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封不封神封神榜

字數:3039   加入書籤

A+A-


    “先祖,這是?”
    王知恩雙手接過金書玉榜,疑惑問道。
    “封神榜。”
    王子晉略帶戲謔之色地回答。
    “封。。。封神榜?”
    哪怕看到了王子晉眼神中的戲謔,王知恩仍是很震驚。
    “隻是這個名字比較貼切,並非你以為的那件演義之中描述之物。
    不過這確實有封神的作用,本來也是我此次降世的任務之一。你打開,用神眼一看便知。”
    王知恩聞言也就暫不再多問,連那夢界的變化都不及說,打開玉榜凝神看去。
    這一眼之後,便沉入其中不可自拔,一刻鍾後才勉強回神問道。
    “這是符?是大華所有神隻的符圖寶典?”
    “你用神隻二字蓋之也不算錯,準確地說是道則符圖和神職符籙的總集。
    其中有不少道則符圖,雖然如在進行大醮時有供奉神位,但在天庭神國之中並未生成“神形”。。。”
    接著王子晉主動解釋了“封神榜”的由來和更多的天庭神國應劫之細節:
    按王子晉所言:靈界神國與人間國度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此戰起彼火生,百年之前便是如此。
    獨獨此次大變,大華神隻集眾之力算到大變所結之果最終會落在人間,恰好又有諸神國圍天庭,結下天庭眾神不得大舉入凡的約定。
    於是天庭幹脆自封神國,將計就計。實際則有仙真化道,為大華人間落靈雨。
    大部分的封正神隻也表示活膩了,留下神職本源化為符陣,磨去一切種種,放真靈自由輪回。
    如今天庭有哪些神隻留下保證符陣運轉,連王子晉都不知道。
    祂是攜帶著力量轉生的,而且是轉生在一“死胎”之中。
    與祂一道的,還有另外一個存在,不過祂並未吐露真名,以防止萬一被敵對方算到。
    正是因為有天庭的“犧牲”所化靈雨,才有了王知恩他們這一批雨後春筍,並且已經長成遮天之竹,讓大華得以即便沒有神隻相助亦能應對大變之世。
    當然,大華目前能夠相對安穩的因素有很多,一方麵仍是主道的科技力量大興,一方麵廟堂高層也知道一些消息並願意相信“祖先”。
    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靈界敵對勢力不知道大華有“天”、“地”兩方神國。
    隻不過地府神國比較特殊,存在著多方的勢力達成了平衡,除了大華自身如天庭兼職的神隻外,還有遵守遠古盟契的幽都本土生靈等。
    地府神國的存在,以及民間諸教的壇靖法院共同為大華抵擋住了暗界的提前侵襲比如江城那次)。
    至於這卷金書玉榜,可以理解為天庭符陣的縮影之書,被王子晉帶到人間以作封神之用。
    ……
    “既是封神榜這麽重要的東西,您交給我不妥吧?”
    [“封神?我已不作此打算,山誠那小子不是說要讓天下無神無教麽?
    你們如今這代人不論大德大聖還是廟堂高座都很有意思。
    三年前,我本想為一袁姓老者封正,他不論功德還是其聚集的香火願力都已足夠得正位。
    他問我“成神了,能不能保證讓所有人不論如何都能吃飽飯”,我說不能,他就拒絕了。
    不僅如此,他還問我能不能將他得到的功德之力與香火願力轉贈後人或者補充國運。
    最終他竟還做了與那些“活膩了”的神隻一樣的選擇,以真靈轉世說是要以人身參與未來大華之複興。
    以前,大華的君王最多追求一個神權君授。如今呢?不論廟堂多麽錯綜複雜,但主流立意是那人民當權做主!
    你說,如此這般,我還封個什麽神?”]
    按祂的說法,原本封神是為長久之後,神國有道神與封正神互為補充,以免被駁雜願力汙染,走向末路。
    以人格定神格,以神格正人欲,從而讓三才和調。但如若大華能按既定方向走下去,並不需祂們這些老東西操心,亦可達到。
    ……
    “呃。。。就算如此,這也是一件重寶,您可是有事需要我去做?”
    “放在你這主要是因為我後麵有一大段時間不能脫身,而你剛好擔得住這東西,反正你已經背了我知道的和不知道的大擔子,不差這一點,另外也確實有事情需要你去做。。。”
    王子晉囑咐完王知恩需辦之事,便化炁離去,杳無蹤跡,王知恩則開啟夢域,將“封神榜”納入其中。
    此玉榜甚是奇妙,非全然物質,可收入夢域。王知恩將其“懸於”玉京仙台“南天門”上。
    繼而飛身而起,朝東北而行,甫出長安地界,便與金鵬會合,金鵬載上王知恩,徑直奔往京都。
    而就在當天,大華道門及鎮秘有三十六位高真,告別弟子、親朋、戰友,肉身羽化,神魂遁出進入夢界之中。
    喜歡我於夢中修道斬萬邪!請大家收藏:()我於夢中修道斬萬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