問題。
    他可能就是這麽覺得了,可能就是想要這麽做了,於是,他就這麽做了。
    【順帶一提,宋江沒有參與鎮壓方臘起義。】
    【雖然《水滸傳》中描寫了宋江在被招安之後,帶著梁山好漢們參與了鎮壓方臘的戰爭,並且成功鎮壓了方臘起義,但實際上並非如此。】
    【如果按照出土的《折可存墓誌銘》來說,折可存先後參與了鎮壓方臘起義和宋江起義兩場起義的戰爭,而他鎮壓方臘起義在前,鎮壓宋江梁山泊起義在後——換言之,宋江被抓捕,或者說被招安,是在方臘起義已經被平定之後的事情。】
    【這樣一來,宋江是不可能帶著梁山好漢前去鎮壓方臘起義的。】
    “啊?原來沒有嗎?”一些後世之中,聽過關於《水滸傳》的內容的百姓們頗有些驚訝。
    雖然也知道《水滸傳》不是正史,很有些編纂虛構誇張的意味,但他們也沒想到,原來宋江事實上根本沒有參與到鎮壓方臘起義的過程中!
    甚至,宋江,梁山泊起義,還是在方臘起義被鎮壓之後才被鎮壓的。
    “不過咱也就是看個故事而已,沒什麽問題,那故事還挺好看的。”雖然有些驚訝,但眾人也非常淡定,反正他們也就是看故事,看個高興熱鬧,其他也沒什麽。
    【講到這裏,方臘起義的故事其實已經結束了。】
    【這一場起義,持續的時間不算很長,造成的影響也沒有前麵的那些起義那麽大,相關的意義、存在的問題也就是那樣,並沒有什麽合適單獨拎出來大說特說一遍的。】
    【不過,在這裏還是要說一下,這一場起義,到底還是逃不過“官逼民反”四個字。】
    【不管是方臘起義,還是最後提了一下的宋江起義,或者其他的一些起義,基本上全都是官逼民反——或者,至少官府朝廷不做人是關鍵原因。】
    【如果不是官逼民反,造成了大量百姓都怨恨朝廷、不能正常生活下去,那麽,即便有一些所謂的“有心之人”“圖謀不軌之輩”“野心勃勃的小人”之類的人存在,他們也不能聚攏到足夠的能夠支撐他們起義的百姓。】
    【有人圖謀不軌,但無人附和擁護,他們又怎麽可能成事?】
    【而之所以有大量百姓願意支持,那就是因為官府朝廷不做人,不幹人事。】
    “無人支持,當然不能成事兒。”朱元璋讚同道,“所以朕才要讓百姓們也能安安穩穩過日子,能夠好好地活下去,不至於流落四方,衣食無著,像是那蒙元一樣。”
    作為從底層爬上來的皇帝,作為經曆過打天下的王朝末年亂世時期的皇帝,他當然清楚這件事情——如果不是官府不當人,不讓百姓活下去,那不會有什麽百姓願意支持那些“圖謀不軌”的家夥的。
    大家都隻是想要好好過日子,好好活下去,僅此而已。
    如果這個條件能夠基本被滿足,那誰會理會那些想要起義或者發動叛亂的人?沒人願意理會,或者,理會的人很少很少。
    而元朝末年,就是因為蒙元的朝廷根本不讓百姓活下去,壓榨盤剝至極,所以百姓們才會選擇支持各路起義軍——其中,也包括朱元璋自己。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所以到了大明,他就要製定相關的製度,讓百姓們能夠活下去。
    這樣,才能讓百姓們不要胡亂支持什麽反抗大明的野心之輩,不讓那些圖謀不軌之人能夠獲得足夠的支持掀起風浪……大明的統治才能長長久久,大明的江山才能更加安穩。
    當然,為了保證這一點,製定相關製度,讓百姓能夠好好活下去,不至於落得走投無路的地步是一方麵;另一方麵,也還需要對百姓進行一定的限製,避免有些人能夠聚集起來人群。
    雙管齊下,打一棒子給個甜棗,才是長久統治的要點。
    朱元璋對於自己如今的工作進展非常滿意,他已經基本上做到了這兩點:給百姓活路,並把百姓可能造反的途徑堵上。
    隻要他再關注一下民間情況,根據具體動向稍微調整一下相關的製度和政令,那就完美了!
    後續,大明的皇帝們隻需要延續並且維持他的政令和製度,大明的統治在這方麵就不會出問題了!
    比起朱元璋的心滿意足,趙匡胤和趙光義等一眾北宋中前期的皇帝們此刻心急如焚:宋江是誰?誰在乎啊!官逼民反?這種事情還用專門說一嘴?根本不需要!
    方臘起義的故事這就要結束了——這就要結束了?!
    他們現在隻想知道,在方臘起義的故事已經結束之後,這上麵到底還會不會說一下大宋究竟是怎麽變成南宋的啊!
    這種其他的、與此事無關的內容就根本不用多說了……快點講一講大宋和南宋的情況……
    他們真的很著急,很著急!非常著急!
    所以到底講不講,如果不講,後續的評論中會不會提到這件事情……
    喜歡曆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請大家收藏:()曆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