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端陽織趣

字數:4852   加入書籤

A+A-


    萬曆四十一年五月初五·大理喜洲鎮)
    第一折·晨露染紈
    卯時初刻,蒼山十九峰還裹在蟹殼青的晨霧裏。燕蘅將浸透夜露的火浣布鋪在竹匾上,布料吸飽水汽後泛起魚鱗紋路。這布原是鄭和船隊從呂宋帶回的石棉所織,經南詔巫祝祭煉,如今在端陽晨露中竟顯現出洱海潮汐的暗紋。
    澹台綾在搖床裏蹬著小腳,繈褓邊角垂落的火浣布無意間掃過染缸。板藍根的靛藍如活物般攀附上布料,在晨霧中變幻出洱海晨霧的層次。染匠李十三舉著攪棒嘖嘖稱奇,黧黑的臉膛映著晨光:"小娘子這布神了!比我們白族三道染還省三道工序!"他腰間掛著的雕花木魚突然響起,這是馬幫傳來的暗號——今日有吐蕃商隊要交易茜草。
    話音未落,林望舒的機關竹鼠竄過晾布架。這竹製機關獸是林氏祖傳的驗物器,鐵齒所觸之物若有雜質,便會發出警報。此刻竹鼠卻反常地用鐵爪勾住布角往西拽——那邊竹架上正曬著南宮璿璣用九曲鎖絞幹的艾草,青綠汁液順著銀鏈滑落,在火浣布上暈出星點翠斑。
    澹台令羽拎著剛編好的五色縷進來,螭吻鏈勾著的竹籃裏躺著幾十枚鹹鴨蛋。鏈刃輕旋,蛋殼上"平安"二字分毫不差地刻進蛋白。燕蘅拈起個蛋對光細看,蛋黃油潤如金:"比去年用蘇木染的強,隻是這刻字手藝..."話未說完,螭吻鏈已纏住她手腕,鏈頭綴著的銀鈴在晨風裏叮咚作響。那是二十年前林滄溟從琉球帶回的鮫綃鈴,遇水則鳴。
    第二折·市井織春
    辰時三刻,三月街的青石板還沾著露水。林承影扛著三丈高的艾草人招搖過市,草人腰間纏著的火浣布在晨風裏獵獵作響。這布料原是燕蘅用蒼山雲絮混著洱海苧麻織就,經端午露水浸潤後竟能隨光照變換紋路。草人頭頂插著的孔雀翎是去年馬幫從暹羅帶回的,此刻在晨光中折射出七彩光暈。
    "哥慢些!"林望舒追在後麵,機關竹簍裏蹦出七八隻鐵爪鼠。這些機括小獸竄上艾草人肩頭,鐵齒咬住火浣布邊緣,眨眼間將布料扯成雄黃酒幡形狀。街邊賣菱角的老漢拍腿大笑:"這機關術耍得,比劍川木雕還活泛!"他腳邊的陶罐裏養著三尾金線魚,是給洱海龍王廟準備的祭品。
    南宮璿璣的九曲鎖自簷角垂下,銀鏈絞住林承影:"《大明會典》載,十幾歲該行束修禮了..."話音未落,少年劍氣凍住糖稀,冰晶在陽光下折射出彩虹,正巧映在路過的馬幫頭領眼睫上。那吐蕃漢子慌忙遮眼,腰間鑲著綠鬆石的銀壺"當啷"落地,壺蓋滾出幾粒胡椒——原是去年茶馬互市時澹台令羽送他的訂金。馬幫隊伍裏混著兩個戴鬥笠的漢人,袖口繡著的纏枝蓮紋與礦場管事服飾暗合。
    第三折·龍舟裁雲
    巳時正,洱海碧波上浮著十二艘龍舟。燕蘅將火浣布裁成帆形鋪在船頭,布料遇水不沉反而膨如雲絮。這布經巫祝祭煉後,能吸納天地靈氣,當年鄭和船隊正是用此布橫渡印度洋。澹台令羽的螭吻鏈勾住桅杆,鏈刃削出百枚柳葉槳:"當年跟著三寶太監下西洋的老師傅說,這槳形最合水力..."
