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4章 嘩變·壯大

字數:3298   加入書籤

A+A-


    “要朕看,以明朝這情況,這罪責恐怕還真不能怪到一個人的頭上去。”趙匡胤評價。
    雖然遼東那邊的事情一直都沒有怎麽講,但是通過明朝衛所、軍製、軍中糧餉和貪汙腐敗、士卒大量逃亡、朝堂時常發不出餉銀……等各方麵情況來看,遼東那邊的事情,問題絕對不是什麽一個總督所致。
    萬曆末年,就能四路潰敗三路,現在又怎麽能夠怪到一個人的頭上去?
    甚至,哪怕加上自殺的遵化巡撫、戰敗的山海關總兵,三個人也都擔不起這樣的責任。
    問題是一連串的,是從上至下,是環環相扣……
    殺幾個人,抓幾個人,有什麽用?而且抓的對象不對,處置的時間不對,反而會帶來更多的負麵效果。
    【比如,山西總兵帶著軍隊抵達京畿地區後,接受兵部調令,第一天駐守通州,第二天就被調到了昌平,第三天又被調到了良鄉——這可能看起來不算什麽,可問題是,明朝有個規定,軍隊到達駐地的當天,是不準開糧的!】
    【這本來其實不算什麽錯誤的規定,當天不能開糧,那等到第二天就正常了嘛。】
    【可這支山西軍隊,三天三個地方,沒有一個停留到了第二天的……換言之,他們可以說是三天都不能開糧。】
    【三天都領不到口糧,士卒們能有什麽反應?能有什麽態度?】
    【誰還管什麽主帥將領,誰還管什麽京畿地區,誰還管什麽朝廷皇帝,都是屁話!於是,這支隊伍幹脆在駐地周圍搶掠。】
    【京畿地區,雖然不比京城乃是首善之地,可那也是天子腳下,發生這樣的事情,怎麽可能說得過去?】
    【於是,朝廷也不考慮自己的調令不合適,是自己的問題,而是直接責罰帶領這支隊伍的主將——未能約束軍隊,幹脆逮捕。】
    【這五千士卒,其實確實算是精銳,結果先是三天沒有口糧,後是巡撫和總兵直接被抓……他們還能有什麽想法?還能有什麽對朝廷的好感?直接一哄而散,逃回了山西。】
    【而逃回去之後他們會做什麽也可想而知,這種逃兵必定不敢回到軍中的,所以,大概率是加入了起義軍。】
    【順帶一提明朝朝廷的後續處理——朝廷把總兵和巡撫處死了,根本不說朝廷調動的問題,也不說當時負責調動的官員應該負責……】
    朱元璋的臉綠了。
    在駐地的第一天不準開糧這個規定,他不覺得有問題,朝廷定下這樣的規定自然是考慮頗多,比如安全問題,作戰問題,駐紮問題……總之,一天不給開糧其實不算什麽的。
    之前行軍的時候正常給糧,等到駐紮的第二天也正常給糧,隻是中間空上一天罷了。
    但是他也沒有料到,這樣好的製度,考慮全麵的規定,日後竟然會碰上這種不長腦子還掌握權力胡亂指揮的家夥!
    什麽鬼東西!
    三天三個地方,這是要幹什麽?
    難道兵部的官員、兵部能夠有權力負責調動勤王兵馬的官員,竟然不知道這大明的軍隊有這樣一項規定嗎?啊?!
    如果連這項規定都不知道,憑什麽在兵部為官?兵部尚書又是幹什麽吃的?
    如果他們知道這項規定,但是還依舊這麽做了……那他們腦子裏麵有都是些什麽東西?難道不知道這樣做會帶來什麽後果,難道大明這些年頻繁發生的兵變還不能讓他們漲一點腦子?
    況且,退一萬步講,就算大明沒有這項規定,軍隊在到達駐地的第一天也能夠正常開糧,那難道就能夠調動下麵的軍隊三天三個駐地了嗎?
    這也不能啊!
    這是生怕那殺到京畿地區的外敵不把大明調動過來的精銳給殺上一批啊!
    當然,後麵朝廷對這件事兒的處理方式,朱元璋就更不想看了。
    不處置兵部的那群人,反而把接受命令的巡撫和總兵抓了,發現情況嚴重之後還是不處理兵部的人,而是幹脆把總兵和巡撫殺了……
    你們是想要幹什麽?是想要達成什麽目的?朱由檢,這個皇帝的腦子到底是怎麽長的?這種處死總兵和巡撫的命令,是一定要經過皇帝的,不可能底下的人直接自作主張。
    所以,皇帝,你想要達成什麽樣的目的?
    任何的刑罰懲處,都有目的。
    如果為了這件事情而處置兵部的官員,那麽目的就是告訴其他的官員,你們要懂得該懂的東西,你們要認真辦事兒而不能胡作非為,不能隨便瞎指揮,不要插手自己不懂的事情,不要明知道自己不懂還非要去做這個官,不要覺得自己可以憑借什麽關係而甩脫罪責——至少,在這樣的大事兒上不可以。
    但是你處置了巡撫和總兵,那你的目的是什麽?或者說,你表現出來的目的是什麽?
    地方官再如何,也不如京官?地方官沒有錯誤,但是也依舊要承擔京官的罪責?下麵的官員聽從命令,服從指揮,但是最終也逃脫不了一個背負汙名死去的結果?不管是什麽原因,隻要出了問題,你就一定是罪魁禍首?皇帝不看實情不看緣由,隻看誰家在天子麵前更有臉麵、更有關係?
    這是什麽狗屁導向!
    這樣的導向一出來,滿朝上下還有幾個官員能安安心心為朝廷效力?還有幾個官員心裏麵沒有其他的想法和打算?大明,盛世時期的大明也頂不住這樣的走向,何況現在?!
    【而這種情況,在勤王軍隊中也不是個例。】
    【延綏那邊的軍隊,本來好好地,結果總兵私自克扣軍糧,強迫相關的士卒給他賄賂、買賣軍馬,於是大量士卒選擇跑路,之前說的憂憤致死的延綏巡撫張夢鯨所憂憤的問題之一,就是這件事兒。】
    【甘肅那邊的軍隊,在走到半路上也發生了嘩變,因為六千裏路的行程,巡撫和總兵根本沒有給士卒們發放安家糧食,還在士卒們負載沉重的盔甲武器的時候一個勁催促,絲毫不顧士卒們的休息和辛勞,於是,這群士卒幹脆發動兵變,殺死了幾名將領官員,然後搶了銀子自己跑回了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