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0章 鄴城之圍
字數:3040 加入書籤
“咕~咕~咕~”,已經返回成都半個月的範長生,收到了來自東吳的情報,打開之後也是有些詫異,隨後立刻去到羅憲的住址,找到了羅憲。
“羅將軍,東吳傳來情報,孫休突然病故,濮陽興和張布沒有遵照孫休遺囑立太子,而是擁立了廢太子孫和的兒子孫皓為帝,說是國家變故,立長君則安。”
羅憲一驚,立刻接過手中的情報,細細思考了起來,不由地點了點頭:“看起來應該是這個孫皓在其中用了些什麽招數,才能讓自己脫穎而出,此人,不簡單啊。”
範長生有些擔憂:“我國與吳國剛剛重申了盟約,這個孫皓上台會不會因此引發變故??”
“倒也不至於,即便是這個孫皓在如何野心勃勃,眼下他的第一個任務是要穩定內部,畢竟他這個君主全靠濮陽興和張布的一力扶持,短時間內,必然會收到掣肘,不可能出兵攻蜀,再者說,永安那邊有宗老將軍和閻將軍坐鎮,不會有問題的。”,羅憲給範長生吃了顆定心丸,隨後就說道:“聽說並州那邊已經戰火重燃,現在關鍵是我們能不能打下鄴城。”
範長生聽聞有些擔憂:“早就聽聞鄴城城高險固,若是強攻必然大損士卒,眼下大將軍在河內四處分兵,能行嗎?”
羅憲卻還是很相信薑維:“大將軍用兵如神,我想他會有辦法的。”
並州的土地上,薑維在一個月前就出動安邑城的人馬,殺奔鄴城。由於漢軍在河東戰果驚人,沿途城鎮要麽望風而降,要麽堅壁不出,薑維隻是在沿途補充糧草,不到半個月就順利到達了鄴城附近。
“大將軍,前方五十裏就到鄴城了。”,黃崇跟薑維匯報具體的情況,“柳老將軍那邊也很快就能到了。”
薑維點點頭:“嗯,鄴城那邊有什麽動靜嗎?”
黃崇繼續匯報:“根據探查,司馬駿調動萬餘人馬,在城外布置了三處營壘,互為犄角之勢,看起來倒是頗有章法。”
薑維眉頭微皺,陷入沉思。這司馬駿素來治軍嚴整,布置的營壘相互呼應,若強攻,必然會陷入苦戰,損兵折將不說,還可能貽誤戰機。眼下自己手裏的士卒數量並沒有絕對的優勢,一定要以計策取勝。
“傳我軍令,到達前麵二十裏處,大軍就地安營紮寨。”薑維說道,“黃將軍,傳令下來,等到柳隱將軍到了之後,立刻召集眾將前來營帳議事。”
薑維的人馬到達了指定位置之後,立刻就安歇了下來,到了第二日,柳隱、傅僉、李特以及盧欽的人馬也趕到了鄴城之下
不多時,眾將齊聚。薑維看著眼前信心滿滿的諸將,倒也安心了不少:“諸位,如今司馬駿在鄴城外設下三處營壘,對我軍攻城的行動構成極大威脅。但我們不能退縮,必須想辦法破敵。大家可有良策?”
李特率先站了出來:“大將軍,末將以為可先派小股部隊前去試探,摸清敵軍營壘虛實,再做打算。”
傅僉搖搖頭:“大將軍,末將以為,我軍初戰到此,晉軍軍心不定,當以急戰破之,一鼓作氣,若是稍微緩了下來,隻怕就很難圖之了,還請大將軍三思。”
柳隱也開口道:“傅僉說的是,伯約,我們應當集中兵力先攻打一處營壘,隻要快速攻破一處,驅趕敗軍作為先鋒,其餘兩處便不足為懼。”
薑維搖搖頭:“話雖如此,司馬駿並非庸才,三處營壘相互支援迅速,集中兵力攻打一處,必然會遭到另外兩處夾擊,一旦我軍作戰不利,後續隻怕難以脫身。”
大家聽了之後也是相互看了看,黃崇突然眼睛一亮:“大將軍,我有一計。司馬駿布置營壘,必定重視正麵防禦,後方或許會有所鬆懈。我們可派遣一支精銳部隊,趁夜繞到敵軍後方,放火燒他們的營寨。一旦敵軍後方起火,必然軍心大亂,此時我們再從正麵進攻,定能大破敵軍。”
薑維聽後,又仔細盤算了一下,還是點了點頭:“這個計策倒是不錯!不過,夜襲敵軍後方,危險重重,誰願擔此重任?”
話音剛落,李特立刻挺身而出:“大將軍,末將願率部前往!”
薑維看著李特,又看了看柳隱,後者微微點頭,於是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好!聽聞李特將軍在河北也立下了不少軍功,李特聽令,本將軍撥給你三百精銳,務必小心行事,成功燒毀敵軍糧草後,我會立刻帶人接應你。”
“末將尊令!”
“其餘人,兵分三路做好準備,黃崇,你也帶領一支人馬留守大營,戰事順利,你不要動,一旦有所不測,你看本將軍的信號,引兵接應!”
黃崇拱手道:“大將軍放心。”
李特領命而去。當天夜晚就領部下,悄無聲息地繞到敵軍後方。他們小心翼翼地避開敵軍巡邏隊,慢慢接近他們的後方營地。
當到達營地附近,他立刻示意士兵們潛伏下來,等待時機。過了一會兒,敵軍換崗的間隙,李特一揮手,士兵們如鬼魅般衝向敵軍崗哨,瞬間解決掉守衛。但還是有了漏網之魚。
“是蜀軍!有敵襲!”
李特見狀立刻大喊道:“四處放火!製造混亂!”
漢軍小隊立刻四處點火,晉軍儲備在後方的糧草、軍械都瞬間燃燒起來,火光衝天。司馬駿得知後方糧草起火,大驚失色,立刻派出一部分兵力前去救援。薑維看到烽火信號,知道時機已到,下令全軍出擊。
漢軍如猛虎下山一般衝向敵軍營壘。正麵戰場上,薑維親自率領主力部隊攻打敵軍一處營壘。敵軍因後方起火,軍心大亂,麵對漢軍的猛烈攻擊,漸漸抵擋不住。
與此同時,柳隱也率領一支偏師及時趕到,加入戰鬥。他一馬當先,衝入敵陣,手中長刀揮舞,敵軍紛紛落馬。在漢軍前後夾擊之下,敵軍防線逐漸崩潰。
“撤!快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