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逞勇好鬥的文欽
字數:4701 加入書籤
六安城郊,陽光斜灑,一派寧靜之中,隻見一位少年手持沉重的鐵鞭,身姿矯健,眼神專注,每一招每一式都充滿了力度與精準。隨著一聲怒吼,那根鐵鞭猶如脫韁猛獸,狠狠砸向麵前的木人,頓時將其生生劈斷,碎片四散,塵土飛揚。
不遠處,另一位年紀略小的少年,雙眼閃爍著崇拜與興奮的光芒,拍手叫好,稚嫩的臉龐洋溢著驕傲的笑容:“兄長,你的武藝真是越來越厲害了!”
持鞭少年很是得意,回頭道:“嗬嗬!阿虎,你也得好好練,都十歲了,怎麽連個石鎖都拿不起來?快,過來舉一下!”
歡呼的少年嘴角抽了一下,看向一旁穩穩杵在地上的石鎖,不是,自己才十歲,十歲啊?五十斤石鎖這不是要了自己小命了嗎?
“兄長,你這是不是有點難為小弟了?”
“阿虎,你這可不能畏難啊,為兄就大你兩歲,這石鎖玩的跟耍雜似的。”,隨即也提溜起來那塊看似沉重的石鎖,手臂輕鬆自如,仿佛不是舉重物,而是優雅舞蹈的一部分。隻見他身形旋轉,石鎖在他的手中如同活了過來,忽左忽右,上下翻飛,宛如遊龍擺尾,靈活至極。
“阿鴦!小心點!”,一個中年人從院中走了出來,看著在做雜耍一般的少年,還是有些擔心,趕緊走了過來。
“父親放心,不會有事的。”,少年隻是笑笑,臉不紅氣不喘,將石鎖往旁邊一扔,“咚”的一聲砸在地上,掀起了陣陣煙塵。
“父親,咱們在這邊有沒有仗可以打啊?”,少年拍了拍手上的灰塵,笑道:“孩兒已經迫不及待了!”
中年人笑道:“阿鴦,你才十二歲,見識過什麽真正的戰場?怎麽這麽想去戰場殺敵?那可不是開玩笑的。”
少年笑道:“我可是文俶!您大魏前將軍文欽的兒子,戰場殺敵,能差到哪裏去!”,說完還看向一旁的弟弟:“文虎,你說說,是不是?”
文虎小心地說道:“兄長武力超群,小弟可比不了……”
文欽笑了笑,說道:“好了,為父已經上書陛下,請求出戰吳軍,阿鴦、阿虎你們不必擔憂什麽了。”
文俶眼前一亮,顯然有些激動:“父親,是真的?到時候能不能帶上孩兒?”
“哈哈哈,不愧是我文欽的兒子,放心,到時候一定帶你們去見識一下,不過,你們做好心理準備,因為不一定能打起來。”,文欽也是坐了下來,給自己舀了一瓢水喝。
“嘿嘿,隻要吳軍敢來,孩兒,定叫他們有去無回!”,文俶搓了搓手,顯然是十分激動,拉著文虎又去一旁練武了。不一會兒,文虎也嚐試著按照哥哥的動作,深吸一口氣,集中精神,起初十分吃力,但在文俶鼓勵的目光下,漸漸找到了感覺,能夠慢慢提起石鎖。
一旁的文欽看了看天空,隨即閉目養神,有些擔憂:“也不知道陛下能不能準了我的上書。”
司馬懿接到了文欽的上書,也是眼前一亮,於是他讓司馬昭代他回複曹芳,建議同意文欽的作戰請求,讓其全權處置,隨即又讓司馬師去跟王廣解釋一下不讓他們出兵的理由。
“太傅的意思,是讓文欽出兵攻吳?”,王廣表麵上一副疑惑的表情,“可……父親那裏……”
“我父親說了,他會親自去信給老太尉說明。”,司馬師笑道:“大舉伐吳,牽動全局,眼下西蜀入寇關中和上庸,西線局勢吃緊,東麵再大興戰場,實在是不利啊。讓文將軍先出兵,試探一下,若是吳軍真的不堪一擊,再準備也來得及。”
王廣思考了一會兒,還是歎了口氣:“也罷,太傅縱觀全局,老成謀國,即使如此,廣遵令便是,那我即日返回壽春,告訴父親此事吧。”
司馬師借著說道:“哎,不急,父親說了,他想多留你一段時間,說你王廣文武雙全,智勇兼備,要讓我們兄弟幾個都跟你好好學一學呢!”
王廣一愣,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這個,怎麽好意思啊?我王廣哪裏有那樣的能耐?太傅實在是太看得起我了……”
司馬師笑著給他倒了杯茶:“王兄切勿謙虛,這也是小弟的心思,我幾個弟弟對王兄也是欽佩不已,眼下既然是文將軍去主持伐吳,王兄的時間也是寬裕了不少,就多留一段時日吧。”
王廣點點頭:“既然是太傅的提議,我作為晚輩,豈能不遵從?隻是如此就叨擾府上了。”
“都是為國盡忠,王兄如此說就太見外了。”
王廣端起了茶,喝了兩口,隨即道:“好,明日我給父親也去信一封,說明原委。對了,子元兄,太傅這身體不要緊吧?”
