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航南極圈(T)~再探瑪麗伯德地冰雪世界

字數:6382   加入書籤

A+A-


    中法俄澳四國南極聯合科考隊乘著俄羅斯的極地遠洋科考船在瑪麗伯德地邊緣選擇了一處海域準備停泊下錨時,此時此刻已經是一月二十五號早上的六點十九分。而在六點時,船上科考隊員們就開始吃早飯了。
    六點半左右,潛龍帶領著中國精幹科考小分隊的全體隊員們穿上了專業的極地防寒工作服準備上岸,和其他三國的科考人員一起踏上瑪麗伯德區域進行冰川科考戶外探險。
    科考船舶緩緩地停泊下錨了,寒風凜冽呼嘯而來,狂掃著冰地雪原。此時的瑪麗伯德地,宛如一個沉睡魔咒中的白色巨人,被厚厚的冰雪所覆蓋著,顯得遼闊空曠而又神秘莊嚴。
    隨著四國聯合科考隊帶隊總領隊俄羅斯優秀的極地科學家亞曆山大.托維奇耶夫一聲令下
    “夥伴們,我們一起出發吧。”
    四國聯合科考隊員們除了船上留守一些人員外,其他隊員們都身穿專業保暖輕便的智慧防寒裝備,井然有序地下了科考船,踏上了這片神奇莫測的冰雪大地。腳下的積雪發出一陣陣錯落有致的“嘎吱嘎吱”的聲響,仿佛在訴說著這片冰原土地亙古悠遠的漫漫曆史長河故事。
    四國科考隊人員分成了三支精幹科考小分隊分赴不同的地點方位展開各自的專項科考和取樣。
    俄羅斯的亞曆山大.托維奇耶夫帶領一個分隊向東乘著八座乘客的極地專業抗風寒重型科考飛機艇前往科考目的地a處;中國南極科考隊長潛龍帶領李旭陽等兩個中國隊員及三個智慧極地機器人攜帶著無人機和澳大利亞四名隊員共八個人分別乘坐兩輛雪原高速防風寒極地摩托艇前往b處進行科學考察探險取樣;第三支科考小分隊由法中兩國八個人組成前往c處科考點探險取樣。
    潛龍帶領著隊員們坐上雪地摩托艇後,說道
    “大家都準備好了吧,注意安全,按照預定路線前進。”
    茫茫無垠平坦的大冰原上,兩輛快速雪地智慧駕駛摩托艇按照衛星導航係統給定的高清立體3d實景地圖線路向著b處冰川疾速駛去。
    一路上,冰層迭伏,烈風陣陣,不一會竟然飄起了小雪花,太陽一下子隱入到灰色的雲層之中…。
    茫茫冰山雪原,蒼遠古樸,凜風刺骨,雪花狂舞,一切沉入到這場突然降臨的一片灰暗的風雪氛圍之中。
    潛龍和科考小分隊冒著飛舞的小雪,曆經一個小時的廣闊無垠冰原地帶雪地摩托艇的長途跋涉後,潛龍他們終於來到了這處雄聳億萬年冰川所在的山腳處,再往上就是坡陡的冰山路了,雪地摩托艇已經不再適合行駛了。
    潛龍帶領著七個人和三個智慧極地機器人下了摩托艇,帶上便攜輕便而又先進的科考設備向b處冰川走去。
    潛龍一邊走在前麵小心翼翼地探著路,一邊不時地回頭細心叮囑著隊員們
    “夥伴們都按著我的腳印走,注意安全,防患高處落雪。”
    他的目光警惕而又仔細地掃視著四周,這裏的環境複雜多變,隨時可能會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情況。
    突然,又是一陣更猛烈的狂風呼嘯而來,卷起漫天的雪花。隊員們的視線瞬間被模糊了,前行的步伐也變得艱難起來。
    “不好,很快會有暴風雪來了。大家迅速找個地方躲避一下。”
    潛龍大聲地喊道。
    隊員們紛紛就近尋找掩體,有的躲在了冰山下麵的岩石冰洞裏,有的趴在了雪地凹處裏。
    很快,凜冽的狂風怒吼著嘯嘯而來,席卷起鋪天蓋的鵝毛大雪來。
    漫天漫地的暴風雪整整肆虐了近半個多小時後,才逐漸平息。當隊員們從避雪處出來,準備重新出發時,眼前的景象讓他們不禁倒吸了一口涼氣。原本清晰的路線已經被大雪所覆蓋著,周圍的一切都變得陌生起來。
    “看來我們迷路了。”
    澳大利亞科考隊的一個名叫皮埃爾的男隊員皺著眉頭說道。
    “別擔心,我們有專業全能的衛星定位係統,先確定一下我們的位置。”
    澳大利亞科考隊的隊長珍妮冷靜地說道。
    經過一番調試,隊員們確定了自己的位置,繼續朝著目的地前進。他們不知道,這隻是他們在瑪麗伯德地遭遇的第一個挑戰,更多的困難還在後麵等待著他們。
    在穿越一片廣闊的山地冰原時,科考隊員們發現了一條巨大的冰川裂縫。裂縫深不見底,散發著陣陣寒氣,讓人望而生畏。
    “等一會,我再看看情況,總覺得有些不對勁,我們得小心一點。”
    潛龍蹲下身子,認真仔細地觀察著裂縫四周範圍內的情況。
    “會不會有什麽危險?”