    話音被鼓聲打斷,林滄溟赤著精壯上身擂動牛皮鼓。鼓槌裹著火浣布,每擊都震落簷角積年的蛛網。蛛網絲遇布即融,在布料上形成天然的防水塗層。南宮璿璣的九曲鎖纏住雙胞胎腰帶,銀鏈一抖將兩少年甩上龍舟:"《夢粱錄》載,北宋小兒尚要執旗..."話未說完,林望舒的機關鼠已叼住令旗竄上桅頂,鐵爪扯動帆索,火浣布瞬間鼓成飽滿的三角帆。帆麵映出的雲影竟與《順風相送》中的星圖暗合。
    "起槳!"隨著老艄公的白族調子,十二艘龍舟破浪而出。澹台綾在母親背簍裏手舞足蹈,火浣布繈褓被濺起的水花打濕,竟顯出水路星圖紋樣。燕蘅忙用蜃樓織裹住女兒,布料上雲紋遇水愈發清晰,倒映著龍舟劃開的銀浪。遠處浪穹峒方向傳來悶雷,海麵浮出幾具浮屍,腰間纏著的正是礦場工牌。
    第四折·庖廚弄巧
    未時廚房飄著粽葉香。林望舒的機關竹鼠在梁上穿梭,鐵齒精準咬斷紮粽的馬蓮草。這些機關獸是林氏祖傳的《天工開物》機關術改良而成,每隻竹鼠的關節處都刻著"水轉大紡車"的簡化圖。燕蘅將火浣布鋪在甑底,布料細密的紋理恰好托住糯米不漏:"當年鄭和船隊用這布濾海水,如今倒是蒸粽的好幫手。"她指尖撫過布麵暗紋,發現竟與《島夷誌略》中的航海圖有幾分相似。
    南宮璿璣的九曲鎖絞住鹹蛋黃,銀鏈輕抖便將蛋黃碾成金沙。這銀鏈是用鄭和船隊帶回的隕鐵所鑄,鏈身刻著星象紋路。澹台令羽的螭吻鏈卷來鬆柴,鏈刃劈砍間木香四溢:"這柴是點蒼山的老紅鬆,燒起來有龍腦香..."忽然"啪"的一聲,林承影劍氣凍住的糖畫跌落灶台,冰晶在蒸汽裏融成糖稀,正巧裹住漏網的米粒。糖稀遇火浣布竟不粘不化,在布麵形成天然的防腐層。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暴殄天物!"林滄溟刀鞘拍飛欲偷吃的竹鼠,挑起糖絲在空中華麗一甩,竟在窗紙上繪出鍾馗捉鬼圖。刀鞘上鑲嵌的貓眼石突然發出微光,映出窗外老槐樹上的可疑身影——那是個戴眼罩的波斯商人,正在用銅羅盤測量方位。雙胞胎趁機摸走蒸粽,鳴潮劍氣凍住粽葉,機關鼠鐵爪扒開時,糯米已凝成剔透的冰玉團子。冰團映著窗外的日影,竟顯現出礦洞分布圖。
    第五折·午宴織歡
    申時家宴擺在老槐樹下。燕蘅將火浣布拚成八仙桌布,布料吸盡碗底餘溫仍清涼如初。這布經百年海水浸泡,已形成獨特的導熱特性。澹台令羽的螭吻鏈勾來青梅酒,鏈刃削開的竹筒杯還帶著新鮮竹膜:"這酒是照著《養小錄》古法,用蒼山雪水釀的..."酒液倒入杯中時,杯底浮現出鄭和船隊的錨紋。
    話音未落,林望舒的機關竹簍突然彈開,鐵齒間蹦出三十六個彩線粽。這些機括小粽滾過火浣布桌巾,在布料上拖出五彩絲痕。絲痕遇酒液竟自行編織成航海結,與林滄溟腰間的保命索紋路一致。南宮璿璣的九曲鎖淩空織網,銀鏈串起粽子懸成八卦陣:"《東京夢華錄》載,汴京小兒..."話被林承影的偷酒動作打斷,少年劍氣凍住酒液成冰珠,彈指射向枝頭喜鵲窩。冰珠擊中鳥窩時,滾出半塊帶血的礦牌。
    燕蘅忙用蜃樓織兜住落下的雛鳥,火浣布遇風舒展如巢。布料上的雲紋竟與《鄭和航海圖》中的"針路"標記重合。澹台綾在搖床裏咯咯直笑,小手抓住垂落的彩線,竟將機關粽扯成漫天流蘇。流蘇落地時,在火浣布上形成新的星圖,其中七處紅點正對應著滇西礦場位置。老槐樹簌簌抖落槐花,混著雄黃酒香,在火浣布上鋪出碎金紋路。這些紋路與林滄溟航海日誌中的"星槎"標記驚人相似。
