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地黃飲子
字數:7597 加入書籤
陰陽閣內藥香繚繞,十二張梨木座椅圍成環形。首座的白須老者輕叩案幾,沉聲道:"河間縣七日內已有五位老人突發舌強肢癱,畏寒無汗。今晨又添三例,皆在卯時發病。"他廣袖拂過案上銅爐,爐中騰起淡金煙霧,在半空凝成病者舌象——苔白滑而舌體胖大,邊有齒痕。
"此乃寒邪直中少陰。"右首紅袍少年霍然起身,腰間玉墜撞出清脆鳴響。他指尖劃過金霧中的脈象投影,三條陰脈如風中殘燭般明滅不定:"沉遲細弱,尺部尤甚,當是命門火衰,陽不化氣。"
窗邊傳來窸窣響動,青衫女子將掌中竹簡徐徐展開:"病家皆年過五旬,平素夜尿頻數,腰膝酸軟。去歲冬至至今,城中酒肆盛行羊藿鹿血酒..."她腰間墜著的琉璃瓶中,數粒朱紅丹丸正泛著微光。
"巴戟天說得在理。"紫衣婦人輕撫雲鬢,發間金步搖垂下的明珠映著案上脈象:"腎精虧耗在先,驟逢倒春寒,陰寒之邪引動伏痰。你們看這舌下絡脈..."她素手輕點,金霧中頓時顯現出青紫交錯的脈絡,如蛛網纏結。
閣中忽起清風,薄荷香沁人心脾。門口不知何時立著個翠衣少女,發間別著新鮮艾葉,裙擺尚沾晨露:"東南市集王鐵匠之父今晨發病,我去看過。雖同是四肢不遂,但麵赤如妝,足心發熱。"她指尖彈出一滴露珠,在空中化作新的舌象——舌紅少苔,裂紋縱橫。
首座老者頷首,袖中飛出十二道玉牌懸於半空,正是地黃飲子全方配伍。其中熟地黃玉牌泛著溫潤黃光,緩緩落在中央:"老夫主滋陰填精,但此證虛實夾雜,需得諸君各展所長。"
"附子願往!"紅袍少年腰間玉墜驟亮,灼熱氣息撲麵而來:"寒邪深入少陰,非大辛大熱不能破陰回陽。當用炮製之法減我燥烈,與幹薑同煎..."話音未落,北側傳來冷哼。玄衣男子抱臂而立,懷中長劍纏繞霜氣:"你倒是心急,沒見那麵赤戴陽之症?若一味溫補,恐成抱薪救火之勢。"
閣中霎時寂靜。首座老者輕捋長須,目光掃過懸浮的玉牌:"肉桂有何高見?"
玄衣男子屈指彈劍,一縷白霧裹住半空中自己的玉牌:"當以引火歸元之法。我善走命門,通十二經脈,可導虛陽下潛。"劍鋒忽轉,指向巴戟天的琉璃瓶:"當與此君同用,溫腎助陽而不動相火。"
青衫女子聞言起身,袖中飄出數片楓葉狀藥材:"肉蓯蓉願佐二位。我雖溫補腎陽,但質地柔潤,可防附子、肉桂耗傷陰液。"楓葉落在半空化為褐色流光,與紅白二色霧氣交融,竟凝成陰陽魚之形。
"諸位且慢。"紫衣婦人突然開口,發間明珠映得她麵容皎皎:"石菖蒲有一言。方才薄荷所言麵赤患者,舌雖紅而苔燥,然痰涎粘稠難以咯出,此非純虛之證。"她廣袖輕揚,空中現出喉間鏡影——痰濁如棉絮纏裹聲門。
窗邊傳來銀鈴脆響,藍裙少女托著茶盞輕笑:"茯苓在此。我可健脾滲濕,絕生痰之源。若配遠誌姐姐..."她轉頭望向角落裏的素衣女子,對方膝上瑤琴應聲而鳴,清音滌蕩間,空中痰涎幻象竟消散三分。
首座老者眼中精光乍現,十二玉牌應聲而動。熟地黃居中,附子、肉桂分列左右,石斛麥冬化作青白流光縈繞在外,五味子如金珠串聯其間。石菖蒲與遠誌的玉牌突然迸發紫光,將痰濁幻象徹底驅散。
"擬方如下。"老者屈指輕彈,空中浮現金字藥方:"熟地黃五錢,山萸肉四錢,石斛三錢..."寫到附子時忽停筆,"麵赤戴陽者,附子減半,加龜甲三錢。痰涎壅盛者,石菖蒲增至兩錢,遠誌用甘草水炙。"