    一名年輕的中國科考隊員小王緊張地問道
    “有這個可能。這種冰川裂縫有時候會突然擴大或者發生坍塌,我們必須找到一種安全的穿越方法。”
    潛龍沉思片刻後說道。
    就在隊員們商量對策的時候,突然聽到一陣“哢嚓哢嚓”的聲響從冰川裂縫深處傳來。聲音越來越近,仿佛有什麽東西正在靠近撕裂這片冰區。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快跑!”
    潛龍大喊一聲,帶領著隊員們迅速往回跑。他們的行動還是慢了一步。隻聽見一聲巨響,冰川裂縫發生了坍塌,巨大的冰塊從上方向下四處墜落下來。隊員們驚恐地看著眼前的突然發生的一切,大家奔跑著閃躲著…,幸運的是,他們及時逃離了這片危險區域,沒有一個人員傷亡。但這次意外更讓他們意識到,瑪麗伯德地的危險遠遠超出了他們的想象。
    瑪麗伯德地位於南極洲的西南部,地理經緯度範圍大致在南緯73°~85°與西經100°~150°之間。這一地區西起羅斯海,東至埃爾斯沃思地,是南極大陸西部的重要區域。瑪麗伯德地的核心區域坐標大致為南緯80°45"和西經132°42"之間。
    在海拔高度上,該地區的平均海拔為800~2000米,沿海部分有若幹高峰超過3600米。瑪麗伯德地的麵積大約是160萬平方公裏,是南極洲麵積最大的無主地區之一。
    瑪麗伯德地的地貌具有兩方麵獨特的特征,首先,反映在山地地形上,區域內有許多山地分布,埃爾斯沃思山脈貫穿其中,文森峰是該地區的最高點,海拔高度達到了5140米。其次,還有冰蓋覆蓋,這裏冰層的厚度達到了640米,沿海部分多為高聳的冰崖,這使得船舶難以靠近登陸。其次是存在著特殊的地質現象,冰蓋下存在地熱活動,熱地幔柱被認為是影響冰蓋變化的重要因素。這種地質特性導致冰蓋在短時間內會出現顯著的上升或下降現象。
    在生態與環境上,瑪麗伯德地因為其特殊的地質和氣候條件,形成了獨特的生態係統。冰蓋下存在湖泊和水流,為研究南極冰蓋的動態變化提供了重要的科學依據。此外,該地區的生物多樣性比較低,但仍然有一些適應極端環境的物種存在。
    瑪麗伯德地是南極洲最具特色的區域之一,其地理位置、地貌特征和地質活動使其成為全球氣候變化和極地科學研究的重要區域。
    經過近四個小時的艱苦跋涉,午時一點多科考隊員們終於來到了這個冰川深處一片相對平坦的坡地區域,陽光從雲層中透射出煦暖的光芒來,滿山坡熠熠生輝。這是一處非常適合休息和露營的地方。
    潛龍用英文說道
    “夥伴們都辛苦啦,今天晚上我們就在這裏宿營吧。大家先好好休息,吃午飯吧。”
    中澳一行八個人和三個智慧極地機器人便紛紛停步駐足,放下身上攜帶的便攜科考設備休息了。
    潛龍快速地觀察了這遍坡地的四周環境狀況後,他拿出專用的極地壓縮餅幹邊吃邊指揮著三個智慧極地機器人,選擇了一處略微平坦的避風點清除表層積雪,並挖出了一個可容納八個人的雪窩並搭設好極地專用戶外宿露抗風雪耐寒冷的仿生凝脂物帳篷。
    半個小時左右,這個帳篷就迅速地搭好了,中澳兩國八名隊員興高采烈地進了帳篷,各自拿出身上背包的壓縮睡袋及防寒墊就席地而坐,而澳方和中方共兩名女隊員則在這處大帳篷中又特意設置了兩個人的私密間留兩個人休息。
    澳大利亞的珍妮隊長看到潛龍精心指揮搭建好的帳篷後,非常高興地對潛龍說
    “沈先生,非常感謝您的周到關照!”
