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6章 惡化·馬賊

字數:3334   加入書籤

A+A-


    “完了!”劉邦用兩個字對這一段情況進行了總結。
    走到這個地步,明朝走向覆滅的結局就已經變成了必然,隻是時間問題而已,已經沒有什麽扭轉的可能。
    其實,之前那個白蓮教徐鴻儒起義其實還沒到最危險的地步,朝廷其實還有一定的挽回的餘地——因為那是以徐鴻儒一個人作為首領,以之前的各種白蓮教教眾作為主要成員的一次起義,或者說,造反。
    以徐鴻儒一個人作為首領,那麽這一場起義就缺乏其他的頭領,或者說,規模沒有那麽那麽大;而以之前的白蓮教教眾作為主要成員,這固然能夠做到一舉起事便聲勢浩大,但是另一方麵,這些教眾都是之前長期籠絡下來的,而非單純大的直接被“起義”“推翻朝廷”這個口號號召而來的普通百姓。
    換言之,起義所能夠影響到的、能夠動員到的人群,還沒有那麽廣泛。
    而自古以來,農民起義,而非官員勳貴兵變,想要成功的一大前提就是,人數足夠多,願意投身於此的百姓數量足夠多,足夠直接撼動朝廷的根基。
    而徐鴻儒那一場,確實人數沒有那麽那麽多。
    但是這一場起義就不一樣了……
    先是王二起義,又是王嘉胤、高迎祥、不沾泥,以後還會有其他人,這些人全都宣布起義,自己作為自己這一塊兒的首領,帶著自己手下的人開始對抗朝廷——固然一時間沒有徐鴻儒那般規模龐大,但是從另一個角度看,有這麽多人都主動成為首領,那麽就能證明,這個時候百姓們的態度。
    當然,從這些人宣布起義也都能招攬到百姓跟隨自己,也能夠證明這一點。
    百姓們主動參與這件事情的熱情足夠高,人數足夠多,所以能夠供養出來這麽多的起義軍首領,所以有這麽多人敢於宣布起義而不是跑去投奔一個人;這一次起義,也都是各地在突發情況下宣布響應,而不是王二或者誰誰誰提前布局多年,百姓們對朝廷的怨恨已經到了頂點,根本不需要做什麽前期布局……
    這種民怨,對於朝廷而言,可比白蓮教或者什麽其他組織提前數年發展信眾、布局地方要更加可怕。
    因為前者是幾乎沒有挽回的餘地的,再怎麽辦也幾乎沒有任何的指望;但是後者,隻要能夠把他們的布局打散,隻要能夠提前阻止他們布局,隻要能夠以“騙局”的名義勸說百姓並加上雷霆手段,那麽還是比較容易處理的。
    但是前者……
    百姓們沒有被什麽信仰洗腦,沒有任何人在長期做他們的工作,沒有被騙,什麽都沒有!
    他們清楚自己在幹什麽,他們知道自己就是受不了現在的朝廷了,他們也知道自己想要得到什麽——這可難處理多了。
    朝廷最好的應對方法,一方麵,展示朝廷的武裝力量,決不能顯現出虛弱之態;一方麵,賑災,能夠讓這些遭遇大災活不下去的百姓們能夠有東西吃、有地方住、冬天不要凍死餓死……
    雙管齊下,才能真正把這樣的巨大動蕩解決幹淨。
    但,前者,武裝力量這方麵,從明朝軍製的問題中已經能夠看出來點問題——哪怕起義軍也都是烏合之眾,沒有任何作戰經驗也沒有訓練,但是明朝軍隊的情況吧……而後者,糧食衣服,明朝朝廷要是能給拿出來,那估計早就拿出來了,現在是根本拿不出來這麽多。
    朱元璋眼角抽搐:“馬販子?這怕不是個馬賊吧!”
    這裏麵介紹的幾個人中,王二這個首義確實重要,但是他死的早;不沾泥,雖然有個諢號,但顯然也不如何重要;王嘉胤好像有點不同,但是介紹的內容也平平無奇——至於說什麽邊軍經曆,在知道士卒軍戶逃亡的人數之後,朱元璋對此就已經見怪不怪了。
    倒是這個高迎祥,是已經被蓋章認證的特殊。
    “闖王”,哪怕是這種民變亂民,在給自己起各種綽號名號的時候,通常也不會帶上什麽“王”,這一點,從那個“不沾泥”,以及元朝末年的那些人,“芝麻李”之類的例子就能看出來。
    能夠在名號中被成為“某王”的人,那絕非等閑之輩!
    起義軍亂民之中也是要論資排輩的啊!
    況且,對高迎祥的介紹確實很長很長,比旁人都多了不少。
    而此人也是被明確指出“善騎射”“臂力過人”這種作戰方麵的能力的人,其他人都沒有——不過也正常,其他人不是普通百姓,就是邊軍,而馬這種生物,可是非常昂貴的,其本身價錢昂貴,維持一匹馬的存在的開銷同樣昂貴,絕對不是普通百姓人家能夠負擔得起的。
    能夠買得起馬,也養不起馬。
    至於說邊軍……軍中都已經成了那個鬼樣子了,還能剩下多少馬?就算馬匹的數量不是很少,那也絕對不是任何一個士卒都有資格騎馬的!
    王嘉胤估計也就是這樣的士卒,說到底,能夠混到騎兵的隊伍中的話,待遇怎麽著也能高一點,他估計也不至於說從軍中逃回來。
    所以,王嘉胤、王二等人不提他們會騎馬,也實屬正常。
    但是高迎祥,如果真的善騎射,那就能夠成為一員猛將——至少放在起義軍中如此。
    可他是怎麽學會騎射的?做馬販子。
    朱元璋可不相信這個“馬販子”的說法……
    眾所周知,賊寇裏麵,有一種非常凶悍、危害甚廣、又不好清剿的存在,那就是馬賊。
    但是,馬賊這個群體,其實和馬販子分得不是非常清楚。
    有時候,馬販子生意不好,或者碰上了一個冤大頭,就可能搖身一變直接變身馬賊,來一波燒殺搶掠;而馬賊,有的時候如果需要隱藏身份,也不是沒有化身馬販子的。
    特別是在西北這邊的馬販子。
    這邊的馬販子更容易和馬賊有聯係。
    要說高迎祥這樣的人,能夠一點都不打磕巴地宣布造反,和朝廷對上,還能衝殺在前,身先士卒……這些有哪一個是普通的商人能夠做到的?
    所以,朱元璋堅定認為,高迎祥說是馬販子,但一定和馬賊有關係!就算他本人之前沒有當過馬賊,他也和這群人有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