翠衣少女忽然舉手:"薄荷呢?我見王鐵匠之父口有穢氣..."老者笑而不語,藥方最末浮現"薄荷五片,生薑三片為引"。少女雀躍轉圈,發間艾葉落進茶盞,登時滿室清香。
廊外忽傳來急促腳步聲,藥童捧著新到醫案闖入:"城南李秀才昏迷不醒,手足厥冷至肘膝!"案卷展開,舌象漆黑如墨,脈微欲絕。紅袍少年與玄衣男子同時踏前一步,兩股熱流衝天而起。
"且慢!"素衣女子突然按住琴弦,"遠誌觀此舌象,雖黑而滑潤,此真寒假熱之兆。當用附子至三錢,肉桂一錢半,佐以童便鹹寒反佐..."瑤琴奏出羽調,空中浮現《傷寒論》"少陰病,脈微細,但欲寐"的字樣。
首座老者大袖翻飛,藥方金字重組。附子玉牌紅光大盛,肉蓯蓉楓葉化作護罩裹住其周,龜甲玉牌從側方切入,與肉桂霜氣交融。金霧中現出煎藥法門:附子先煎兩刻,童便衝服,忌食生冷。
十二藥靈相視而笑,各自化作流光沒入藥方之中。陰陽閣重歸寂靜,唯見晨光透過雕花窗欞,在青磚地上投下方劑紋路,恰似人體經絡走向。
……
城南李宅的桐油燈在寅時驟亮。床榻上的青衫書生麵如金紙,十指蜷縮如鷹爪。老仆顫抖著將湯藥喂入主人口中,卻見藥汁順著嘴角溢出,在枕上洇出深色痕跡。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快取竹瀝!"門外忽傳來清越女聲。翠衣少女踏月而來,指尖輕點李秀才喉間廉泉穴。薄荷清香漫開刹那,男子喉結突然滾動,咽下最後半口湯藥。
紅袍少年虛影在藥碗上空浮現,附子藥力化作赤色流光鑽入足少陰經。床榻四周霜氣驟起,玄衣男子手持冰晶長劍懸於百會穴上方,劍尖垂下絲絲白霧:"肉桂在此鎮守,虛陽休想上越。"
子時三刻,李秀才左手小指微微抽動。守候在側的老仆正要驚呼,卻被青衫女子以眼神製止。巴戟天廣袖拂過病患關元穴,琉璃瓶中朱紅丹丸化作暖流注入丹田:"腎間動氣已生,且看寅時陽升之際..."
五更梆子響時,昏迷三日的書生突然睜眼,喉中吐出尺長白痰。那痰液墜地竟凝成冰珠,內裹一縷黑氣。紫衣婦人自梁上飄落,石菖蒲香氣掃過冰珠:"寒痰瘀毒交結,難怪前醫誤作熱厥診治。"
晨光熹微中,陰陽閣地麵經絡圖忽明忽暗。藥童捧著三份醫案匆匆而入:"王鐵匠之父服藥後言語漸清,但昨夜突發筋惕肉瞤;李秀才今晨可進糜粥,卻訴耳中蟬鳴;另有城西周氏老嫗..."
首座老者凝視著足少陰經閃爍的幽藍光點:"此三症皆屬地黃飲子主治範疇,然證型有異。"十二玉牌應聲重組,熟地黃居中發出脈動般的黃光,其餘藥材隨證候流轉不息。
第一案:王鐵匠之父
翠衣少女展開病案,空中浮現老者舌象——原本的鏡麵舌已生薄白苔,但舌根現出細密裂紋。"薄荷昨日探查發現,患者雖足心發熱減輕,卻添手顫心悸之症。"她發間艾葉無風自動,"更奇的是,其右寸脈浮滑如珠。"
"此乃陽藥稍過,陰液未充。"藍裙少女托著的茶盞突然傾斜,茯苓虛影浮現空中:"我觀患者掌紋,乾位現島紋,坎宮凹陷,當是脾失健運致精微不布。"她指尖輕點,空中現出藥渣影像——附子殘片較其他藥材完整三分。
玄衣男子冷笑:"定是煎藥者畏附子毒性,未先煎足時辰。"紅袍少年聞言,周身騰起烈焰:"我的炮製火候豈容凡人輕慢?當加生薑五片解其毒,蜂蜜三錢調和藥性!"
