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2章 畫餅·假餅

字數:3355   加入書籤

A+A-


    不少人對於那什麽竇融歸漢、吳越歸地的事情興趣不大,反而對朱元璋畫出來的這個大餅談興很高。
    “這,這不就是先給個餌料然後讓人上鉤嘛,雖然張士誠不是個什麽好東西,死了也好,但是朱元璋說的這些……”有人搖頭,還露出了一副牙疼的表情。
    這個表情十分的生動,不少人也不由自主地跟著露出了類似的神情。
    牙疼——他們也深有體會啊!所以,一看見這種表情,就能夠迅速聯係起來。
    而想想朱元璋給張士誠的這封信,其中內容,也確實能夠起到讓人牙疼的效果。
    什麽竇融歸漢,什麽吳越歸地,這兩個看起來情況都不錯,竇融也好,錢俶也罷,這兩人在當時麵對將要一統天下的天子的時候,都非常聰明非常果斷,站到了正確的隊伍裏麵,不需要劉秀或者趙匡胤趙光義花費太多心思,而且還很可能立下了不少的功勞……
    所以,劉秀和趙匡胤趙光義非常高興。
    而同時,鑒於這兩人的識時務的決定,他們也獲得了一個不錯的結果,有爵位,有地位,有身份,還有錢……這個爵位,八成還是能夠往下傳一傳的,保證了一部分子孫後代的前程。
    所以,後來才會誕生這兩個成語,因為這簡直就是君明臣賢、君臣相得、明君逢忠義的典範。
    但是朱元璋他這邊……
    “我也不是說朱元璋就怎麽樣,他現在給張士誠寫這封信的時候肯定是真心實意的,他肯定也不至於在這個時候拿這些事情來騙張士誠,沒那個必要!”一個人牙疼了一瞬之後,開始發表自己的看法,“他沒這個必要,專門寫一封這樣的信來糊弄張士誠,反正張士誠現在也已經在包圍之中一直不得脫身了。”
    要說朱元璋現在這封信就是純粹的糊弄人了事兒,是想要哄騙張士誠,讓張士誠覺得自己可以投降、投降後可以還有一個不錯的待遇,從而主動打開城門,然後等到打開城門就要立刻轉頭殺了張士誠……
    這肯定是不至於的。
    朱元璋沒必要這麽做,也沒有這麽做的太大的意義。
    如果一定要說這是騙人的話,那效果也就是讓徐達等人不需要繼續消耗下去,減少軍中的陣亡,也減少糧草錢財的消耗等等。
    這——如果是奔著這個目標去的話,那還真不是完全不能算作是理由,但是他們這些普通百姓,現在是真的不覺得朱元璋有這麽做的必要。
    沒有啊!
    但是,問題不在這裏,而在於……
    “但問題是,等到張士誠投降之後,等到這邊都平定了以後,張士誠還能像是那竇融和錢俶那樣,有一個不錯的結果嗎?”這人轉而感慨,“別的不說,咱可是知道的,那等到明朝建立之後,那動蕩的,完全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夠避開的……”
    迄今為止,明朝開國時期的那一係列因為大案而起的、綿延數十年的大動蕩,他們就沒見過目前出現過的哪個在朝堂上混的人能夠躲過去的!
    沒有被卷進去的,沒有被牽連的,隻有兩個情況:要麽,死的早,早在大案爆發之前,這人就已經沒了,雖然說是死的有點早吧,但是從後續來看,那真真是保全了名聲尊榮體麵,保全了自己的富貴和家人的富貴……
    要麽,就是根本沒有在朝廷裏麵混,就像是那個葉兌,人家幹脆是從一開始就隻是給朱元璋獻計獻策,但是堅決不接受官職任命也不接受爵位,而且連京城也不去,就待在自己的家鄉過日子,然後呢,就沒有被這各種大案大動蕩給牽連到,安安穩穩終老了。
    可除了這兩種情況外,剩下的那些人——那些既在朝廷裏麵混,有官職或者有爵位,或者二者兼有,同時,還沒有死在大案開始之前的那些人,目前登場的,他們已知的,那是真的沒有一個成功避開的!
    這樣一來,那張士誠又能是個什麽情況?
    如果朱元璋在這個時候真的有心效仿一下竇融歸漢、吳越歸地的情況,也來上一個千古流傳的美名,那麽,如果張士誠真的聽了這封信裏麵的說法選擇了投降的話,那朱元璋確實不可能殺了張士誠,不僅不會殺了他,還會厚待他。
    除了不能給他實際權力,剩下的富貴榮華,爵位待遇之類的,那肯定是都要給的。
    比如明玉珍的兒子,陳友諒的兒子,就都有爵位。
    可是等到以後呢?等到以後明朝建立,然後大案開始一個接一個爆發的時候呢?
    到那個時候,張士誠能是個什麽情況?
    他必然是有爵位的,所以,他不可能通過不在朝廷混來避開——而且他這個人身份特殊,乃是之前和朱元璋打生打死的仇人,等到這種一片混亂的時候,難保不會被趁機給坑死。
    換言之,等到明朝的大動蕩開始的時候,張士誠隻要還活著,那八成就是要被卷進去的。
    那卷進去之後呢?能有什麽結果?很可能逃不過一死!更有甚者,死掉的還不是他張士誠一個人,還會有他的妻子兒女各種近親……
    而就算沒有這個大動蕩的事情,他也未必能夠落得了好——像是明玉珍的兒子和陳友諒的兒子,那也是被封了爵位,結果呢?
    等到明朝建立沒兩年,這兩人就因為什麽“心懷怨氣”之類的原因,被直接扔到高麗去了。
    這又能是個什麽好地方?!
    “是極是極,我也就是這麽覺得的……”這個分析和想法,聽得周圍一眾人全都在連連點頭,並且出言表示讚同。
    可不就是這個情況麽!
    他們都是這麽想的——朱元璋這個時候畫這個餅,那或許真的是真心誠意的,覺得如果張士誠能夠識時務投降,那給他一個空頭爵位也不算什麽;可是這個餅……這個餅,放在日後,那真的就是完全虛的啊!
    雖然有不少人覺得,自己確實考慮的也沒有非常周全,比如,他們之前根本沒想起來明玉珍兒子和陳友諒兒子的事情,隻記得明朝初期的那一堆動蕩了……
    但是不管如何,這結果都是類似的——沒什麽好結果!
    什麽竇融歸漢,什麽吳越歸地……等到明朝開始大動蕩的時候,朱元璋真的能夠做到這一切,那才是見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