    第六折·暮色繡錦
    酉時斜陽染紅火浣布。燕蘅將布料鋪在繡架,就著暮色刺蒼山洱海圖。針腳每落,布麵便浮現出相應的實景投影,這是巫祝祭煉後的"天衣"特性。澹台令羽的螭吻鏈卷來百色絲線,鏈刃劈絲如發:"當年馬幫從暹羅帶回的孔雀金線,正配這雲紋..."絲線遇火浣布竟自行編織,形成鄭和船隊寶船的立體繡紋。
    林望舒的機關鼠在布麵竄跳,鐵爪帶起的絲線竟自成北鬥輪廓。北鬥第七星的位置突然發出紅光,與浪穹峒方向的礦洞青光遙相呼應。南宮璿璣的九曲鎖勾住繃架,銀鏈輕振便繃直布麵:"《繡補記》有雲,劈絲需如春蠶吐..."話被破空聲打斷,林承影的劍氣凍住飛蛾,冰晶墜在繡麵上恰似洱海月影。冰晶中隱約可見倭寇戰船的倒影。
    雙胞胎突然抬出丈餘長的蜃樓織,布料遇暮色泛起熒光。熒光中顯現出鄭和船隊與海盜交戰的幻象,正是萬曆二十年林滄溟參與的那次海戰。林滄溟刀鞘挑起雄黃酒潑灑,酒液在布麵流淌成銀河。銀河某處突然出現缺口,露出下麵隱藏的礦場分布圖。澹台綾的搖床不知何時轉到繡架旁,小腳踢蹬間,火浣布上的蒼山竟多了道彩虹——原是踢翻的茜草染缸。彩虹的位置恰好覆蓋礦洞入口。
    第七折·夜露針黹
    戌時三刻,燕蘅就著月光鎖扣眼。火浣布在膝上泛著珍珠光澤,每針下去都帶起細微星芒。這些星芒與《天工開物》中記載的"五金星氣"圖譜暗合。南宮璿璣的九曲鎖纏住繡繃,銀鏈輕抖便繃出均勻的布紋:"《天水冰山錄》載,嚴嵩家抄出的火浣布帳..."話音未落,銀鏈突然發出警報,鏈頭指向崇聖寺方向——那裏有礦場管事的身影閃過。
    "噓——"澹台令羽螭吻鏈勾住窗欞,鏈頭銀鈴輕響。月光裏,林承影正以劍氣在火浣布上凍出"平安"二字,林望舒的機關鼠銜著金線穿梭其間。雙胞胎的影子投在布料上,竟似當年林滄溟與南宮璿璣新婚時共繡鴛鴦的模樣。布麵上的"平安"二字突然浮現出鄭和船隊的船徽。
    燕蘅指尖撫過二十年前的火燒痕,那處破損早被巧手補成木棉花。木棉花蕊中藏著林滄溟留下的微型航海圖,此刻在火浣布的感應下微微發燙。澹台綾在睡夢中攥緊繈褓,火浣布上的星圖隨著呼吸明滅,映著窗外崇聖寺的燈火,恍惚間與萬曆二十年的某個夜晚重疊。那個夜晚,林滄溟正是帶著這樣的星圖,遭遇了改變命運的風暴。
    尾記·艾香入夢
    亥時,雄黃酒香漫過窗欞。燕蘅將女兒裹進新製的火浣布夏被,布料吸盡暑氣仍清涼如水。被子裏層繡著鄭和船隊的全部航線,在月光下若隱若現。林望舒的機關竹鼠蜷在搖床底,鐵爪無意識刨著《天工開物》的書頁。書頁停在"舟車"篇,火浣布與寶船結構圖形成詭異共振。
    南宮璿璣的九曲鎖懸在梁間,銀鏈隨夜風輕擺,仿佛在丈量星鬥間距。鏈頭銀鈴突然響起,節奏與礦場方向傳來的更鼓一致。洱海傳來隱約更鼓,林滄溟的滄浪刀在門廊刻下第四十五道痕。刀痕裏滲出幽藍礦粉,與白天發現的浮屍傷口痕跡相同。
    澹台令羽的螭吻鏈勾住最後一縷艾煙,鏈刃輕旋,將煙絲編成護身符形狀。護身符中心嵌著鄭和船隊帶回的隕鐵,此刻發出微光。月光移過火浣布上的蒼山繡紋,針腳裏還藏著白日的粽香,與萬曆四十一年端陽的星河一同沉入洱海夢境。夢境中,鄭和船隊的寶船正緩緩駛來,船頭立著個戴鬥笠的神秘人物,腰間掛著與礦場管事相同的工牌。
    喜歡滄瀾琉璃錄請大家收藏:()滄瀾琉璃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