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新征程一路向洋三十六)~穿越阿留申群島公海

字數:6198   加入書籤

A+A-


    中國北極科考隊在隊長兼科考總指揮長沈龍(潛龍)的帶領下,乘坐著喜氣吉紅的極地遠洋科考船“鯤鵬三號”順利返航在回國的海路上。
    九月二十號上午九點,巨輪來到了白令海中部區域的美屬阿留申群島西北部的公海航道上。
    燦燦秋陽耀輝光,悠悠深海澄金彩。
    豔豔巨輪浴秋煦,群群海魚逐波瀾。
    一碧萬頃琉璃海,祥光瑞彩照前行。早秋的太平洋北部,秋高氣爽,燦燦陽光映照著巍峨雄偉夢幻般的中國極地遠洋深海科考船“鯤鵬三號”一路暢然航行在碧波坦蕩的深海之中。
    阿留申群島位於白令海和北太平洋之間,處在太平洋西北偏中部海域和阿拉斯加半島的偏西南方向,全長大約2250多千米,總麵積大約有平方千米。該群島一共由十四個大島嶼和眾多小島嶼所組成,其中大部分島嶼是火山島,島上地勢崎嶇,氣候冷濕,全年溫差小,在這片群島範圍內海風大多雨多濃重霧。
    阿留申群島的地理經緯度大致在北緯50~55度和東經165°45"10"到西經162°21"10"之間。
    由於阿留申群島位於白令海的前哨,是亞歐大陸東部“島鏈”的起點,它連接著北美洲和亞洲,扼守著白令海峽的南部出口,是美國進入北極地區的關鍵節點。同時,阿留申群島也是美國在太平洋地區重要的海空軍基地,冷戰時期,群島各軍事基地是北美大陸戰略防禦的重要環節。
    在經濟價值上,群島周邊海域裏水產資源豐富,是美國重要的漁業基地。此外,群島獨特的地理位置也使其成為了北極航道的一處必經之地,隨著全球變暖,北極航道的利用價值正在日益提高,阿留申群島的戰略和經濟價值愈發凸顯重要了。
    秋日的白令海北部深藍宏闊,天空晴藍澈澈,浮雲凸浮,恢然壯美,紅輪踏浪前行。“鯤鵬三號”科考船甲板上,李旭揚正帶領著智能無人海洋科考設備組的同事們沐浴著溫和的早秋煦陽,低頭沉醉在日常的海洋科考工作中,“悟空六號”多用途智能無人機在公海上空傳送回來的具體科考數據,李旭揚都認真細致地一一輸入到船上的量子雲信息庫中,從顯示屏上不時地還可以清晰地看到阿留申群島風姿綽綽而又秀麗旖旎的早秋海洋風光
    “各組人員請注意,已經進入到阿留申群島公海區域了,繼續加強觀測,做好詳細記錄。氣象部門要密切注意天氣變化,了望台上陳飛要時刻注意前方航路航行安全,注意觀察海中隱匿的浮冰,…”
    潛龍通過對講機再次強調了航行安全及沿途海上科考工作的重心。
    科考隊員們迅速行動起來,各司其職,繼續認真細致專業地進行著緊張而有章有序的科考工作。
    白令海和阿留申群島在九月二十號通常已經開始進入到了秋季,海冰情況會有所變化。進入到九月下旬,白令海北部仍然還有少量浮冰出現,而阿留申群島區域附近因為受到暖流的影響,水溫比較高,通常不會有浮冰出現,但也會偶然出現突發極端惡劣天氣。
    由於九月份是過渡季節,白令海西北海區天氣多變,可能會遇到突發狀況的海上風暴、大浪和濃霧等。而西北航道在九月下旬受天氣原因仍然可能會出現部分浮冰,由於冰情比較輕,此時還是適合海上航行的。
    航行在阿留申群島公海上,科考隊員們麵臨著諸多挑戰。由於這裏的海域複雜多變,天氣時而天氣晴朗;時而狂風大浪;時而迷霧重重。
    狂風驟起時挾帶著陣陣涼冷意,凶猛的海浪一次次劇烈地拍打著“鯤鵬三號”科考船高大巍峨的船身,發出陣陣巨大的轟鳴聲。但科考隊員們毫不畏懼,他們憑借著堅定的信念和專業的技能,一次次克服困難,認真完成了各項科考任務。
    在海洋生物學家李華的帶領下,生物采樣小組開始對這片海域的海洋生物進行了采樣。他們使用專業的捕撈工具,小心翼翼地捕捉著各種海洋生物,從微小的浮遊生物到龐大的海魚,逐一進行詳細的記錄和分類。這些珍貴的樣本將為後續的海洋生物研究提供重要的數據支持。