第二案:李秀才
素衣女子撥動琴弦,空中響起金石之音。遠誌虛影籠罩著書生耳部經絡圖:"腎開竅於耳,今虛陽雖潛,真陰未複。你們看這足厥陰經..."琴音過處,肝經線路突然扭曲如蛇。
青衫女子腰間的琉璃瓶泛起波紋:"巴戟天感應到患者情誌鬱結。科舉屢試不第,憂思傷及肝腎。"她袖中飄出肉蓯蓉殘葉,落在肝經淤堵處:"當加柴胡三錢疏解鬱氣,白芍兩錢柔肝養陰。"
第三案:周氏老嫗
紫衣婦人凝視新現的病案蹙眉:"此嫗四肢逆冷與前兩者相似,但舌苔黃膩,脈象濡數。"石菖蒲香氣凝成胃腸虛影,可見水飲停聚中焦。茯苓突然驚呼:"她每日飲羊乳三升!"
閣中嘩然。首座老者廣袖揮出《千金方》殘卷,空中金字顯現:"羊乳甘溫,久服易生濕濁。患者本屬脾腎陽虛,反受滋膩所困。"十二玉牌中的山茱萸突然發出紅光,與熟地黃黃光交織成網。
"當減熟地用量,加蒼術燥濕健脾。"藍裙少女茶盞中湧出茯苓利水之力,"再用生薑三片、大棗五枚護胃和中。"
三日後的河間縣衙,三頂青布小轎同時落地。王鐵匠攙著老父邁出轎門,老者右手仍微微發顫,卻已能口齒清晰道謝;李秀才青衣整潔,雖麵色稍白,耳中蟬鳴已化作細雨潤物之聲;周氏老嫗拄著藤杖,足下生風。
後堂轉出個襴衫醫師,捧著三隻陶罐苦笑:"三位病家同時索要藥渣,說是要埋入東南桃林。"罐中殘藥忽生異動,附子碎片騰起紅霧,石菖蒲根須扭成小人形狀,熟地黃則滲出琥珀色汁液。
月升時分,陰陽閣簷角銅鈴無風自鳴。十二藥靈虛影浮現在桃林上空,望著百姓將藥渣埋入三才穴。首座老者捋須而笑:"草木金石得人氣滋養,方能生生不息。"
忽有夜梟啼血聲劃破長空。西南天際隱現赤色雲氣,形如癲狂舞者。石菖蒲發間明珠驟暗:"瘴氣西來,恐是山林間有人妄動相火..."
河間縣西南山林間,采藥人趙三癱坐在青石上。他右臂布滿紅斑,皮膚下似有活物遊走,懷中竹簍裏的三七竟生出猩紅菌絲。瘴氣所過之處,溪水泛著詭異銅綠,野兔瞳孔赤紅如血。
陰陽閣內,龜甲玉牌突然裂開細紋。首座老者凝視著卦象麵色凝重:"山澤損卦,陽陷陰中。此瘴非天災,實為人禍。"十二藥靈同時望向西南,見那赤雲已化作九頭鳥形,尖喙正對縣城糧倉。
"報——!"藥童踉蹌闖入,手中疫症案卷自動展開:患者先覺足心灼痛,三日間紅斑上行至腹,繼而癲狂撕咬衣物。最末附著的舌象圖驚得茯苓手中茶盞傾斜——舌體紫脹,苔如黴斑。
翠衣少女拈起案卷輕嗅,薄荷清氣與腐毒相撞竟迸出火星:"有人在炮製禁藥!這毒瘴帶著硫磺、朱砂的燥烈,又混著屍腐之氣..."她話音未落,西南方傳來驚天巨響,赤色煙柱騰空而起。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瘴氣源頭山洞中,青銅丹爐轟然炸裂。披發方士狂笑不止,手中《火鼎經》殘頁紛飛:"以童男童女為引,佐以硝石硫磺,這龍虎丹..."他突然扼住喉嚨,指縫間滲出黑血,丹爐碎片上的詭異符紋正泛著幽光。
洞外十裏桃林無風自動,三月桃花瞬間凋零。昔日埋藏的藥渣破土而出,附子碎片化作赤蛇,熟地黃凝成黃精小人,與變異三七展開廝殺。石菖蒲虛影在林間顯現,發間明珠照出地脈中竄動的黑氣:"速取五月初五正午桃枝!"
陰陽閣十二玉牌齊齊震顫。首座老者咬破指尖,精血點在龜甲裂紋處:"此劫須以《黃帝內經》"四氣調神"為本,諸君聽令——!"
天部·清上焦
紅袍少年與玄衣男子並肩立於雲頭。附子烈焰焚盡空中瘴氣,肉桂霜劍凍結毒雨。下方忽然傳來慘叫——三個麵赤發狂的村民正欲投井,卻被青藤纏住腳踝。巴戟天自地脈中升起,肉蓯蓉化作金絲鎖住其任脈:"諸位於寅時誤飲符水,邪熱已入心包!"
