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七寶美髯丹
字數:5651 加入書籤
終南山千峰疊翠,鬆濤陣陣。何晏立在藥王洞前的青石階上,白發垂至腰間,手中竹杖泛著溫潤光澤。他望著山下長安城方向,眉間微蹙——方才打坐時,識海中浮現一道虛弱氣機,似有肝腎精血枯涸之兆。
"茯苓,取我的藥簍來。"何晏轉身朝洞內輕喚。青衫少年應聲而出,腰間玉帶綴著朵朵雲紋,正是千年茯苓所化的藥靈。他將裝滿草藥的竹簍遞上時,簍中忽有紅光閃爍,一支尺餘長的赤色首烏從藥堆中躍出,落地化作朱袍老者。
"首烏公又要管閑事了?"茯苓無奈搖頭。這株千年何首烏精最見不得人病痛,每逢望見氣機衰敗者便要出手相助。
何晏笑而不答,竹杖輕點地麵。山間雲霧忽而翻湧,化作一麵水鏡懸在半空。鏡中映出長安城平康坊內,錦衣公子李承嗣正斜倚在軟榻上,麵色蒼白如紙,二十出頭的年紀竟已兩鬢斑白。三個濃妝豔抹的歌姬圍坐左右,纖纖玉手捧著瑪瑙酒盞往他唇邊送。
"好個不知節製的膏粱子弟。"茯苓瞥見鏡中景象,眉心微皺,"腎精如燈油,這般日夜耗損,怕是熬不到而立之年。"
何晏卻盯著李承嗣眉間若隱若現的青黑之氣:"你看他天庭晦暗,山根低陷,此乃先天元陽不足之相。如今又縱情聲色,虛火灼傷真陰,若不及時調理,莫說須發早白,隻怕要落下消渴之症。"
說話間,鏡中景象忽變。李承嗣正要飲酒,手中琉璃盞突然墜地粉碎。他怔怔望著滿地酒液,渾身顫抖如風中殘燭。侍從慌忙上前攙扶,卻見他十指深深插入發間,大把銀絲簌簌而落。
"就是此刻。"何晏廣袖輕揚,七道流光自藥簍中衝天而起。赤色首烏化作朱紅玉佩,青茯苓凝成碧玉腰帶,牛膝當歸結成玄色劍穗,枸杞菟絲化作金絲絡子,補骨脂聚成墨玉扳指。七件靈物環佩叮當,轉眼間沒入雲鏡之中。
長安城驟起清風。李承嗣忽覺額間一涼,混沌神智霎時清明。他推開身旁歌姬,望著銅鏡中憔悴麵容,終於顫抖著吐出壓抑多時的恐懼:"快...快請太醫!"
第一診·乙癸同源
三日後清晨,李府朱門輕啟。何晏布衣竹杖立於階前,身後跟著六位形貌各異的隨從。老管家引眾人入內時,庭院西角幾株牡丹正簌簌落著花瓣——本該嬌豔的姚黃魏紫,此刻竟如深秋枯葉般凋零。
廂房內藥氣氤氳。李承嗣裹著狐裘縮在榻上,發間銀絲在晨光中格外刺目。見眾人進來,他慌忙以袖掩麵:"先生見笑...不知為何,這兩日脫發愈發嚴重..."
"公子可否伸手一觀?"何晏溫聲問道。指尖搭上腕脈時,一縷精純木氣悄然滲入。李承嗣頓覺百會穴微微發熱,似有清泉自天靈澆下,數月來頭目昏沉的症狀竟輕了大半。
脈象細數如蛛絲遊走,尺部尤顯虛浮。何晏與身後眾人交換眼神,菟絲子化作的綠衣少女會意點頭,纖指輕彈,一縷金線自她袖中飛出,纏上李承嗣小指。
"左脈弦細,右脈沉弱。"少女蹙眉,"肝血虛而生風,腎水枯而火旺。公子近來是否多夢易驚?寅時可有潮熱盜汗?"
李承嗣聞言一震:"先生真乃神人!半月來夜夜夢見身處火海,醜寅之交必汗出如漿..."話未說完忽覺喉頭腥甜,帕子上竟沾了點點猩紅。
"相火妄動,灼傷肺絡。"當歸化身的玄衣男子突然開口。他解下腰間皮囊,取出一支通體血紅的參片,"含此物於舌下,可暫緩咯血。"
參片入口,李承嗣頓覺胸中煩熱消退。他正要道謝,卻見何晏取出筆墨,邊寫方邊道:"公子此證,看似虛火燎原,實乃真陰虧損。猶如油燈將盡,火苗反躥。當以滋水涵木為主,佐以引火歸元。"
藥方寫成刹那,房中忽起異香。枸杞化身的紅衣童子抽了抽鼻子,忽然指著窗外驚叫:"快看那株老梅!"
