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師記第14章問答
字數:1348 加入書籤
思考題一經文文本為主):
根據《士師記》十四章8至9節,參孫在擊殺獅子後做了什麽?這一行動違反了什麽律法規定?
答案:
在聖靈感動徒手撕裂獅子後,參孫數日後重返擊殺現場,發現死獅體內滋生了蜂巢,遂伸手取蜜食用,並將剩餘蜂蜜帶給父母《士師記》1489)。這看似自然的行為,實則嚴重違背了拿細耳人的神聖誓約。根據《民數記》66的明確規定,拿細耳人“在一切離俗的日子,不可挨近死屍”,而參孫不僅主動接觸獅子屍體,更從其中獲取食物,這一行為既觸犯了潔淨條例,也暴露了其對聖約身份的輕慢態度。在古代以色列的信仰體係中,屍體被視為不潔之物,接觸屍體需通過特定儀式潔淨,而參孫的舉動無異於公然挑戰神聖律法,將個人欲望淩駕於屬靈責任之上。
思考題二開放式思考為主):
參孫的謎語事件《士師記》141218)如何反映人性對神聖奧秘的扭曲利用?試結合其婚姻衝突分析屬靈教訓。
答案:
參孫的謎語事件堪稱人性墮落的生動寫照。以“吃的從吃者出來,甜的從強者出來”這一隱喻自身經曆的謎語為契機,非利士人暴露出對神聖真理的扭曲態度:他們並未以敬畏之心探索其中奧秘,而是通過威脅新娘《士師記》1415)、利用人性弱點的方式強行破解答案。這種行徑揭示出人類常試圖以操控、脅迫的手段掌握屬靈真理,將神聖啟示降格為滿足私欲的工具。
而參孫本人同樣在情欲與壓力的雙重夾擊下失守。麵對非利士人的威脅,他因對妻子的眷戀而妥協,將謎語答案告知對方《士師記》1417)。這一行為不僅暴露其情感脆弱性,更折射出信仰根基的不穩固——他未能以堅定的立場扞衛神聖奧秘,反而為迎合世俗關係而背叛原則。結合其執意迎娶非利士女子的婚姻衝突《士師記》1413)來看,參孫的悲劇根源在於將肉體欲望淩駕於屬靈誡命之上。從起初違背異族通婚禁令,到後來為滿足情感需求泄露神聖隱喻,他的每一步妥協都印證了雅各書中“私欲既懷了胎,就生出罪來”《雅各書》115)的真理。
這一事件給予當代信徒深刻的屬靈教訓:首先,對神聖真理的探索必須建立在敬畏與順服的基礎上,不可試圖用世俗手段“破解”或利用屬靈奧秘;其次,麵對世俗壓力與情感誘惑時,需堅守信仰底線,避免因妥協而偏離神的旨意;最後,信徒應警惕將恩賜如參孫的超自然力量)異化為滿足私欲的工具,而要以聖潔生命回應神的呼召。正如保羅在《哥林多前書》1012所警示:“自己以為站得穩的,須要謹慎,免得跌倒。”參孫的經曆正是對所有信徒的警世箴言。
喜歡聖經千問請大家收藏:()聖經千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