地部·調中州
藍裙少女掀起地皮,露出暗河中的腐臭丹渣。茯苓利水之力化作青龍,將毒水逼向特定方位。石菖蒲踏浪而至,九節菖蒲根須刺入河床:"此地五十年前原是義莊,陰屍之氣被丹術激活..."紫衣婦人突然甩出明珠,照亮河底森森白骨。
人部·固下元
李秀才手持桃枝奔入疫區,身後跟著二十壯漢。昔日患者們按三才方位站立,將五月初五桃枝插入藥渣埋藏點。地脈震動間,熟地黃小人從桃林衝出,黃精之氣結成巨網罩住疫村。
子夜時分,病危的趙三突然坐起。他臂上紅斑退至腕部,形成太極圖案。十二藥靈虛影環繞病榻,各自結出玄奧手印。
首座老者須發盡白,聲音卻如洪鍾:"此刻陰盡陽生,諸藥歸經!"十二道流光匯入趙三天靈,熟地黃滋養的腎精沿督脈上升,附子激發的陽氣順任脈下行。當兩股氣勁在膻中穴相撞時,龜甲玉牌突然飛出,化作盾牌護住心脈。
"陰陽互根,水火既濟。"老者劍指劃出河圖洛書,趙三體內亂竄的丹毒竟被逼至右臂。薄荷彈來一滴晨露,石菖蒲擲出明珠,但見黑血自少商穴激射而出,落地成冰。
三月後,河間縣衙。痊愈的趙三率眾搗毀丹爐殘骸,在原址栽下百株連翹。桃林重綻新蕊,變異藥材在茯苓調理下恢複本性,枝頭掛著《湯頭歌訣》布囊。
陰陽閣內,十二玉牌煥然如新。首座老者將改良地黃飲子刻入石碑:"熟地黃九蒸九曬,附子用童便浸漬,薄荷改在霜降後采摘..."碑文末行小字:凡陰陽失調之證,當遵"補陽者必於陰中求陽,補陰者必於陽中求陰"。
暮春細雨飄灑,李秀才在疫村舊址開設義學。孩童誦讀聲裏,昔日的瘴氣沼澤已成蓮池。並蒂蓮下,隱約可見熟地黃與附子化作的遊魚首尾相銜,在水中繪出太極圖形。
————————
地黃飲子《黃帝素問宣明論方》
【組成】熟幹地黃 巴戟天去心 山茱萸 石斛 肉蓯蓉酒浸,焙 附子炮 五味子 官桂 白茯苓 麥門冬去心 菖蒲 遠誌去心,各等分
【用法】上為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生薑五片,棗一枚,薄荷同煎至八分,不計時候現代用法:加生薑5片,大棗1枚,薄荷2g,水煎服)。
【功用】滋腎陰,補腎陽,開竅化痰。
【主治】暗痱。舌強不能言,足廢不能用,口幹不欲飲,足冷麵赤,脈沉細弱。
【證治機理】證由腎中陰陽俱虛,虛陽上浮,痰蒙竅道所致。“暗”者,舌強不能言也。“痱”者,足廢不能用也。下元虛衰,腎精不能上榮於舌;加之腎陽不足,失於蒸化,水濕內聚,泛而為痰,痰濁阻於心竅,則舌強不能言。腎之陰陽兩虛,則筋骨痿軟無力,甚則足廢不用;陰虛內熱,則口幹不欲飲;虛火上浮,則麵赤;腎陽虧虛,不能溫煦於下,則足冷;脈沉細弱,為腎陰陽兩虛脈象。法當溫補下元,滋陰壯陽,兼豁痰開竅。
【方解】熟地黃、山茱萸補腎填精,滋補腎陰;肉蓯蓉、巴戟天溫壯腎陽。四藥相伍,陰陽並補,溫腎填精,共為君藥。附子、肉桂溫助真元,攝納浮陽,引火歸原,以增溫補腎陽之力;麥冬、五味子、石斛滋陰斂液,以增補腎滋陰之功,共為臣藥。佐入石菖蒲、遠誌、茯苓交通心腎,開竅化痰。少佐薄荷,借其輕清疏散之性,以助解鬱開竅之力;以生薑、大棗為引,調陰陽,和氣血。本方為治腎虛喑痱證之代表方。
【配伍特點】陰陽並補,上下並治,以補虛治下為主。
【方歌】地黃飲子山茱斛,麥味菖蒲遠誌茯,蓯蓉桂附巴戟天,少入薄荷薑棗服。
喜歡方劑雜論請大家收藏:()方劑雜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