    潛龍微笑著回複著
    “珍妮女士,這是我應該做的,願為女士們效勞,不用客氣。”
    “哈哈哈…、”
    他詼諧的回答立刻引起大家開心的笑聲,帳篷裏的氣氛立刻變得活躍熱鬧起來,大家一起天南地北地聊起了話題…。
    午飯後,在經過半個小時的短暫午休後,二點多,潛龍便帶領大家一起在周邊區域開展了科學考察工作。
    在這裏,他們意外地發現了一些裸露冰層的岩石上麵琢刻的奇怪符號和圖案,這些符號和圖案似乎有著某種特殊的規律。
    “這難道是遠古人類文明時代所留下的遺跡嗎?”
    澳大利亞科考隊的考古學家馬克驚訝地說道。
    “從這些符號的風格來看,不像是我們已經知道的任何文明。難道在這片冰雪之下,還隱藏著一個不為人知的古老文明嗎?”
    珍妮疑惑地說道。
    潛龍立刻意識到這是一個重大的發現,他立刻組織隊員們對這片區域進行了詳細全麵的勘察和記錄,並采集了一些冰層樣本和冰下岩芯樣本準備帶回船上進行具體的科學分析檢測,三個智慧極地機器人此時此刻顯示出卓越的負重能力,。
    經過一番初步研究,科學家們發現這些符號和圖案蘊含著豐富的信息,可能是關於瑪麗伯德地的曆史、地理以及生態環境等方麵的重要線索。這一發現讓整個科考隊都興奮不已,他們仿佛看到了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門正在緩緩打開。…
    瑪麗伯德地分布著一些冰川與山脈,冰川主要有哈爾布冰川,位於瑪麗伯德地,流經錫普爾島北部,長度大約有20公裏。該冰川以波特蘭州立大學的研究員命名,目前由南極條約體係管理著。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而山脈與山峰有托尼山,這是瑪麗伯德地境內的一座重要山脈,包括多個高峰,其中裏奇滿峰是該山脈的一部分。裏奇滿峰位於托尼山,海拔高度為3595米,由美國地質調查局根據測量和海軍空中照片繪入地圖,現由南極條約體係管理著。
    瑪麗伯德地的地形以山地和沿海陡峭的冰崖為主,海拔範圍在8002000米之間。這些地形特征使得該區域地理環境複雜,同時也限製了人類活動的範圍。
    這裏是進行地質與氣候研究和冰蓋動力學與熱力學研究重要的區域,瑪麗伯德地的冰蓋對全球氣候變化和海平麵上升有重要影響。基於數值模擬的研究表明,該地區的冰蓋變化受到地質和氣候因素的顯著影響,其動力學和熱力學過程成為極地研究的熱點。
    瑪麗伯德地冰川表麵粗糙度特征,科學家通過?對瑪麗伯德地西部區域的研究表明,其表麵粗糙度分布特征為科學界提供了新的數據支持,有助於深入理解該區域的地質與氣候特征。
    在國際合作與未來規劃上,二十一世紀開始,中國等國家在瑪麗伯德地開展了多次科考活動,包括新站選址和生態研究。例如,二十一世紀的二十年代中國就計劃在該地區建立第六個科考站,用於進一步研究南極的生態環境和氣候變化。
    南極瑪麗伯德地以其豐富的冰川資源、複雜的地形和重要的科考價值而聞名於世。從哈爾布冰川到托尼山脈的裏奇滿峰,再到科學界對冰蓋變化和地表粗糙度的深入研究,該地區不僅是自然地理的寶庫,也是全球氣候變化研究的重要區域。未來,隨著更多科考活動的持續開展,瑪麗伯德地的研究價值將進一步凸顯出來。
    喜歡走向深藍(幻想小說)請大家收藏:()走向深藍(幻想小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