眾人轉頭望去,隻見庭院東南角的百年老梅本已枝葉枯黃,此刻竟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抽出新芽。李承嗣掙紮著起身細看,發現梅樹根係處的泥土泛著淡淡青光——正是方才何晏診脈時,牛膝暗中將地氣引向病樹所致。
"此方名曰七寶美髯丹。"何晏將藥方遞給老管家,"取何首烏赤白各一斤,茯苓、牛膝、當歸、枸杞、菟絲子各八兩,補骨脂四兩。九蒸九曬後蜜丸,晨昏各服三錢。"
老管家捧著藥方的手微微發抖。他侍奉李家三代,見過無數名醫,卻從未見人開方時能引動草木回春。正要詢問服藥禁忌,忽聽茯苓輕笑:"管家莫憂,服藥期間隻需做到三件事:遠房幃,戒酒漿,每日卯時麵東吞服。"
第二診·水土既濟
三月後穀雨時節,李府派人來請。何晏踏入庭院時,那株老梅已開過一茬白花,此刻正結著青澀小果。李承嗣候在廊下,雖仍顯清瘦,但兩鬢已生出些許烏絲。
"先生請看。"他遞上一方絲帕,上麵散落著數十根頭發,"近半月來,脫發雖減,卻開始生出白發。"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何晏拈起一根細看,發根處隱有霜色,發梢卻漆黑如墨。身後補骨脂化身的黑衣老者突然冷哼:"培土不固,水泛為痰。小子你是不是偷食膏粱了?"
李承嗣臉色微變。原來七日前上巳節,他禁不住友人相邀,在曲江池畔吃了炙鹿肉,飲了蒲桃酒。當歸突然抽出腰間藥秤,金線纏上李承嗣手腕,秤砣竟直往下墜。
"脾濕困阻,運化失司。"當歸沉聲道,"水穀精微不得上輸,反成痰濁。發為血之餘,血瘀則發枯。"
庭院忽起微風,茯苓腰間玉帶泛起漣漪。他閉目片刻,再睜眼時指尖已凝出一滴琥珀色液體:"公子請張口。"
李承嗣依言照做,那滴液體入口即化。霎時滿口生津,腹中如有暖陽化開積冰。他驚異地發現,方才還沉重如石的四肢,此刻竟輕快許多。
"此乃地氣精華。"茯苓笑道,"公子脈象濡滑,舌苔白膩,是脾虛濕盛之兆。先前方中雖有茯苓利水,但九蒸首烏終究滋膩,須得調整配伍。"
何晏頷首稱是,提筆在原有方劑中添入蒼術三兩。正要解釋,枸杞童子忽然蹦到案前:"我來我來!蒼術辛香燥烈,能醒脾化濕。就像..."他眼珠一轉,"就像在沼澤裏鋪層幹草,水汽自然上蒸為雲!"
眾人皆笑。補骨脂卻板著臉道:"莫要得意忘形。脾濕得化後,還當加重溫腎之品。"說著在方中補骨脂分量後添了個"五"字。
李承嗣看得雲裏霧裏,牛膝化身的褐衣壯漢忽然開口:"水利則土固,土厚則木榮。公子現在好比久旱逢雨的樹苗,光澆水不夠,還得鬆土施肥。"
第三診·金水相生
次年驚蟄,長安城細雨綿綿。李府派人送來錦盒,內盛三縷烏發,根根黑亮如漆。何晏攜眾人再診時,李承嗣已能挽弓射雁,兩鬢再無半點霜色。
"先生請看。"他挽起衣袖,小臂肌肉虯結如鬆根,"自按方連服百日,不僅須發轉黑,連幼時的雞鳴瀉也痊愈了。"
菟絲子凝神診脈,金線在指間微微顫動:"左關從容,右尺沉實。肝木得腎水滋養,脾土受命門溫煦,五髒氣機已入正軌。"
眾人相視而笑。補骨脂忽然朝西廂房望去:"那株牡丹..."
