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古槐詭事

字數:3912   加入書籤

A+A-


    第143章 古槐詭事
    明朝嘉靖年間,天下看似太平,實則暗流湧動。在江南的群山環抱之中,有一個寧靜而古老的村落,名叫桃源村。村子不大,房屋錯落有致地分布著,周圍青山綠水環繞,農田阡陌縱橫,一派祥和安寧的田園景象。
    村東頭有一棵古老的槐樹,粗壯的樹幹需三人合抱才能圍住,繁茂的枝葉層層疊疊,如同一把巨大的綠傘,將樹下的一片土地都籠罩在陰涼之中。這棵槐樹,據說已有數百年的曆史,見證了桃源村一代又一代的興衰變遷。
    村民們對這棵古槐敬畏有加,視之為村子的守護神。他們相信,是古槐的庇佑,才讓桃源村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免受天災人禍的侵擾。因此,逢年過節,村民們都會在古槐樹下擺上豐盛的祭品,點上香火,虔誠地祭拜,祈求古槐繼續護佑村子的平安。
    村裏有個頑皮好動的孩子叫小虎,年方十歲,生得虎頭虎腦,一雙大眼睛總是滴溜溜地轉,透著機靈勁兒。他整日裏像個小猴子似的,帶著一群小夥伴上樹下河,掏鳥窩、捉魚蝦,沒有一刻消停。在小夥伴們眼中,小虎是個勇敢無畏的孩子王,什麽都不怕。
    夏日的一個午後,烈日高懸,炙烤著大地,整個村子都被熱浪籠罩著。大人們勞作了一上午,此時都在家中昏昏欲睡,享受著難得的休憩時光。小虎卻怎麽也睡不著,他在床上翻來覆去,心裏像有隻小貓在撓似的癢癢。他悄悄爬起來,躡手躡腳地走出家門,來到了小夥伴們的住處,輕輕敲開了門。
    不一會兒,一群孩子就聚在了一起,他們壓低聲音,興奮地討論著今天要玩些什麽。小虎眼珠子一轉,提議道:“咱們去村東頭的古槐樹下吧,我聽說樹上有個好大的鳥窩,說不定裏麵有鳥蛋呢!誰敢跟我去掏鳥窩?”
    小夥伴們一聽,既興奮又害怕。古槐樹在村裏是神聖的存在,平日裏大人們總是告誡他們不許靠近,如今小虎卻要去掏樹上的鳥窩,這可是件大膽又刺激的事。但在小虎的鼓動下,孩子們的好奇心還是占了上風,他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後都紛紛點頭,決定跟著小虎去冒險。
    一行人躡手躡腳地來到了古槐樹下,抬頭仰望著那高聳入雲的樹冠,鳥窩在茂密的枝葉間若隱若現。小虎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他找了塊石頭墊在腳下,雙手抱住樹幹,像隻敏捷的猴子一樣,蹭蹭幾下就爬了上去。小夥伴們在樹下又緊張又興奮,仰著頭,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小虎,為他加油助威。
    當小虎快接近樹頂那個最大的鳥窩時,忽然聽到一陣隱隱約約的哭聲,像是從樹心深處傳來。小虎以為自己聽錯了,揉了揉耳朵,可那哭聲斷斷續續,愈發清晰,悲戚哀怨,聽得人心裏發慌。他低頭想喚夥伴,卻見樹下的小夥伴們像是被定住了一般,眼神呆滯,直勾勾地盯著樹,一動不動。
    小虎心裏害怕,卻又好奇,硬著頭皮往樹頂爬了幾步,扒開茂密的枝葉,竟看到一個身著素白古裝的女子,長發及地,掩住了麵容,正靠坐在樹杈間哭泣。小虎剛想開口詢問,那女子像是察覺到了什麽,緩緩抬起頭來。
    隻見女子的臉慘白如紙,眼眶空洞,沒有眼珠,血淚沿著臉頰不斷滑落,嘴唇青紫,嘴角微微上揚,似哭似笑,露出一口黑黢黢的尖牙。小虎嚇得“啊”的一聲尖叫,腳下一滑,差點摔下樹去。他手忙腳亂地往下爬,邊爬邊喊救命,可小夥伴們依然木雕泥塑般站在原地。
    等小虎好不容易回到地麵,那詭異的哭聲戛然而止。他驚慌失措地拉扯小夥伴們,好一會兒,他們才如夢初醒,卻對剛才發生的事渾然不知,隻記得看到小虎爬上樹後,一陣迷糊。
    小虎嚇得臉色煞白,也顧不上掏鳥窩了,撒腿就往家跑。回到家後,他一頭鑽進被窩裏,渾身瑟瑟發抖。到了晚上,小虎發起了高燒,整個人迷迷糊糊,嘴裏胡言亂語,直說有惡鬼。小虎的父母心急如焚,趕忙請來了村裏的郎中。
