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8章 推測·早亡·勸說

字數:3280   加入書籤

A+A-


    “要按照這麽說,那劉禎在明玉珍這個朝廷裏麵的作用,確實類似諸葛孔明。”看到這,楊堅點點頭。
    如果明玉珍是從這方麵來做比的話,那劉禎也確實擔得起一個“孔明”之名。
    畢竟,處理軍國重事、監修國史、下達政令、推動政權的穩固和發展、又主持對元朝的作戰……這算下來,那確實是撐起了半壁江山,撐起了明玉珍的政權。
    當然,這人的謀略能力看起來也不差,還挺好,就算沒有到了那等神機妙算的地步,那也應當是一流水準——明玉珍不是什麽初出茅廬、什麽都沒見過的毛頭小子,他自己讀過書,正兒八經地讀過書,也領兵征戰過,在加入了徐壽輝麾下之後,還見識過天完政權的建立、發展、鼎盛乃至衰弱和複起,還知道政權內部的混亂動蕩和鬥爭……
    這種人,不可能沒腦子,也不可能沒見識。
    他也沒有必要說為了籠絡曾經在元朝朝廷出仕過的讀書人的心,就直接把劉禎比作是諸葛孔明——沒那個必要,要是籠絡人心,辦法多了去了,貿貿然拉個人就比作是諸葛孔明,得不償失。
    所以,劉禎此人看起來確實有能力,也確實撐起了明玉珍的半壁江山。
    “這是不是在暗示,明玉珍此人也早亡了?”獨孤伽羅略一思索,道。
    劉禎固然有過人才能,也固然確實能夠做到撐起半壁江山,且忠心耿耿,但是,如果明玉珍好端端地活著,那需要劉禎包攬這麽多的事情和權力嗎?
    再怎麽信任劉禎,再怎麽倚重劉禎,那也不至於這麽多事情都堆到劉禎頭上去——這並不是忌憚,而隻是不需要!
    明玉珍自己打天下,自己掌握兵權,自己處理了很多事情……他不需要太多人來分擔他的壓力和事務,他自己就能夠處理完很多,劉禎的作用,是輔佐而非主導。
    就像是漢昭烈帝活著的時候,他也倚重信任諸葛孔明,但是他並不需要諸葛孔明代替他做決定、製定政令……他不需要。
    相反,在他死後,幼帝能力不足,就非常需要諸葛孔明包攬處理大量的事務,這同樣不是什麽奪權,而是不得已而為之。
    所以,按照正常情況,這劉禎應該並不是這種狀況的。
    “而且,這上麵的用詞……”她接著道,“‘明玉珍的政權後期’,而不是‘明玉珍在位後期’……”
    這兩者也是有很大差別的。
    明玉珍在位後期,沒有任何問題,就是明玉珍當皇帝的時候,隻不過時間是他在位的後半段時間而已;但是明玉珍的政權後期……明玉珍建立的政權,那就是明玉珍政權,當然,還應該有個國號,也可以用國號稱呼。
    但是這種情況下,在位的就未必是明玉珍了——他的兒子在位期間,同樣能夠說上一句“明玉珍政權”;當然,明玉珍政權也可以單指明玉珍在位期間。
    但不管怎麽說,是有前者這種可能的。
    再結合劉禎撐起了半壁江山這種情況……在她看來,很可能就是明玉珍早早身亡,然後,留下了自己的兒子——一個年齡不夠,或者威望不足,或者二者兼有,甚至可能能力不足的兒子,還留下了如劉禎這樣的老臣……
    於是,劉禎的權力和需要處理的事務範圍迅速擴大……
    楊堅略一思索,也讚同道:“很有可能啊。”
    而且明玉珍要是死的早,那一點問題都沒有——打天下的人,什麽時候死了都不奇怪,不是嗎?
    死的早了,也是尋常。
    百姓們大多沒有意識到這個地方的問題,他們更關心劉禎勸說明玉珍稱帝這件事情。
    “不愧是後來那麽厲害的人,這話說的也太有道理了。”有人都不等聽完劉禎的話語,便直接道。
    不用全都聽完,隻要聽上一部分,就已經讓人覺得非常有道理,非常正確了。
    天下大亂,中原無主,這就是非常明顯的事實——雖然元朝朝廷還沒有徹底完蛋,但是他們已經並不是大家認可的中原之主了,沒毛病,而之前叱吒中原地區的韓宋政權……一來,他們也不是絕對的正統,二來,他們現在也在衰退。
    所以,中原無主,這是事實。
    然後說西蜀非常好,又有軍事方麵的好處,地形險要;又有交通方麵的好處,非常便利,能去江南又能去關中;又有耕種方麵的好處,土地肥沃而且很多,而且還有豐富的資源……
    這些也沒問題,這都是實話。
    然後說明玉珍拯救了蜀地,讓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大家都很感激他,願意歸附他……
    這倒是不知道是真是假,但不管如何,明玉珍這人控製了西蜀地區,這是事實;他表現得對徐壽輝忠心耿耿,這確實也讓不少人覺得,這人肯定不是太壞……
    這前半段,說的有問題嗎?一點問題都沒有啊!
    “這就是在說明玉珍稱帝的條件已經很好,”另一個人也道,“說明玉珍要是想要稱帝,他現在的條件已經足夠了,不需要擔心引來其他人的攻打,然後沒辦法保住現有的力量。”
    這前麵是擺情況,列事實,讓明玉珍知道,自己現在稱帝,條件是夠了的。
    “那下麵這些就是在說稱帝的必要性了?”聽完這個人的簡單概括後,一個人飛快地接了下來,道。
    “沒錯,後麵就是在說明玉珍一定要稱帝,為什麽一定要稱帝……”
    “因為他要是不稱帝,反而可能保不住現在擁有的力量?”另一個人接話,又撓頭,“這……他說的好像確實是那麽一回事兒了,但是這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
    明玉珍要是不願意稱帝,依舊為王,依舊用徐壽輝的年號,那真的會導致自己這邊的人馬離開,繼而無法保全自身嗎?
    ——有這麽嚴重嗎?
    一群人麵麵相覷。
    對啊,這確實是他們比較在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