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 出兵爭執

字數:3447   加入書籤

A+A-


    “……吾新失母兄之歡,意常淒切。女年十三,男年八歲,未及成人,況複多病。顧此悢悢,如何可言!今但願守陋巷,教養子孫,時與親舊敘離闊,陳說平生,濁酒一杯,彈琴一曲,誌願畢矣。……”
    “狂妄!”,賈充聽完山濤念得書信,立刻大怒:“這個嵇康當真是不識好歹,巨源公好心推薦他做吏部員外郎,他居然寫信絕交,真是不知好歹。”
    山濤有些尷尬,又有些擔憂:“以屬下看,嵇康性情古怪,想來也是不願意出仕了,既如此,咱們何必強人所難?”
    司馬昭臉色有些不好看,但還是擺了擺手:“罷了罷了,反正士季已經再去找嵇康了,不用著急。眼下的關鍵還是要打退蜀軍,至少要保住長安城。”
    邙山之中的一處竹林居之中,鍾會恭敬地等在院子中,而另一邊門前,嵇康赤著上身,正在打造一口寶刀。
    “你的四本論寫得倒是還可以。”,嵇康停了手中的活計,看向了鍾會:“可惜,我們終究不是一路人,又何必再來?你可告訴大將軍,不必再來了,嵇康不會考慮出仕。”
    “嵇公,何必如此?大將軍眼下權勢滔天,您如此公開違背他的心意,難道就不擔心自己的安危嗎?”,鍾會歎了口氣,繼續拱手道:“有道是,識時務者為俊傑。巨源公也已經在官場打拚許久,您為什麽堅持著毫無意義的節操呢?”
    “中郎將也不是第一天認識我了,何必有此一問?”,嵇康翻了個白眼:“好了,您請回吧。”
    “唉……”,鍾會十分無奈,也知道不好再勸什麽,隻好轉身離開。
    下了山,就看到一個信使正在等待他。
    “你是?”
    “中郎將!小人是洛陽來的信使,大將軍讓小人將這份軍報給您看看,請您盡快回去。”
    鍾會接過遞來的軍報,展開詳細看了看,臉色大變,立刻上馬:“走,我們快馬加鞭,即刻回去!”
    就在鍾會回來之前,司馬昭召開朝會,繼續商議發兵的事情。
    曹奐率先開口:“諸位愛卿,蜀人再起異動,眼看有進軍中原的勢頭,不知諸位有何見解?”
    尚書魏舒看向上方的曹奐和司馬昭進言道:“陛下、大將軍,蜀人經過多年修整,戰力將強於以往,銳氣正盛,臣以為遣中軍十萬,擇猛將一員,助陳騫一臂之力,厄守長安,相機而動,挫其銳氣,俟其疲憊,一鼓而破之,方為上策。”
    司馬昭點頭道:“魏尚書所言甚是,關於帶兵人選,可有舉薦?”
    魏舒拱手道:“臣有兩個人選,請陛下以及大將軍斟酌選擇。”
    司馬炎好奇道:“哪兩個?”
    魏舒正色道:“匈奴質子劉淵,討虜護軍文俶。”
    魏舒兩個人選一說出口,頓時朝堂炸了鍋。
    荀顗怒道:“陛下,魏舒所言乃是亂國之舉,文俶降將之身,桀驁難馴,不可付以兵權;劉淵不過十幾歲,還是匈奴人,其心更是難測,決不可用!”
    散騎常侍孔恂也進言道:“匈奴與漢人數百年紛爭,相互猜忌,難有信賴,賦予劉淵兵權,若是臨陣倒戈,我軍不戰自亂也!”
    魏舒暗暗歎了口氣,這些朝臣鼠目寸光,自私自利,拿著朝廷大事當做兒戲。眼下漢軍實力龐大,前線需要增派猛將,協助陳騫,方為上策。
    司馬昭則擺了擺手:“魏尚書為國舉賢,也是一片好心,大家不必在意。”,隨後轉身向曹奐行禮:“陛下,臣願意親自領兵出征,收複雍涼二州。”
    “大將軍,蜀寇雖然眼下勢大,但大將軍親自出馬,風險太大,還望您三思。”,魏舒聽了又感覺不大好,趕緊上前開始勸了兩句,司馬昭親征,要是出了什麽岔子,魏國的局麵頓時就會混亂起來了。
    但魏舒還沒勸兩句,荀顗、荀勖等人立刻開始吹噓起來,說司馬昭親統大軍必能大獲全勝,並且主張起精兵二十萬,大舉進犯,不過經過討論之後,還是決定起兵十五萬,盡快發兵長安與漢軍作戰。
    魏舒看著事不可為,也不再多說,下朝之後憂慮不已,隨即被一個人攔住,魏舒定睛一看,正是庾純。
    庾純笑道:“魏尚書眉頭緊鎖,可是有何煩心之事啊?不妨一吐為快?”
    魏舒歎了口氣:“沒什麽,中郎令在此,不知道有何事?”
    庾純左右看了看,說道:“今日無事,純略備薄酒,不知可否請魏尚書前來一敘?”
    魏舒想了想也是閑來無事,正好心裏也比較煩惱,於是也就答應了下來,跟著前往了庾純府邸,很快酒菜擺好之後,幾人就開始聊了起來。
    喝了兩杯之後,庾純也開啟了自己的話題:“今日朝廷之上,魏尚書與荀顗等人爭論援軍主將,可大將軍卻決定親征雍涼,不用您的建議,魏公可覺得有不妥的地方嗎?”
    魏舒也是飲了一爵酒後,將酒爵重重放在了桌上:“嗬!蜀軍十萬之眾,連戰連勝,兵強馬壯,眼下當以勇武對抗,大將軍親征雖說也不是不行,可對麵不是諸葛誕和毋丘儉,薑維、諸葛瞻、廖化、夏侯霸等人都不是泛泛之輩!一旦大將軍有個差池,隻怕大魏前途不妙了。”
    庾純問道:“可您推薦的劉淵年紀太輕且是匈奴人,文俶又與……大將軍頗有矛盾,他們又怎麽會同意?”
    魏舒搖搖頭:“中郎令你不知道,劉淵雖是匈奴人,隻有十七歲,但飽讀經學子集,已經與我漢人無二,且兼通文武,心胸廣博,乃是良才,用他也可以示好於五部匈奴。而那文俶更是勇冠三軍,氣魄豪邁,也是先鋒之大才,可大將軍偏信賈充和荀顗,棄此良才不用,我實在是擔憂不已。”
    庾純也是一口酒下肚,隨即也是有些不屑:“什麽國家前程,大將軍不過就是在乎著荀家、賈家、和他們司馬家自己的利益罷了,高貴鄉公之事後,大將軍一直就在尋找合適的機會,穩固自己的地位,眼下若能將蜀軍趕出雍涼,於他才是大大有利。”
    魏舒閉上了眼:“兩國交戰,若是廟堂謀算落了下乘,安得戰場兵勝?國家如此,真是令人心寒。”
    庾純上了情緒,忿忿道:“蜀軍逼近在即,朝堂之上,卻是如此扯皮的情況,賈充這個佞臣迷惑大將軍,真就該除了他。”
    魏舒也是歎了口氣:“但願一切順利吧……”
    喜歡重生諸葛瞻之三興大漢請大家收藏:()重生諸葛瞻之三興大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