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航南極圈(M)~回到達恩利角域見查爾斯王子山
字數:1836 加入書籤
中俄法澳四國組隊環繞南極圈一周夏季聯合科考於三月底順順利利平平安安的完成了極地綜合科考探險和樣本的采集及數據收集。
三月二十七號上午八點多,四國聯合科考隊乘坐俄羅斯的“列寧二十號”科考船來到了達恩利角附近的海域,極晝籠罩下的查爾斯王子山曆曆可見,躍光爍金,氣勢磅礴,更凸顯了這座山川的雄奇壯偉。
中國科考隊領隊長潛龍帶領著科考隊員們順利完成了此次海上環行南極圈科考任務,準備在結束查爾斯王子山的短暫探險後,返回中國中山站和其他隊員們會合。
查爾斯王子山位於南極洲東南極的麥克·羅伯遜地,是南極重要的地質和科學研究區域。麥克·羅伯遜地ac. robertson and)位於東南極洲,是東南極洲的一個重要區域,其地理經緯度範圍大致覆蓋了從東經62°至東經80°和南緯67°至南緯75°之間的廣闊區域。這一區域毗鄰著印度洋,並且與普裏茲灣接壤。
麥克·羅伯遜地的核心區域大致位於東經70°至東經75°和南緯70°至南緯72°之間,具體坐標因地理單元而不同。
麥克·羅伯遜地的地質特征複雜,主要是由古老的岩石組成的,其地質曆史可以追溯到前寒武紀。這一區域的地殼結構穩定,主要是由結晶基底和水平沉積岩構成的,與東南極洲的“地盾”特征一致。
此外,麥克·羅伯遜地因為冰川剝蝕作用而廣泛分布著裸露的岩石,並且地質構造穩定,與南極洲其他區域相比,其沉積岩層保存比較完整。
麥克·羅伯遜地是南極地質研究的重要區域之一,科學家們通過對其沉積岩和地殼結構的研究,揭示了南極大陸的地質演化曆史。同時,該區域的地質特征也為全球氣候變化和大陸漂移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線索。
總而言之,麥克·羅伯遜地是南極洲東南極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地理位置獨特,地質特征穩定並且複雜,為研究南極大陸的地質曆史和演化提供了豐富詳實的地質樣本和信息研究。
查爾斯王子山是由阿托斯嶺、波爾朵斯嶺和阿拉米斯嶺等山脈所組成,形成了一個長度大約是260海裏的弧形山脈。這些山脈與周邊其他山脈一起共同構成了東南極的重要地貌單元。此外,其地質結構複雜,包括太古宙片麻岩、花崗岩以及古元古代片麻岩等類型岩石種類。
查爾斯王子山因為其獨特的地質狀況和自然環境,成為了南極科考的重要目標區之一。中國的泰山站為查爾斯王子山的科考提供了便利條件,早在2013年底,澳大利亞科學家就在北查爾斯王子山區域開展了相關研究。
此外,中國地質調查局在二十一世紀的2014年對“南極普裏茲灣北查爾斯王子山基礎地質研究”項目進行了成果評審,並被評為優秀。這表明查爾斯王子山在地質學領域的研究已經取得了顯著進展。
查爾斯王子山的地質複雜,礦產資源豐富,例如鐵礦和煤礦。其中,查爾斯王子山鐵礦是全球最大的鐵礦之一,煤礦總蘊藏量大約有5000億噸,被稱為“鐵山”。
此外,查爾斯王子山的沉積岩區域如埃默裏群)是研究二疊紀三疊紀地質曆史的重要場所。這些沉積岩主要分布在比弗湖周邊,為研究南極地質演化提供了重要線索。
總之,查爾斯王子山是南極地質研究和資源探索的重要區域。其複雜的地質結構和豐富的礦產資源使其成為科學研究的焦點。通過持續的國際合作與科考活動,查爾斯王子山在地質學、氣候變化等領域取得了諸多科考研究成果,為全球科學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喜歡走向深藍(幻想小說)請大家收藏:()走向深藍(幻想小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