話音未落,忽見滿庭光華大盛。原本枯萎的姚黃魏紫競相綻放,碗口大的花朵上竟凝結著晶瑩露珠。細看方知,是牛膝引動地氣,當歸催發精血,枸杞聚斂日光,七藥靈氣交融,終令枯木逢春。
李承嗣望著滿園春色,忽然整衣下拜:"先生救命之恩,在下沒齒難忘。隻是有一事不明——為何同樣滋補肝腎,先前太醫開的鹿茸、海馬反而加重症狀?"
"問得好。"何晏扶他起身,指著廊下藥圃道,"公子請看,這是三月新栽的芍藥。"眾人望去,見那芍藥葉片焦黃,根莖卻異常粗壯。
"庸醫隻知以血肉有情之品峻補,卻不知虛不受補之理。"茯苓冷笑,"就像給幹渴之人灌參湯,看似大補,實則耗傷真陰。"
何晏拾起一片枯葉:"七寶美髯丹之妙,在於陰陽同調,剛柔相濟。何首烏、枸杞滋水涵木,補骨脂、菟絲子溫陽化氣,茯苓、牛膝通利三焦,當歸養血和營。猶如春水煎茶,文火慢燉,方能將草木精華化為生機。"
李承嗣若有所思。忽然一陣穿堂風過,他耳畔銀絲飄起,在陽光下竟泛著淡淡青色。當歸見狀笑道:"精足則發潤,公子這新生的烏發,怕是要羨煞長安少年了。"
眾人談笑間,誰也沒注意藥圃中的首烏苗悄悄攀上竹架。何晏望著欣欣向榮的庭院,想起《內經》所言"陰平陽秘,精神乃治",唇角泛起微笑。七味靈藥各司其職,不正暗合天道平衡之理?治病如治國,用藥如用兵,陰陽調和之處,自有生生不息之機。
————————
七寶美髯丹《本草綱目》引《積善堂方》
【組成】赤白何首烏米泔水浸三四日,瓷片刮去皮,用淘淨黑豆二升,以砂鍋木飯鋪豆及首烏,重重鋪蓋,燕之。豆熟取出,去豆曝幹,換豆再燕,如此九次,曝幹,為末,各一斤 赤白茯苓去皮,研末,以水淘去筋膜及浮者,取沉者撚塊,以人乳十碗浸勻,曬幹,研末,各一斤 牛膝去苗,酒浸一日,同何首烏第七次蒸之,至第九次止,曬幹,八兩 當歸酒浸,曬,八兩 枸杞子酒浸,曬,八兩 菟絲子酒浸生芽;研爛,曬,八兩。。 補骨脂以黑脂麻炒香,四兩
【用法】石臼為末,煉蜜和丸彈子大,一百五十丸,每日三丸,清晨溫酒下,午時薑湯下,臥時鹽湯下現代用法:為蜜丸,每服9g,日二服,淡鹽水送服)。
【功用】補益肝腎,烏發壯骨。
【主治】肝腎不足證。須發早白,脫發,齒牙動搖,腰膝酸軟,夢遺滑精,腎虛不育等。
【證治機理】證由肝腎精血虧虛,元陽不足所致。肝藏血,發為血之餘;腎藏精,其華在發,故發之榮枯與肝腎關係最為密切。肝腎精血匱乏,不能上榮,則須發早白、脫發;腎主骨,齒為骨之餘,賴以髓養,髓由精化。腎虛精虧,無以生髓養骨,則牙齒動搖;肝腎不足,筋骨不健,則腰膝酸軟;腎失封藏,精關不固,則夢遺滑精。法當補養肝腎。
【方解】重用赤、白何首烏補肝腎,益精血,烏須發,壯筋骨,為君藥。臣以赤、白茯苓,補脾益氣,寧心安神,以人乳製用,其滋補之力尤佳,《隨息居飲食譜》謂人乳能“補血、充液、填精、化氣、生肌、安神、益智”。佐以枸杞子、菟絲子補肝腎,益精血;當歸補血養肝;牛膝補肝腎,堅筋骨,活血脈;補骨脂補腎溫陽,固精止遺,兼有“陽中求陰”之意。本方為治肝腎不足所致須發早白之常用方。
【配伍特點】平補肝腎,滋補精血,佐以溫陽,久服無偏勝之弊。
【方歌】七寶美髯何首烏,菟絲牛膝茯苓俱,骨脂枸杞當歸合,專益肝腎精血虛。
喜歡方劑雜論請大家收藏:()方劑雜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