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京城消息傳來
字數:4295 加入書籤
宋應知轉過身,眉頭緊鎖的盯著宴莊。
“本官已經給足了王氏體麵,你最不該來求的人便是我,趁我還沒返回,你趕緊走!”
沒有揭露此事,就是他給她最後的寬容,自此以後,二人不再有任何瓜葛。
在世人眼中,他的妻子在方城夏道被刺殺,死無全屍,所以連休書都可以省了。
“我沒有要求你。”
這種事換誰都不可能原諒,所以宴莊就沒想過要求他。
“我知道北夏有很多人都想殺你,我們做個交易。”
將長劍扔在地上,宴莊單膝跪地,雙手抱拳,抬頭看向眼前的男人,眼中從未有過的認真。
“我願做你一輩子的……奴,換我師弟骨肉一條生路。”
無所謂了,反正他這種整天打打殺殺的人,隨時都可能會死,做不做奴又有什麽區別?
他可不像步青紅,還妄想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一日三餐生活。
奴?
宋應知終於提了點興趣,他將目光落在宴莊身上,這是北夏曾經最厲害的武將。
“你確定?”
“北遠鏢局的總鏢頭是我舅舅,而我是下一個繼承人,我願以一局之力,助大人青雲直上。”
宴莊抬起頭,直視著宋應知的眼睛。
“若我死了,北遠鏢局就是您的。”
宋應知不上當,“空口無憑,本官憑什麽信你?”
他背起雙手,直接說道:“你簽下死契,等你舅舅百年之後,北遠鏢局的掌權人換我,如何?”
死……死契?!
宴莊眉毛一擰,一旦簽了賣身契,那他可就是官府記錄在冊的奴仆了。
他想拒絕,可步青紅臨死前說的話不停的在腦海中回蕩。
“我簽。”
宴莊咬緊牙關,反正都是為奴,是生契還是死契,重要嗎?
“宴莊,你們師兄弟的江湖義氣,還真是可歌可泣,哼!”
宋應知冷哼一聲,隨後進屋,親自提筆寫下賣身契,待宴莊簽字畫押後,他才開口:
“王氏的處決已成定局,無可挽回,但本官允許你一路相送,兩個月的時間。”
“宴莊謝過大人!”
他將死契收好,越過宴莊,去了府衙內院。
這裏是官吏辦公的地方,上次回來,還沒歇口氣就趕去了沘水縣。
現在總算是有時間坐下來喝喝茶,歇一歇了。
隨著南陽各縣逐漸開窖取冰,百姓們的情緒得以安撫,但這不是長久之計,冰塊遲早有耗盡的一天。
宋應知思來想去,決定再次應征徭役,開渠引水。
在原來的世界,新中國成立後,就曾在南陽淅川縣建造亞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實現“南水北調”工程。
要說南陽內地雖遭遇旱災,但幸運的是周邊流經多條大河。
丹江屬於漢江的一大支流,雖隻有一小部分流經南陽淅川縣,但這個位置恰好是原來世界裏,人工湖的位置。
建堤築壩的工程量太大,宋應知隻能舍大取小,決定在丹江與沘水河之間修出一條人工河。
丹江地處南陽西麵,沘水處於南陽東麵,若在兩條河流之間開鑿出一條人工河,剛好可以自西向東貫穿整個南陽地界。
如此,不僅能解決內地百姓們的飲水灌溉問題,還能解決沘水斷流帶來的影響。
旱災來臨,讓百姓們被迫逃荒的根本原因就是水和糧食。
現在有冰窖,百姓暫且還能鎮定,一旦地裏的紅薯開始枯萎,百姓沒了盼頭,就會出現大量流民。
這時,麵對的一大問題就是開倉賑民。
隨著難民增多,各種瘟疫疾病隨之而來,到時候的場麵即便是北夏士兵來了也很難鎮住。
所以,與其坐等情況惡化,還不如從一開始杜絕這個現象。
思及此,宋應知決定再開徭役。
回南陽府城的第五天,城中百姓再次被新張貼出來的告示給震驚住!
“什麽?!又要應征徭役了?!”
這天,城中一位居民如平日裏一樣,一大早來城門口等待官府發放冰塊,不想竟聽到這樣的噩耗!
“現在吃都吃不飽,哪來的力氣服徭役啊……”
人群中很快有人抱怨道。
“你們先別急,這告示下麵還寫了,徭役雖然是強製性的,十五歲到五十歲的男丁都得去,但是男人們隻要去了,不僅免費提供一日三餐,還給家裏多提供一塊冰!”
此話一出,眾人轉悲為喜!
“真的?!一天三頓飯?還有冰塊領?!”
雖然沒有工錢,但有飯吃啊!
現在南陽的糧食比金子還貴,為了省下糧食,好多家裏一天就吃一頓。
“一天三頓飯,就是知府大人不強行征徭役,我也願意去,能省下不少糧食呢!”
“是啊是啊!”
從這天起,來城門口領冰塊人變成了女眷,男人們都扛著鋤頭去城外開鑿水渠去了。
宋應知帶著府衙的人,沿路規劃好水渠的每一個河堤點。
每個村、每個鎮、每個縣負責自己地界的水渠開鑿,所有支流渠道同時進行。
在如此龐大的徭役數量下,一個月的時間,買回來的糧食很快就去了大半!
沒有朝廷傳下來的命令,各縣糧倉不能開。
就在宋應知焦急得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京中終於傳來了消息!
“大人!大人!京中來消息了!”
這天,宋應知正爛頭焦額的坐在衙門正廳裏想著法子,馬推官匆匆忙忙跑了進來,將手裏拿著的聖旨雙手呈到他麵前。
“大人,皇上終於來消息了!”
“快給本官看看!”宋應知眼睛一亮,右手撐住椅子豁然起身,一把將聖旨奪了過來,迫不及待的打開。
看清聖旨的內容後,臉上的笑容瞬間僵住。
海南戰事又起,程元帥率領二十萬水軍在海上頑強抵抗了半月有餘,最後雖守了下來,卻死傷過半。
眼下北夏自顧不暇,不僅大肆在沿海招納新兵,原本要撥給南陽的賑銀被工部拿去造船,部分賑糧也要轉調給海南前線。
能撥給南陽百姓的所剩無幾,好在皇帝還算有良心,允許他在危難時刻開倉放糧。
“大人……可是賑銀撥下了?”
馬推官見宋應知臉色不對勁,便小心翼翼開口問道。
喜歡種田不成,隻好科舉發家請大家收藏:()種田不成,隻好科舉發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