司馬師長歎一聲:“唉,年紀大了,便是如此,我父親比不得太尉身體好,這也是天數吧。”
王廣心中卻滿是不屑,當初裝病裝了幾年騙到了曹爽,這會真病了,說不準也是報應。但這麽想卻不能這麽說:“太傅功高德劭,自然洪福齊天,不會有事情的。子元兄也不必太過擔憂了,朝政還要仰賴太傅,大魏也離不開太傅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又是一陣寒暄之後,司馬師離開了驛館,回到了府邸,給司馬懿稟告具體的情況。
“父親,王廣同意留了下來,就目前來看沒有什麽異常。”,司馬師說道:“以孩兒愚見,眼下還是不要與王淩正麵衝突,此番若是文欽能夠建功,不妨讓他淮南進一步掌控更多的軍隊,來掣肘王淩,父親以為如何?”
司馬懿還是覺得要慎重:“文欽畢竟曾經是曹爽提拔的人,對他的使用還是要慎重,此人素來跋扈,逞勇好鬥,重用恐有禍患。”
司馬師倒是看法有所不同:“父親,孩兒以為,正因為他曾經是曹爽的親信,又是個粗鄙武夫,所以與王淩肯定是無法合作的,如果王淩真的有異動,也可以調文欽出動去平定他,他們兩人的兵馬相互消耗,而我等可繼續坐收漁翁之利。”
“嗯,這倒是有理,如此,以陛下的名義下令給文欽,勉勵他建立功勳,應當就能讓他奮力向前。昭兒,也要盡快安排他調兵去許昌了。”,司馬懿喝著手中的藥,繼續道:“兵權要繼續掌控在我們自家人手裏才好。”
司馬師坐在榻旁給司馬懿按摩腿部,說道:“父親,陳泰有上書請求外放將兵,您看要不要把他放到雍州去?”
“你是說陳玄伯?”,司馬懿沉吟片刻:“他父親陳長文與為父我也算是世交,隻是長文這個兒子,多少感覺距離有些遠了,你與他走得近,你怎麽想?”
“父親,郭淮雖然當初是父親一手提拔的,但畢竟也是王淩的妹夫,有這層關係在,郭淮最終會不會支持我們實在是很難說啊,以我之見,陳泰到了雍州分掉一部分兵權,至少可以穩住郭淮,讓他缺少獨自騎兵的可能,這樣也能安定一方。”,司馬師詳細說了他的設想,“此外,荊州那邊,李勝死後,刺史空缺數月,可以派遣尚書王基去擔任荊州刺史,明麵上以備吳為名,實際上也可以起到牽製王昶的作用。”
“嗯……也好,這樣的安排,明麵上都說得過去,不會讓人起疑心,那你就速速代為父上書陛下,提出任命的建議。另外……”,司馬懿想了想,繼續說道:“眼下關中戰局僵持,長城補給被搶掠一空,你立刻安排糧草督運,加緊辦理。”
“父親放心,這件事賈充已經在辦了。”
父子兩人商議停當之後,對於人事立刻就開始著手進行著安排,到了十一月末,石苞、陳泰、王基分別上任徐州、雍州和荊州的刺史一職,與此同時,文欽接到詔令開始準備對吳國的戰事,王淩則需要開始調配給前線的糧草。
文欽接到詔令也很高興,立刻也開始實施他蓄謀已久的計劃。
不久後,一封密信悄無聲息地傳入東吳,送到了駐守皖城的朱異手中,信中字字句句,均經過精心雕琢,曹魏前將軍文欽聲稱因在戰功分配問題上與王淩產生分歧,遭受排擠陷害,走投無路之下,隻得向吳主孫權求援,表達了自己的忠誠,並願意率部兩萬人歸順吳國,請求吳國派遣軍隊前來接應。
對於東吳而言,這是一個意外之喜,不僅可以削弱魏國力量,還能吸納一支頗有戰鬥力的隊伍,自然樂見其成。但朱異卻立刻意識到文欽的投降可能有問題,於是思索一番之後,上書給孫權,說明了文欽可能是詐降的意圖。
皇宮之中,孫權叫來了呂據和諸葛恪,將朱異匯報的事情說給了他們,問了問他們的建議。
呂據立刻道:“陛下,臣以為,朱將軍所言甚有道理,但表麵上,我大吳仍需要做好禮賢下士的準備,臣願領兩萬精兵,前往皖城,與朱將軍合兵一處,臨機應變。”
“元遜,你怎麽看?”,孫權看向諸葛恪。
“臣以為,越騎校尉所言甚是,此番文欽聲言投降,但曹魏在幾處邊境局麵也是調動頻頻,這不是正常的情況,前番左、右大司馬相繼病故,魏國恐怕有乘虛而入的想法,以臣之見,不妨派臣的長子諸葛綽出使蜀國,請他們以盟友的身份,在巴郡一帶增兵,以備不測。”
喜歡重生諸葛瞻之三興大漢請大家收藏:()重生諸葛瞻之三興大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