    與此同時,地質學家張強帶領的地質勘探小組也在忙碌著。他們利用先進的地質勘探設備,對海底地形進行詳細的探測和分析。通過采樣和分析海底岩石樣本,他們試圖揭開這片海域地質曆史的神秘麵紗,為研究地球演化和板塊運動提供更多更全麵更有力的證據。
    氣象學家王麗則在船頂的氣象觀測台忙碌著。她密切關注著天氣變化,記錄著各種氣象數據。這些數據對於預測未來天氣變化、保障科考船安全航行具有重要意義。
    除了各組科考隊員忙碌的身影,船上還有許多其他工作人員在默默付出。廚師們精心準備著美味的飯菜,保障科考隊員們能夠吃好營養餐,有足夠的體力投入到艱辛的科考工作之中;而船舶設備維修組的專業船舶維護技師和工程師們更是時刻密切關注著船舶設備的運行狀況,及時發現小問題並及時快速地排除故障,確保船舶的安全航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潛龍回想起在“鯤鵬一號”科考船在環太平洋的那次航程中,一次意外的突發海上風暴讓參加那次航行的科考隊員們記憶猶新。那天晚上,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烏雲密布,狂風暴雨席卷而來。瞬間海浪洶湧澎湃,猛烈地拍打著科考船巨大的船身,並發出震耳欲聾的轟鳴聲。
    “全體人員請注意,馬上進入緊急狀態!”
    當時的沈龍立刻通過廣播下達了緊急工作命令,並快速傳遍了整艘科考船舶。科考隊員們迅速行動起來,按照應急預案進行了各項緊急應對工作。船員們加固了船上的設備,確保它們不會被狂風巨浪掀翻衝走;科考隊員們則緊張地記錄著各種氣象數據,為後續的氣象分析提供了非常詳細重要的科學數據依據。
    在那一場海上突發的自然風暴中,“鯤鵬一號”展現了出色的抗風浪能力。它像一頭頑強的巨獸,在狂風暴雨中穩穩地挺立在海麵上。經過一夜的奮戰,科考隊員們終於迎來了黎明的曙光。陰雲漸散,灰白的淺雲浮現天空,不久後,當第一縷陽光穿透灰白的薄雲遠灑在海麵上時,風暴已經遠遠離開了這片海域,海麵又恢複了往日的平靜。
    在經曆那場風暴後,科考隊員們更加珍惜每一次的航行機會。他們知道,海洋是神秘博大的,也是充滿挑戰的。在探索未知的過程中,他們不僅要麵對各種自然環境的考驗,還要克服種種困難和工作挑戰。但正是因為經曆了這些挑戰,才讓他們不斷成長,不斷超越自我,不斷在砥礪前行中逐漸成為優秀的海洋科學工作者。
    在阿留申群島公海的航行過程中,“鯤鵬三號”沿途還進行了一係列重要的科學實驗。這些實驗涵蓋了海洋生態、氣候變化、地球物理等多個領域,旨在揭示這片神秘海域裏所隱藏著的大自然奧秘。
    在一次深海探測實驗中,“鯤鵬三號”綜合利用船載先進的中微子深海探測設備和聲呐係統,對海底進行了一次全方位的深度掃描。探測設備發出的中微子波和聲波信號,穿透海水,反射到船上的綜合接收器中。通過分析這些信號,科考隊員們能夠快速地繪製出詳細的海底地形圖,從而了解到這片海域海底複雜的地質結構和海洋生態環境。在這個群島周邊海域中發現有古代的沉船遺跡被深深地埋沒於百米深的沉積物中,還有一些二戰時沉毀的某些國家的一些飛機和各類戰艦殘體靜寂地沉埋在深海淤泥物和大型海洋生物的屍骸下,默默無聲地訴說著二戰時曾經發生在這個群島上空和海域那場太平洋戰爭中那些驚心動魄血雨腥風的慘烈戰爭故事。阿留申群島戰役是發生在太平洋戰爭時期中的一場“被迷霧籠罩”的戰役,其海戰雖然不如中途島激烈,但通過切斷日軍補給和戰略牽製,加速了日本在太平洋的潰敗。以科曼多爾海戰作為關鍵節點,展現了傳統艦炮戰術在惡劣環境下的局限性,也凸顯了情報與天氣對現代海戰的影響。阿留申群島這場戰役是太平洋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日軍在中途島戰役期間發起的佯攻行動之一,主要集中在1942年6月到1943年8月,但最終演變為一場獨立的戰略爭奪。    美軍在1943年發起反攻,目標是收複被日軍占領的阿圖島和基斯卡島。此階段的戰鬥包括1943年3月的科曼多爾海戰和隨後的登陸作戰。
