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錢家結局
字數:4546 加入書籤
北夏的早朝,五品以上的官員都得參加,因金軍入關與三王爺兵變一事惹得皇帝龍顏大怒。
大年初四,春節還沒過完,宮中就派人把宋應知的正五品官服送來,並通知明日一早去上朝。
宋應明與錢氏知道後,心知皇上這是要急著定罪了,紛紛慌了神。
到了上朝這天,天還未亮,宋應知猛然驚醒,意識清醒後,發現王氏已經起床。
他揉了揉太陽穴,掀開被子起身,將昨日宮中送來的官服穿戴整齊。
才剛走出房門,就見王氏捧著一碗熱粥走來,眼神中滿是擔憂與關切。
“相公,先喝口粥暖暖身子再去上朝。”
“好。”
應了一聲,宋應知接過粥,幾口喝完,他輕輕握住王氏的手,催促道:
“天冷,你再回去睡會。”
王氏從他手中接過碗,乖乖點頭,“相公,外麵風雪大,你戴著鬥篷,別把官服弄濕了。”
說完,她快速回屋取出一早準備好的鬥篷,親自給宋應知穿上。
“相公,我說話你也別不愛聽,雖然二嫂的一家的事很重要,但你盡力就好,別逞強害了自己,知道嗎?”
借著給宋應知係鬥繩的功夫,王氏貼近他,滿心的叮囑。
“我隻想你好好活著。”
“放心吧,我不會拿自己的前途做賭注的。”
宋應知反握王氏的手,柔聲安慰。
這世上,沒人比他更惜命了。
告別王氏,他便一人迎著風雪前往北夏皇宮。
此時的街道還殘留著春節的喜慶氛圍,可宋應知卻無心欣賞,他滿腦子都是待會兒上朝要麵臨的事。
隨著進皇宮,人和馬車漸漸多了起來,等宋應知一路走到太和殿,諸多大臣們已經三三兩兩聚在一起低聲交談,氣氛壓抑而凝重。
在看到宋應知進來,不少人投來異樣的目光。
這些人裏,很多他都在巴裏見過,回京的路上被劫走的人隻有他,此時看到自己突然出現在太和殿上,眾人紛紛好奇。
然而太和殿內靜止喧嘩,即便眾人心生好奇,也無一人上前詢問。
無視他人眼光,宋應知徑直走到自己的位置站定。
辰時一到,所有人紛紛收斂表情,各自站定,等著皇上到來。
隨著左凡一聲“皇上駕到!”
殿內文武百官齊齊跪地,高呼: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愛卿平身。”
景君堯快步從太和殿一側走到高堂上的龍椅,繼而拂袖坐下。
習慣性的掃視一眾將臣,看到宋應知後,景君堯微微一頓。
“宋愛卿回京途中遇劫,還能按時歸來,此行辛苦了。”
赫然被點名,宋應知心中一緊,趕緊出列跪下。
“幸得皇上庇佑,臣才能一路安然無恙回來。”
此話一出,景君堯龍顏大悅。
臉色不自覺緩和幾分。
待宋應知重新站定後,他才威嚴開口:
“景君赫謀逆勾結金軍謀逆一事,涉事的商戶可都收押過審了?”
話音才落,大理寺、刑部、都察院的三位大人紛紛出列。
“回皇上,已經審完,鶴州錢家、潿洲李家、威州馬家還有鹽商常家證據確鑿,各家家主也已畫押認罪,一切隻等皇上定奪。”
說罷,大理寺卿雙手呈上幾位家主的供詞。
左凡看了一眼皇上,隨即快速走到殿中,將供詞呈去給皇上。
景君堯接過供詞後,朝堂上一片死寂,落針可聞,宋應知站在文官列最後麵的位置,依稀還能聽到殿前傳來的紙張翻閱聲。
片刻後,天子的聲音再次在太和殿內響起。
“眾愛卿覺得,這些商戶應當如何處置?”
話音落下,朝堂上下瞬間鴉雀無聲。
景君堯眉頭一皺,“唐大人,你意下如何?”
聞言,禮部尚書快速出列,拱手奏道:
“皇上,謀逆乃大罪,這些商戶與三王爺勾結,為其提供財力,實乃罪無可,依臣之見,當滿門抄斬,以正國法,以儆效尤!”
不少大臣隨之附和:
“尚書大人所言極是,此等罪孽,絕不能姑息!”
“韓大人,你覺得呢?”
工部尚書趕緊出列,拱手謹慎回道:“回皇上,依臣之見,這些商戶部分或許是受三王爺脅迫,而非自願,臣以為可將主犯斬首,其餘未知真相的家眷流放邊疆,沒收其家產充公,如此既能彰顯國法威嚴,又能避免過度殺戮。”
韓宇才剛說完,蘇瀾之接著出列說道:
“皇上,韓大人所言有理,眼下巴裏州的貿易口才剛打開,那裏急需要人去填補,若把這些商戶貶去巴裏,正好填補空缺。”
趁此機會,木侯爺也站了出來。
“皇上,前幾日,我兒木秋來信,不僅提到了邊疆苦寒,還一直抱怨著人手不夠,連采棉花和種小麥他都得親自下場……我兒哭啊……”
隨著木侯爺這一哭喪,不少與之交好的大臣紛紛出列。
“皇上,臣提議將這些商戶發配巴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臣附議!”
“臣附議!”
……
隨著同意的人越來越多,先前提議滿門抄斬的禮部尚書還有支持他的那幾位大臣臉色十分難看。
感情你們早已商量好,就我一個人是小醜是吧!
不得不說,金錢還真是萬能的,這事不僅錢家出了四十萬,其他幾家私下估計出得更多。
“既如此,那便依韓大人而言,將所有犯事的主家斬首,其餘所有人貶去巴裏,終身不得進入關中!”
隨著皇帝一聲令下,眾大臣紛紛下跪,齊聲道:
“陛下英明!”
宋應知跪在地上,內心十分複雜,沒想到這事最後,會是他的新上司來求得情。
雖不知韓大人此意是否是為他、為錢家,但是這人情欠大了。
懷著五味雜陳的心情,等退了朝,宋應知立刻去工部報到。
雖是新官上任,但好在他的上司是韓宇,二人有過一起建築燕京衛的共事經曆,相處起來也沒那麽多彎彎繞繞。
“皇上把軍器局提拔為司,和其他四大司並列,顯然是對製造司極為重視,你既然來了,就加油好好幹,本官相信你的能力。”
一到工部,韓宇便快速給宋應知安排了任務。
“從西洋國傳來消息,他們研發了一眾射程比較遠的火器,我們北夏不能落後,這個任務,就交給你了。”
對於這個新下屬,韓宇高度認可,當初要不是宋應知,這工部尚書的位置還輪不到他。
喜歡種田不成,隻好科舉發家請大家收藏:()種田不成,隻好科舉發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