    郎中是個年過半百的老人,在村裏行醫多年,經驗豐富。他為小虎把了脈,眉頭緊皺,開了幾副藥,可藥石無靈,小虎的病情絲毫沒有好轉。小虎的父母急得團團轉,不知如何是好。
    村裏的長輩們知道了此事,紛紛搖頭歎息,說是古槐的守護神被驚擾,降罪了。小虎的父母聽了,心中又驚又怕,趕忙備上豐盛的祭品,到古槐樹下誠心磕頭謝罪,祈求古槐饒恕小虎的無知,保佑他早日康複。
    然而,幾天過去了,小虎的病情依然沒有起色。他時而昏迷不醒,時而尖叫著醒來,嘴裏喊著“有鬼”“別抓我”之類的話。小虎的父母整日以淚洗麵,看著孩子痛苦的樣子,心如刀絞。
    就在小虎的父母絕望之際,村裏來了一個雲遊的道士。這道士仙風道骨,鶴發童顏,背著一個布包,手持拂塵,在村裏四處閑逛。他聽聞了小虎的事情後,主動來到小虎家,要為小虎診治。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道士走進小虎的房間,看到躺在床上昏迷不醒的小虎,眉頭微微一皺。他從布包中取出一麵銅鏡,在小虎的床前仔細地觀察著,口中念念有詞。不一會兒,道士收起銅鏡,對小虎的父母說:“這孩子是衝撞了槐樹中的邪祟,那邪祟怨氣極重,怕是有什麽未了的心願。”
    小虎的父母一聽,連忙跪下,求道士救救小虎。道士將他們扶起,說道:“你們放心,我會盡力而為。不過,要想徹底解決問題,還需找到邪祟的根源。”
    道士在村裏四處打聽,終於從一位年邁的老人那裏得知了一個關於古槐的傳說。原來,在很久以前,村裏有個年輕的女子,名叫秀娘,她與鄰村的一個書生相愛,卻遭到了父母的反對。父母為了攀附權貴,將秀娘許配給了一個富商的兒子。
    秀娘不願從命,卻又無法反抗,心中痛苦萬分。在出嫁的前一天晚上,她跑到古槐樹下哭訴,最後竟上吊自盡在了槐樹上。從那以後,古槐便時常傳出一些詭異的聲響,有人說看到過秀娘的鬼魂在樹下徘徊。
    道士聽了這個傳說,心中有了數。他回到小虎家,告訴小虎的父母,要想救小虎,必須在古槐樹下做法,超度秀娘的亡魂。小虎的父母自然是求之不得,趕忙按照道士的吩咐,準備了各種法事所需的物品。
    到了晚上,月黑風高,道士在古槐樹下擺好了法壇,點燃了香燭,口中念念有詞,手中的拂塵在空中揮舞著。隨著道士的施法,古槐周圍漸漸彌漫起一層薄霧,隱隱約約能聽到一陣低低的哭泣聲。
    道士大聲說道:“秀娘,你冤魂不散,困於此地,何苦來哉?如今我助你超度,望你放下執念,早日往生。”話音剛落,霧氣中出現了一個模糊的身影,正是小虎在樹上看到的那個女子。
    女子的身影在空中飄蕩著,逐漸變得清晰起來。她看著道士,眼中露出一絲哀怨,說道:“我死得好冤,父母逼我嫁人,負心郎又棄我而去,我心中怨恨難消,才在此徘徊。”
    道士歎了口氣,說道:“冤冤相報何時了,你若一直執迷不悟,不僅無法解脫,還會害了無辜之人。放下仇恨,方能獲得安寧。”
    女子聽了道士的話,沉默了許久。終於,她緩緩地點了點頭,說道:“好吧,我聽你的。”說完,她的身影漸漸消散,化作一陣輕煙,隨風而去。
    隨著秀娘的離去,古槐周圍的霧氣也漸漸散去,一切恢複了平靜。小虎的病情也在第二天奇跡般地好轉了,他不再發燒,也不再胡言亂語。
    經過這件事,小虎和村裏的孩子們再也不敢靠近古槐了。而村民們對古槐更加敬畏,他們知道,古槐雖然神秘,但其中或許隱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故事。每逢節日,村民們依然會在古槐樹下祭拜,祈求村子的平安和幸福,隻是心中多了一份對往事的敬畏和對生命的珍惜。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古槐依然靜靜地矗立在村東頭,見證著桃源村的歲月變遷,而關於古槐的故事,也在村民們的口中代代相傳,成為了村裏一個神秘而又令人敬畏的傳說。
    喜歡民間故事小集請大家收藏:()民間故事小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