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4章 運氣·矛盾·死因之謎

字數:3606   加入書籤

A+A-


    另一個人搖頭:“其實也不隻是這樣,那不是有句話叫做‘一朝天子一朝臣’嘛,這前麵這個皇帝在位期間特別位高權重的大臣,有時候要是活到新君登基以後還在原來的位置上,那就不太好了……倒不如在前麵那個皇帝在位的時候沒了,既是君臣佳話,又能保證自己的身後事……”
    這倒是。
    大家仔細一想,紛紛點頭。
    一朝天子一朝臣,這話他們也聽說過,那新皇帝上來後,肯定有自己的人要提拔,原本的那些大臣占著位置就不說了,萬一要是和新皇帝關係不好呢?萬一要是權力太大了,新皇帝不爽呢?
    那可都是晚節不保乃至於身後事都不能保證的風險啊。
    “但這事兒也不隻是在前朝,那後宮裏也一樣。”一些婦人們聊著就扯到了後宮上麵。
    不少人對此都不奇怪:“那還有什麽不明白的?就像是咱們這邊那些富貴人家裏麵,那要是男的死了,正頭娘子的兒子成了新的家主,那肯定要把之前的那些鶯鶯燕燕都給處理幹淨啊!普通的也就罷了,要是有什麽之前特別得男的寵愛,然後還給正頭娘子沒臉的姬妾……”
    後麵的話不用說,大家都懂。
    這多年遭受欺壓,一朝翻身成為了當家老太太的正頭娘子,那當然是要有怨報怨有仇報仇了啊!那些姬妾,要是生了兒子或者女兒可能還好,要是根本沒有子嗣的話……
    “想來宮裏麵也是一樣的,反正那些皇子們誰不想要繼承皇位?要是之前沒有矛盾或許還好,要是真的發生過一係列爭鬥,特別慘烈的話,那等到新君登基,太後肯定也有些仇怨要處理啊……”
    “不隻是這樣。”一個婦人嚴肅道,“還有那什麽,據說啊,在那個明朝的時候,有一段時間——我也不知道是哪段時間,但這不重要,總之是說,當時那些後宮妃嬪等到皇帝沒了的時候,就是要殉葬的!”
    “啊?!”
    “什麽?!”
    “真的嗎???怎麽會這樣?”周圍人都驚呼出聲,不論男女。
    一個人鎮定了下來,然後道:“殉葬……雖然這事兒確實是……但這是不是說那些沒有生育子女的妃嬪啊?”
    這話一出,周圍人也都感覺自己的情緒緩和了幾分。
    雖然要求沒有生育兒女的妃嬪都要殉葬這件事情也非常不人道,非常不符合仁這種傳統道德,但是至少沒有那麽難以接受了——就是這部分妃嬪那就是非常不幸,如果說皇帝是壯年而亡,不少妃嬪剛剛入宮還沒多久,那完全就是倒黴啊!
    “要是這樣那也就算了。”這人搖頭,否決了這個說法,歎息道,“明明是大部分妃嬪都得殉葬!不管是沒有生育還是有生育,哪怕是生了兒子,兒子都封王了,那還得殉葬……”
    “怎麽會這樣?都生了兒子了還得沒命?!”
    大家相當難以接受。
    這顯然非常不符合大眾認知——如果沒有生育的妃嬪殉葬,雖然也很殘忍,但也就算了,畢竟“生育”這件事情對於女子而言就是重要衡量指標,雖然這裏麵會有一部分剛剛入宮沒多久的妃嬪會非常倒黴;
    如果是生了女兒和沒有生育的妃嬪要殉葬……更殘忍了,讓自己的女兒沒了母親,但……但確實兒子和女兒是不一樣的……
    但是, 連生了兒子都要殉葬……?!這是什麽天理?
    “你真的沒聽錯嗎?不能是這樣吧?”
    不少人都開口質疑了這種說法。
    麵對質疑,那人也很平靜:“我不能保證我說的就是對的啊,我隻是說,我聽說了這麽件事情而已。”
    不少人便覺得,這可能是這人聽錯了也說不定——怎麽會有這樣的事情呢?
    但雖然這麽想,大家心裏麵還是埋下了根,到底不能當做完全沒聽說過了。
    【但是,他本人的結局乃至洪武八年過世這件事情,其實又確實和後來的大案有點關係——簡單來說,劉基在洪武四年,和當時的左丞相胡惟庸交惡,然後被胡惟庸進了讒言,結果就被賜歸鄉裏。等到洪武八年的時候,他過世也是憂憤而死。】
    【左丞相胡惟庸,就是胡惟庸案這一綿延十多年的大案的核心人物。】
    【至於說他為什麽和胡惟庸交惡,個人認為可能和他在關於任命丞相這件事情上的態度有關。】
    【最開始丞相李善長犯了錯,朱元璋要責罰他,劉基勸說朱元璋多給李善長一點機會,因為他認為李善長就是最合適的丞相人選;後來,李善長辭官歸鄉,朱元璋就需要任命新的丞相,其中一個人選就是胡惟庸,但是劉基表示,胡惟庸不適合擔任丞相,“丞相就像是駕車的馬,我擔心他會把馬車直接弄翻”……】
    【當然,這應該不是雙方交惡的唯一原因,但這應該是原因之一。】
    【至於說後來,劉基的死也有人懷疑可能和胡惟庸有關係。】
    【洪武八年正月下半旬,劉基感染風寒,朱元璋自然有所表示,他派胡惟庸帶著禦醫前去探望,然後禦醫開了藥方,結果劉基按照藥方服藥之後,一點都沒轉好,反而感覺越發難受了。】
    【二月中旬,劉基去見了朱元璋,委婉地給胡惟庸告了一狀,就是胡惟庸帶著禦醫結果轉頭自己的病更加嚴重了雲雲,但是當時朱元璋並不在意,隻是寬慰劉基要安心養病。】
    【當然,結果就是三月份,劉基越發病重,幹脆返回家鄉,然後就在家鄉過世了。】
    “……這胡惟庸,難道真的趁機給劉基下毒了?”看見劉基在吃了胡惟庸帶來的禦醫開的藥後,愈發痛苦難受的樣子,眾人立刻猜測了起來。
    既然胡惟庸和劉基關係惡劣,甚至胡惟庸還是直接推動劉基被賜歸鄉裏的人,那胡惟庸想要幹掉劉基簡直是順理成章;而平日裏或許還沒有機會,但現在,劉基生病,自己還是那個帶著醫生去看他的人,不趁機做點手腳簡直是浪費機會!
    “肯定是他,不然的話,那禦醫好歹也是禦醫啊,怎麽可能連個風寒都看不了?”另一個人非常肯定地道,“就咱們這鎮上的醫館,嚴重的風寒估計確實沒法治,但是普通的風寒那也基本上能治好啊!”
    他們這樣的小地方的大夫都能多多少少看點病,風寒而已——雖然風寒確實有時候能要人命,但是也不是全部風寒都會這麽嚴重。
    輕微的風寒,那就是能夠看好的。
    至於說嚴重的風寒……就算劉基的風寒確實屬於比較嚴重的那種,可是給他看病的也不是什麽小地方的大夫,而是正兒八經的禦醫啊!
    禦醫,哪怕不是給皇帝皇後看病的,那也是比其他大夫好多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