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道邊早市

字數:5366   加入書籤

A+A-


    二驢子他們走了。
    市場上的商販們都沒心思賣貨了。
    在這些商販中,羅序很有威信。
    羅序來的時候,市場上還隻有三十幾家小商販,一商店前麵還有很多空著的地方。
    但改革開放後,人的觀念也在發生改變,有的人終於放下麵子,舍棄尊嚴,上街擺起小攤,做起小販。
    有下海早的人,在商海中摸爬滾打,碰的頭破血流,滿身傷痕,褲衩子都賠沒了。
    他們隻好丟掉廠長,總經理,董事長的頭銜,放下身段到市場擺攤,緩一口氣,以圖東山再起。
    因此,這個菜市場已經有一百多家小商販。
    而其他商店門口,十字路口,人流集中區域,也出現了擺攤的商販。
    一商店前的空地已經擠攤位,商販們經常因地盤或者搶客等瑣事發生爭吵,甚至動手。
    多少年後,回過頭,有人帶著羨慕嫉妒恨和不服氣的心態,說這些暴發戶,都是流氓和蹲過監獄的勞改犯,他們膽子大。
    但他們可能說對了一半,改革開放初期,敢於下海經商的,確實需要膽量,是一些敢於吃螃蟹的人,也是一些被生活重壓下喘不過氣來的人。
    羅序屬於後者。
    但像羅序這樣的暴發戶,各行各業也都有,但為數並不多。
    羅序的生意起來了,腰包鼓了,人人羨慕。
    市場上,誰有點兒難處,都會找羅序幫忙,有矛盾,也會找羅序調解。
    羅序本就是熱心腸,又是先富帶後富的理念。
    他是來者不拒,能幫上忙的,就鼎力相助。
    市場上,他也在結識了一些朋友。
    一起喝酒的時候,都是他買單,從不占別人的便宜,還有好幾個人欠他的錢。
    他也從這些人身上,學到了一些買賣經,也從失敗者身上,學到了教訓。
    今天,突然要取締這個市場,大家都六神無主。
    他們聚在羅序攤位前。
    宋老五問:
    “老彭,怎麽辦?”
    彭成貴說:
    “我也不知道。”
    宋老五說:
    “羅序什麽時候回來?”
    彭勝貴說:
    “鎮上要取締市場,小羅回來也不會有什麽辦法!”
    眾人嗆嗆一陣,誰也不想離開,最後達成一致意見,說大家擰成一股繩,就在這裏擺攤,鎮裏也不敢抓人。
    有了這個辦法,眾人心裏輕鬆下來。
    這時,又來一夥人。
    領頭的是張大凱,後麵跟著程海、劉士寬、唐力、秦萬財。
    去年,五井因煤炭資源枯竭黃了。
    孫千調到鎮裏當了鎮長,張大凱做了綜合治理辦公室主任看,程海做了幹事。
    做鎮長,就沒什麽油水了。
    於是,孫千就打起菜市場的主意。
    他以鎮政府名義成立一個早市,讓張大凱和程海出麵管理。
    把劉士寬、秦萬財找來做市場管理員。
    秦萬財就是五井那個開絞車的師傅。
    這二個人都是張大凱鐵哥們兒。
    他們要把所有的小販都集中起來,收取管理費。
    而二驢子的執法隊,就是要取締街麵的小商販,把他們都趕到早市。
    進了市場,張大凱拿著揚聲器喊道:
    “大家注意了,為了方便居民買菜,鎮裏在鐵道邊成立道邊早市,下午賣號,你們可以先去看看!”
    鐵道邊是個地名,在煤城鎮東部隻有十幾戶居民。
    解放前,那裏曾經是個牛馬行,解放後荒廢了。
    張大凱見沒人響應,就說:
    “告訴你們,號可不多,先來後到,誰先占歸誰!”
    做生意的,位置很重要。
    一步之差,賣貨就相差很多。
    不管是什麽市場,主道、十字路口、中心地帶都是比較好的位置。
    人流大,光顧的人多。
    就是所謂的地利。
    每一個擺攤的小販,誰不想占個好位置。
    有人動心了。
    賣菜的趙大白話問:
    “收錢嗎?”
    張大凱說:
    “收不了幾個錢兒,你們就交點兒衛生費,一個號一天五毛錢,一個月一交。”
    一天5毛,一個月就是15塊錢。
    15塊錢,對羅序來說,就不算什麽了。
    但對其他小販來說,就不是小數目了。
    一個月,一部分人就掙二三十元錢,一部分人能掙六七十元錢,掙到一百塊錢的,沒有幾家,而每天就掙千八的,隻有羅序一人。
    趙大白話說:
    “衛生費太貴了!”
    張大凱說:
    “五毛錢還貴嗎!”
    高嬸說:
    “我一個月就掙二三十塊錢,去掉給你們的,沒了!”
    宋老五說:
    “一個月五塊錢還將就!”
    程海說:
    “鎮裏還要雇幾個市場管理員,還要雇兩個打掃衛生的,一個月五塊錢,雇人的費用都不夠!”
    宋老五說:
    “就讓我們在這裏賣,你們就不用雇人了!”
    程海說:
    “不是鎮裏不讓你們賣,是縣裏有文件,要集中管理市場。這個市場取不取締,你們找執法隊去,我們鐵路警察,管不著這段!”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程海一下就把責任撇清了。
    是個人就聽明白了,這是兩手互博,一個唱黑臉,一個唱白臉,就是逼小販們就範。
    “我去看看!”
    趙大白話是去年才來的,他的攤位位置很不好。
    於是,他就起了奸心眼,想先去占個好位置,多賣點兒貨有了。
    程海說:
    “走吧,你們還誰去!”
    有人挑頭,就有人響應。
    剛剛還說要擰成一股繩呢,馬上散花了。
    呼啦啦,跟著張大凱去了二三十人。
    羅天問:
    “彭叔,我們去不去?”
    “不著急。”彭成貴說,“炒栗子我們獨一份,在哪兒都一樣!”
    炒栗子,羅序確實是獨一份。
    他們是產地收貨,其他人還不具備這個條件。
    二驢子也競爭過,可賠得夠嗆,其他人也就知難而退了。
    但賣其他幹果的,比如鬆子、榛子、瓜子、花生,還是有幾份。
    這些幹果,其他人也可以去春城批發上貨。
    羅序也不像對付二驢子那樣較勁,就是正常價格賣貨。
    過了一會兒,趙大白話他們回來了。
    高嬸說:
    “大白話,買號啦!”
    趙大白話說:
    “說一個號兩米,我看也就一米七八的樣子。我賣菜最少要兩個號。一個月衛生費就三十塊錢,都給他們趕網了!”
    高嬸說:
    “那你不買了。”
    趙大白話撓著腦袋,“明天再說吧。”
    喜歡洗盡鉛華請大家收藏:()洗盡鉛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