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0章 靖難·永樂
字數:3437 加入書籤
那麽,麵對這種讓自己非常不爽的情況,皇帝肯定不會忍著——百姓們出於各種考慮和因素,有很多時候會選擇忍耐,但是皇帝他是不需要的,他也不願意!
那麽,削藩,也就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皇帝想要削藩那就削藩唄,反正跟咱們也沒什麽關係,那些藩王愛死愛活,愛怎麽樣怎麽樣去……”有人冷嘲熱諷。
這顯然是不喜歡藩王的人,估摸著是被藩王坑過或者其他,而在場眾人,擁有同樣觀點的人其實不在少數。
皇帝也就算了,藩王是什麽?藩王和他們有什麽關係?你說藩王死了,沒有這邊的封地了,那大家的日子就能相對好過一點,不用擔心走在街上甚至人在家中也會被欺壓了……
哦,那藩王被廢還是和他們有關係的。
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 那他們希望,這些藩王們幹脆死的早一點,死的透透一點……
死了他們,大家的日子都能好過一點點,那他們最好還是死了算了!活那麽久幹什麽呢?
【朱允炆就是這樣的,他迫不及待想要削藩,他不想要被自己的叔叔們壓製,也不想要被叔叔們反過來控製。當然,他也可能是打從心底裏認為,藩王製度不合理,不合適,可要是如此的話,那倒是證明了朱元璋這個繼承人選的和自己根本不是一條路子。】
【隻不過,朱允炆削藩的手段太過激烈,剛剛登基,還沒過年,就直接開始動手,一下子就把好幾個藩王都給幹掉了……皇帝本身立足未穩,手段又過於激烈,對象又是藩王,總之,造成的影響不大好。】
【藩王們人人自危,或心驚膽戰,或決意反抗;而朝中,同樣有許多人認為這個做法不恰當。】
【特別是在朱元璋還活著的時候,藩王們其實日子過得相當舒坦——朱元璋固然也限製藩王們的權力,但是這些也都是他的兒子,他的態度其實頗為寬和,有什麽問題那也是別人的嘛。】
【因此,藩王們受不了這樣的對待,最終,燕王朱棣——當時實質上的皇長子,前麵的幾個親王都已經死了,因此,他也是朱允炆的眼中釘肉中刺——選擇起兵靖難。】
【最終,結果就是朱棣成為了第一個造反成功的親王,成功打到了現在的南京城,幹掉了朱允炆及其擁護者,登基稱帝。】
【而這裏麵也就誕生了傳奇大孝子,能夠讓人延年益壽的神奇存在——朱棣宣布,廢掉朱允炆的建文年號,那這幾年該怎麽算呢?答案是,依舊是洪武年!從朱元璋掛了的洪武三十一年開始,到洪武三十五年……】
【隨後,朱棣改元永樂,後來又把京城遷到了如今的北京,也是他原本的封地所在。】
【自此,開始了永樂盛世時期。】
“那位置上的是自己親爹,還是親兄弟,還是親侄子,那差別可大了去了!”有人當即大聲發表自己的觀點。
親爹親爹,世間大部分親爹也都是為了還孩子好的,即便孩子有什麽不妥之處,可那也都是親爹,在還能護著的時候,那自然還是要護著,怎麽可能被旁人撬了去?就算兒子犯下了滔天大罪,但是作為皇帝親爹,還不是朱元璋一句話的事兒?
那反正,親爹在位的時候,那就是不一樣的。
等到兄弟們即位的時候,這甚至就已經不是你的那個家了,而是親戚家,是兄弟家——這兄弟,雖然不是說什麽特別遠的親戚,但是關係和情況確實就是不一樣了。
不一樣了啊!
而兄弟們好歹還有一同長大的情分,也有多年來共同努力的根基,可是侄子呢?侄子,和你,有什麽關係?能有什麽關係?除了血脈親情這種東西以外,還是剩下了什麽呢?
哦,利益,利益——如果說藩王存在有利於朝廷,也有利於皇帝,那皇帝肯定不會阻攔……反之,同理。
一句話,侄子和叔叔們,特別是已經就藩多年的叔叔們,那是真的沒幾分感情的,他隻會看情況,看利益。
這樣的境況,和當年親爹在位時期的境況,幾乎可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不過這建文帝也是真的夠狠,朱元璋沒了還沒翻過年去呢,,他就開始大刀闊斧削藩,對自己的叔叔、祖父的兒子們下手……‘也有人對這個削藩的時間節點倍感唏噓。
這要是說句實話,朱元璋這才剛死,屍骨未寒呢,你就對人家的兒子下狠手,且還是你自己的親叔叔們……這也忒不講究了!
再怎麽著,不得等上個一段時間?就算不搞什麽守孝三年的說法,那也起碼應該得等翻過年去吧?怎麽就能連翻過年去都等不積極,這就要對人家動手啊!
也不知道朱元璋如果泉下有知,那他到時候會選擇支持哪一方,是支持朱允炆剛剛上位就大刀闊斧開始了改變呢,還是說,支持藩王們起兵造反,奪取皇位?
朱元璋深深皺眉。
這一段內容裏麵的信息量可不少。
一來,說明了朱允炆和老四雙方到底是怎麽走到了動刀動槍的的地步的——看來,就是朱允炆削藩太過急切,也太過激烈,手段有點嚴酷的原因了。
如果說朱允炆沒有這麽激烈地削藩,那也不會導致其他藩王到時候也人人自危,不支持朝廷也就算了,甚至還倒向了朱棣那一邊。
是的,倒向了朱棣那一邊。
藩王,或者說這些塞王製度是他一手確立起來的,朱元璋能不知道一個藩王正常情況下能夠調動多少兵馬?能不知道這些藩王們到底能夠做到什麽地步?
雖然他確實設立了藩王製度,削弱了一部分朝廷在那邊的力量,但是他也不是傻的,在設立藩王製度的同時,他就進行了製衡,至少,不可能讓藩王們的手裏麵真的攢下來什麽大軍不大將軍的。
因此,一個藩王帶著自己的軍隊,所能夠鬧出來的動靜們是有限的,非常有限,不然的話,朱元璋也不可能真的放心在邊疆上設立這麽些個藩王。
這些藩王們能夠製造的聲浪和力量有限,那朝廷就不需要過於擔心,隻需要簡簡單單的製衡之法,或者分而劃之,其實情況就能夠變得比較好處理。
哪怕日後登基稱帝的是一個侄子輩分的人,而不是兄弟輩分。
喜歡曆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曆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