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2章 天下局勢·王保保

字數:3135   加入書籤

A+A-


    【汴梁丟失,也標誌著起義軍失去了對河南地區的控製,之前的大好局勢就此化為泡影,元朝重新控製了河南,察罕帖木兒也憑借這一戰權力進一步提升,被任命為了河南行省平章政事,兼理河南行樞密院的事務、陝西行台禦史中丞。】
    【簡而言之,察罕帖木兒手裏麵有了太行、荊襄、河洛、關陝、江淮這一大片連起來的地區。】
    “所以,這是不是就是劉福通他們走向結束的意思了?”汴梁城破,劉福通帶著韓林兒和少量騎兵突圍而出,直奔安豐,剩下的人員物資全都留在了汴梁城裏麵……這種情況,怎麽看也不是什麽好的意味。
    往天意昭示這方麵來講,那就是在說韓宋政權的天命也隨著汴梁城的陷落而消亡。
    “應該是這樣……如果隻是一個汴梁城的話其實也還好,反正打仗嘛,一會兒打下來一個城池或者丟了一個城池都不算什麽,但是問題是汴梁已經是起義軍在這邊的最後的控製地區了,東邊西邊都已經落到了那元朝的手裏麵……”一個人分析道,他從客觀的戰況進行了一番判斷。
    而這種從戰局情況的角度進行的分析,顯然很有說服力,比簡單的天命說法的說服力要強許多——當然,這也和韓宋這個天命問題本身就有點模糊有關係。
    總之,大家都對這一番分析非常信服。
    確實是這樣,如果隻是一座城池的失陷,隻要這座城池不是什麽絕對無可替代的關鍵地區——比如說虎牢關,比如說潼關,比如說一個朝廷的京城……之類的地方,那其實影響力就沒有那麽那麽大。
    當然,還是有影響的,少一個城池,說不定某一條路就要斷了,或者某些方向的壓力就會被增強……但總之,不是什麽絕對難以挽回的損失。
    可劉福通這邊,他們的損失看起來是一座汴梁城,實際上卻並不是。
    一來,汴梁城確實具備一些特殊意義,倒不是什麽關鍵要塞之類的,雖然汴梁是水路樞紐,但這種損失也不是完全無法挽回,這地方特殊就特殊在它是韓宋政權剛剛遷移的新的京城!
    兼之韓宋政權還以當年的宋朝作為目標和口號,宣稱自己是宋朝正統,因此要把京城定在汴梁——如此一來,汴梁這個地方在人心方麵的影響就更大了。
    當時,因為遷都汴梁,所以引動的天下大勢和人心,在現在就會因為汴梁的陷落而翻轉。
    二來,更重要的是,劉福通這一丟失汴梁,其實是丟失了整個河南,甚至是整個山東。
    早在汴梁陷落之前,就已經是一座孤城,被元朝軍隊裏三層外三層地包圍了起來,和山東地區聯係斷絕,和河南周邊也聯係斷絕……
    並且,雖然山東地區還沒有被元朝打下來,可是河南地區的剩餘地方,基本也都落到了察罕帖木兒的手裏麵……
    汴梁這一陷落,就是河南全境被元朝控製的標誌。
    沒有了山東,沒有了河南,西邊也一直沒有真正有什麽控製……而且還大量損兵折將……現在的韓宋政權,幾乎要比壯大之前還要虛弱。
    同時,元朝朝廷也把劉福通和韓林兒等人視作眼中釘肉中刺,根本不會給他們什麽喘息的機會。
    “韓宋恐怕真的就要這麽一路沒了……”不少人在腦中過了一遍後,歎息道。
    “察罕帖木兒估計要開始朝堂爭鬥了。”皇帝們反而更關心察罕帖木兒的狀況。
    反正早知道劉福通不是最後的勝利者,況且從之前的戰況也早就能看出來結果,加上這還是“起義軍”,是反賊,因此,皇帝們總體上還是更加願意關心關心察罕帖木兒。
    畢竟,這是朝廷正統,同時還相當有能力。
    在元朝這麽一個朝廷裏麵,有能力就等於半隻腳進入了朝堂爭鬥的漩渦——而現在的察罕帖木兒,有能力的同時,又有了身份地位,那麽,他就是兩隻腳都要踏進朝堂爭鬥中了。
    “所以那個孛羅帖木兒就是被拉出來和察罕帖木兒抗衡打擂台的?”好幾個人都想起來了孛羅帖木兒,這麽個之前被介紹為“和察罕帖木兒關係不好”的人。
    從孛羅帖木兒的經曆來看,他是答失八都魯的兒子,和察罕帖木兒也沒有多少衝突,論個人能力和功績,他又比不過察罕帖木兒,所以——就是因為朝廷需要拉一個人出來抗衡察罕帖木兒,所以,繼承了父親軍隊的孛羅帖木兒就順理成章地成為了這個人選。
    “這個元順帝,還真喜歡搞平衡啊。”劉徹有點諷刺地評價。
    搞平衡,玩兒平衡,雖然不是不行,但是要是時間不對,能力不行,那,真的很容易玩兒脫的。
    元順帝的能力究竟怎麽樣呢?
    【這一戰後,韓宋軍隊退保安豐,察罕帖木兒將注意力轉向了山東,最終在至正二十二年,山東地區隻剩下了田豐控製的益都沒有被元軍攻克,而後來察罕帖木兒因益都而死,最終山東地區也還是被元軍全部攻下。】
    【繼承察罕帖木兒之死震動天下,和他關係不好的孛羅帖木兒傷心,元順帝也痛哭流涕,之後給了他一係列追封,他的兵馬則由他的養子兼外甥擴廓帖木兒,漢名王保保接收,繼續獨當一麵。】
    【順帶一提,因為當時的整體局勢,在察罕帖木兒猝然身死之前,他的勢力赫赫揚揚,所以,為了打破自身麵臨的腹背受敵的局麵,朱元璋於至正二十一年曾一度派人前往汴梁,對察罕帖木兒表示友好甚至“結盟”,察罕帖木兒也修書表示了善意。】
    【但因為當時察罕帖木兒直接扣留了朱元璋的使者,所以當時朱元璋並沒有立刻接受察罕帖木兒的招安;等到第二年,察罕帖木兒身死,這一場聯合就完全沒有繼續下去的意義了。】
    【而等到後來徐達北伐,朱元璋巡視河南地區,還跑去拜祭了察罕帖木兒的墳墓,親自寫了祭文,又安排了一些百姓專門守墓。】
    【以及,對於察罕帖木兒的外甥兼養子王保保——我們還是這麽稱呼他吧,朱元璋的評價也挺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