    1943年3月26日發生的科曼多爾海戰是阿留申戰役中唯一一次大規模海戰。美軍艦隊包括重巡洋艦“鹽湖城”號、輕巡洋艦“裏士滿”號及4艘驅逐艦)與日軍艦隊4艘重巡洋艦、4艘驅逐艦)在科曼多爾群島附近海域遭遇。雙方在濃霧中展開炮戰。美軍“鹽湖城”號受到重創,由於日軍誤判美軍有空中支援而主動撤退,導致阿圖島日軍失去了補給。此次海上遭遇戰日軍沒能完成補給任務,美軍雖然沒有取得決定性勝利,但切斷了日軍對島嶼的補給支援。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1943年5月美軍發動阿圖島收複戰,美軍最終以傷亡近4000人的代價攻占阿圖島,日軍2300人中隻有28人幸存,其餘人“全員玉碎”。1943年8月,日軍趁大霧秘密從基斯卡島撤離6000餘人,美軍登陸後發現島嶼已空無一人。…至此,美國全麵收複了阿留申群島所有失地。
    這些沉沒在阿留申群島四周海底的二戰沉船飛機靜默地訴說了世界各國人民和平友好相處的彌足珍貴。
    通過這次在阿留申周邊海域進行的實驗不僅為後續的海洋地質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數據支持,還讓科考隊員們對海底世界有了更加全麵深入的了解。他們看到了五彩斑斕的珊瑚礁、形態各異的深海生物,感受到了海底世界的神秘奇幻和海洋生物的美麗多姿。
    除了深海探測實驗,“鯤鵬三號”還進行了一係列其他的重要科學實驗。比如,在海洋生態方麵,科考隊員們對海水中的微生物、浮遊生物等進行了詳細認真的采樣和全麵細致分析,研究了它們在海洋生態係統中的作用;在氣候變化方麵,他們利用先進的儀器設備,對海水的溫度、鹽度、溶解氧等參數進行了實時監測,並細致入微分析了這些參數對氣候變化的影響。
    在返回航行的過程中,“鯤鵬三號”還遇到了許多生動有趣的景象。有一次,他們遇到了一群鯨魚。這些龐大的生物在海麵上嬉戲打鬧,不時躍出水麵,噴出一道道壯觀的水柱。科考隊員們紛紛拿出相機,記錄下了這難得一見的壯觀景象。
    除了鯨魚,“鯤鵬三號”還遇到了許多其他珍稀的海洋生物。比如,色彩斑斕的熱帶魚、形態奇特的章魚、還有憨態可掬的海豹等。這些生物的出現,不僅讓科考隊員們感受到了海洋的神奇和美麗,也為他們的研究提供了寶貴的素材。
    在航行的過程中,科考隊員們也麵臨著許多困難和挑戰。由於長時間地航行在顛簸流離的深海遠洋遠離陸地,讓他們時常會感到一些孤獨和寂寞;而複雜的海洋環境和惡劣的天氣條件,也給他們的具體海上科考工作帶來了極大的困難。但正是這些挑戰,磨礪了他們的工作意誌,讓他們變得更加堅強和成熟了。
    在一次晚上的科考工作交流會上,一位年輕的科考隊員說出了自己進行海上科考工作的一些感受
    “這次遠洋科考航行讓我深刻體會到了海洋的神秘未測和浩瀚偉大。雖然我們麵臨著種種困難和挑戰,但正是這些挑戰讓我們不斷成長和進步。我為自己能夠成為‘鯤鵬三號’科考隊中的一員而感到衷心的驕傲和無比的自豪。”
    聽到這位年輕科考隊員發自內心的肺腑之言,沈龍心中充滿了無比的欣慰和自豪。他知道,這次赴北極遠途航行不僅僅隻是一次科考任務,更是一次對年輕隊員們的海上專業綜合工作能力和海洋科學知識的鍛煉和考驗。看著他們逐漸成長為一批有強烈擔當負於責任富有開拓創新善於思考發現問題富及有實踐工作能力的科研人才,他感到無比的欣慰和滿心的驕傲。
    隨著時間的推移,“鯤鵬三號”終於順利完成了在阿留申群島公海的科考任務,踏上了回國的航程。在航行的過程中,科考隊員們依然保持著高度的專注和敬業精神,對此次航行的成果進行整理和分析。…
    喜歡走向深藍(幻想小說)請大家收藏:()走向深藍(幻想小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