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2章 檄文·北伐

字數:3144   加入書籤

A+A-


    【元朝的情況如此,可是給朱元璋製造出了絕好的機會——朝廷混亂,軍隊內鬥,還算是鎮壓農民起義比較得力的兩個人,孛羅帖木兒身死、軍隊也消失散去;擴廓帖木兒倒是沒死,手裏頭也有軍隊,但反而麵臨著元朝軍隊的進攻,退守一地。】
    【這個時候,不趁勢發動進攻,統一中原,那還等什麽?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啊!】
    【於是,至正二十七年,也是吳元年,朱元璋決定發動北伐——所謂吳元年,是朱元璋剛剛定下的年號,之前,他一直在用韓宋政權的龍鳳年號;等到至正二十六年年底韓林兒身死,朱元璋表示,從第二年、也就是至正二十七年開始,停止使用龍鳳年號,改為吳元年。】
    【吳元年九月初八,朱元璋抓住了張士誠,隨後又招降了方國珍。】
    【十月二十一日,朱元璋命令時為右丞相的徐達為征虜大將軍、平章常遇春為副將軍,率軍二十五萬,北進中原,同時發布了《諭中原檄》。】
    【在檄文中,有這麽幾個重點,其一,自然就是關鍵綱領——“驅逐胡虜,恢複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朱元璋明確表示了自己的政治立場和態度,同時表達了自己愛護百姓的意思,鼓勵感召北方的普通百姓們也紛紛起來反抗元朝朝廷。】
    【但他同時也在檄文中表示,擴廓帖木兒、李思齊等人是“假元號以濟私,持有眾以要君”,他們不是真的為元朝朝廷效力,也不是真的效忠於元朝皇帝、聽命於元朝皇帝,而是全都是亂臣賊子,是他們禍害天下、為禍百姓……】
    【此外,他還在檄文中表示,雖然蒙古人、色目人並非是漢人,但是如果他們看得明白形式,看得清楚天下大勢,“願為臣民者”,那就都可以受到和漢人同等的對待。以此來招攬蒙古人色目人的心。】
    【當然,事實上,明朝的軍隊中確實不乏有蒙古人。】
    “好啊!好啊!驅逐胡虜,恢複中華,救濟斯民!”看到了朱元璋發布的檄文,百姓們紛紛為之叫好。
    雖然對朱元璋一朝上位就翻臉不認紅巾軍而有些微詞,但是對於朱元璋整體上如今的情況,百姓們還是比較認可的。
    而他如今這個檄文一出,那更是讓人熱血沸騰,又滿心激蕩——可不就是要驅逐胡虜,恢複中華嗎?這元朝蒙古人肆虐了這麽多年,看看都把好端端的中原謔謔成什麽樣子了?!
    本來中原自有中原的秩序,雖然有時候不幸碰上天災人禍,那也有自己的規矩和解決方法,但是這蒙古人一來,想來很多東西都變了個樣……
    這不到百年也就算了,但要是時間一長,那豈不是很多東西就變成蒙古人的樣子了嗎?他們可不要!
    而且,那些蒙古人還堂而皇之地歧視和欺壓漢人——雖然那些豪強大族們未必被如此對待,但是普通百姓們的日子可是難過了不止一點半點,要不然也不會走到揭竿而起的地步,日子要是再這麽過下去,那還不知道有多少普通百姓要因此丟了性命。
    至於說那日子舒坦的豪強大族……沒什麽可說的,反正大家從來都不是一路人,蒙古人的朝廷裏頭不是一路人,自家漢人朝廷裏頭同樣也不是一路人。
    所以,驅逐胡虜,恢複中華,好啊,那可太好了!
    更不要說還有接下來的那句“救濟斯民”了!
    救濟斯民,什麽斯民不斯民的他們看不明白,但這應該就是百姓們的意思,而救濟他們還是看得明白的——這不就是在說,要救助百姓們,要讓百姓們能夠好好地過日子,好好地活下去嗎!
    這個事情,那大家可是沒有一個人會說什麽反對意見,會說什麽不好的。
    誰要是反對,那誰就是腦子不好。
    但是對於那個“立綱陳紀”,大家卻不怎麽理解,也不怎麽感興趣。
    這去掉那什麽動作,那大概就是什麽“綱紀”的事情——綱紀,綱紀是什麽?是規矩的意思嗎?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麽,是要立規矩嗎?
    哦,好像立規矩也不算什麽,也沒什麽問題……
    那些講究人家,都愛說什麽規矩,天底下有了那麽點家底的人,好像也都是需要說自己家講究規矩的——別管是什麽規矩,是大規矩小規矩,總之到了時候就是得講規矩。
    這沒什麽,這沒問題,隻要不是什麽不做人的規矩,那就什麽問題也沒有。
    百姓們隻是想了想,便很快地把這個問題扔到了腦後。
    不管他們的事情,也和他們的日常生活沒什麽關係,和他們的日後同樣沒什麽關係……這還需要思考什麽?
    他們扔過這件事情後,就看到了檄文的其他內容介紹。
    指責擴廓帖木兒和李思齊等人不是真心誠意為元朝朝廷效忠的,不是真的忠於元順帝的……這話其實沒毛病,那元朝的皇帝下令讓擴廓帖木兒南下,可他卻根本不南下;下令讓李思齊等人幹什麽,他們也不聽,這確實是沒有真心實意效忠於元朝朝廷和元順帝。
    雖然這裏麵也有元順帝的命令有問題的原因在。
    但這話是對的,而且把這些人變成亂臣賊子了,大家也更加名正言順一點點。
    “但是,為什麽要說給那些蒙古人和色目人與漢人一樣的對待?”看到這句話,不少人頓時心氣不平起來。
    雖然大家也不是元朝的人,沒有親身體會過元朝時期普通百姓——指漢人百姓——究竟過得是什麽日子,但是這不妨礙大家能夠想象出來,並且為之共情、憤憤不平、悲傷痛苦。
    那不是有句話叫做什麽物傷其類嗎,雖然不知道這算不算好話,可是不少人覺得,這裏麵的道理是能夠用在這上麵的。
    他們確實是物傷其類啊!
    喜歡曆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曆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