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帆啟航遠征南極大陸(a)~序章南極圈
字數:1903 加入書籤
南極圈是地球上重要的地理分界線,南極圈是指南緯66°34’的緯線圈,是南溫帶和南寒帶的分界線。這條緯線標誌著南半球發生極晝和極夜現象的最北界線。在冬至期間,南極圈內所有地區都會出現極晝現象,而在夏至期間則會出現極夜現象。
南極圈周圍環繞的是南冰洋也稱南大洋),這是世界第五個被國際水文地理組織確認的大洋,也是唯一完全環繞地球未被大陸分割的大洋。南冰洋由南緯50以南的印度洋、大西洋和南緯55°62°之間的太平洋組成,其麵積大約有2032.7萬平方公裏。
南冰洋的海水平均深度在4000米至5000米之間,最深處在南桑威奇海溝,深度達到了8400米。
在地質研究方麵上,曆史上中國科考隊在南極地區開展了多項地質調查,例如在東南極拉斯曼丘陵成功鑽取了冰芯和基岩樣品,獲取了冰下地質環境的詳細數據。
這些研究有助於揭示南極冰蓋的動力學演化機製及其對氣候變化的響應洋流分布。
南冰洋中最顯著的洋流是南極繞極流antarctic circupoarcurrent,a),它是世界上唯一一支橫貫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全球性環流。該洋流對全球氣候係統和海洋生態平衡具有重要意義。
而南極繞極流與西風帶相互作用,形成了西風漂流,這是南冰洋表層環流的重要組成部分。
南極圈不僅是地理上的重要分界線,其周邊的南冰洋還因為其獨特的地質特征和複雜的洋流係統而備受關注。從冰下地質研究到全球洋流的作用,南極圈及其周邊區域在科學研究和環境保護方麵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
南極獨特的生態係統是地球上最極端環境中的生命奇跡,南極地區極端氣候條件惡劣,是地球上最寒冷、最幹燥、風暴最頻繁的大陸,平均氣溫接近零下50攝氏度,大部分時間處於黑暗或極晝狀態。這種極端氣候使得生物生存極為困難,但同時也塑造了獨特的生態係統。
由於南極氣候嚴寒,故在生物多樣性特點上,南極的生物多樣性相對較低,人類目前發現的已知物種大約有4000種,並且每一個物種都展現出來頑強的生存適應能力。這種低多樣性主要是由於海洋生態主導的結果。南極生態係統主要由海洋生物主導,浮遊生物的大量繁殖為魚類、海豹、企鵝等高等生物提供了豐富的食物來源。
南極地區植物群落簡單,南極的植物主要是低矮的苔蘚、藻類和地衣,它們能夠耐受極端寒冷和幹燥的自然環境。
南極的生態係統中有許多獨特的代表性物種,包括企鵝,這是南極最常見的一種鳥類,種類多樣,如帝企鵝、阿德利企鵝等。它們具有厚實的羽毛和脂肪層用以抵禦惡劣的寒冷,同時通過集群生活保持體溫。此外,海豹和鯨魚這些海洋哺乳動物在南極海域中也占據著重要地位,例如豹形海豹、座頭鯨等,它們依賴豐富的浮遊生物為食。在南極的冰層和雪中,存在著大量微生物,它們通過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從而獲取能量,是南極生態係統的基石。
南極生物展現出了驚人的環境適應生存能力,主要體現在低溫耐受力上,許多物種通過進化出厚實的羽毛、脂肪層或特殊的生理機製來應對極端低溫。此外,還具有抗輻射能力,由於臭氧層空洞,南極生物需要適應高水平的紫外線輻射,它們具有一定的抗輻射能力。
另外一些生物體具有化能合成能力,如一些微生物能夠在無光條件下利用化學能量生存,維持生態係統的物質循環。
雖然南極生物具有強大的適應能力,但南極生態係統整體非常脆弱。氣候變化如全球變暖)和人類活動可能對南極生態係統造成不可逆轉的影響,例如冰川融化、海冰減少和生物棲息地的改變等等。…
喜歡走向深藍(幻想小說)請大家收藏:()走向深藍(幻想小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