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回京定罪
字數:4495 加入書籤
上司都這麽說了,馬推官即便再想看,也隻能等著兩位縣令大人來了再說。
派人去請縣令期間,宋應知幾人挖了幾塊出來晾曬。
為了能快速將其曬幹,宋應知特意將泥炭存成筷子一般粗大的條狀。
酷熱的天氣下,兩個時辰左右,泥炭裏的水分就被蒸發的差不多,這個時間,太陽已經西斜。
馬推官一直守在泥炭旁,眼中好奇不斷。
“大人,若這東西真能燃燒,那咱們南陽府借的錢,很快就能還上了!”
要知道,受旱災影響的地方可不止南陽,南陽隻是最嚴重的地方。
“咱們把這泥炭賣去別的地方,銷量肯定好!”
越想越開心,馬推官已經笑得見牙不見臉。
然而,宋應知卻有自己的打算。
“這些泥炭,咱們不賣。”
現在正逢旱季,百姓們手裏都沒錢,他找燃料的初衷是為了解決百姓們燒火的問題。
這泥炭雖能燃燒,但厚度卻隻有三到十米,存量不夠。
“不賣?”馬推官傻眼了,
“大人,那咱辛辛苦苦找了這麽多天,豈不是白費力氣?”
不僅馬推官不高興,其他人也跟著一臉失落。
宋應知看了眾人一眼,沒再過多解釋。
半個時辰後,兩個縣令姍姍來遲,見人到齊,宋應知朝著宴莊使了個眼神。
“宴莊,去點燃泥炭。”
宴莊應了一聲,去不遠處找來一團枯草,將曬幹的泥炭搭在枯草上,隨後從身上掏出火折子,輕輕一吹,將冒出來的火焰點燃枯草。
眾人見罷,紛紛圍了上來,看著枯草真的點燃了泥炭,夏縣令直呼神奇!
“真是神了!這泥土也能燃起來!”
方城縣縣令也忍不住跟著讚歎:“知府大人,您是怎麽知道這泥炭能做燃料的?”
“很簡單。”
宋應知雙手背在身後,不緊不慢的解釋道:
“泥炭之所以能燃燒,是因為它的前身都是一些水草,被壓在底下多年才形成的,隻要是草,曬幹了都能燃燒。”
眾人一聽,恍然大悟!原來還有這層原因。
“這片沼澤的泥炭存量沒多少,本官也不打算售賣,既然處在方城和沘水兩地交界處,那你們兩個縣先行開采,按著戶籍來算,每戶人家定量取,不可多拿。”
兩人聽後,連忙點頭稱是!
“如此一來,便能解決百姓們的燃眉之急了。”
宋應知點了點頭,對著馬推官吩咐道:“馬大人,你立刻派人去南陽各地沼澤處探查,一旦發現泥炭,便通知當地縣令,安排百姓們自行來取。”
對於這免費的東西,自然是得自己來挖,他現在一窮二白,是再開不起工錢。
“大人,若別處沒有呢?”
“那就讓他們自己派人來這裏挖,要是覺得路途遙遠,可以出錢讓方城和沘水的百姓幫忙。”
反正他不可能出錢。
“是!大人!”
如此,他們就不能回南陽府了。
接下來的時間,眾人又花了半個時間跑遍全南陽,將各個縣的沼澤翻了個底朝天。
可惜的是,沼澤雖有,泥炭土卻很少,最後,十一個下轄縣一經商量,決定籌集工錢讓方城與沘水的百姓們幫忙挖出來晾曬,自己再拉著牛車來取。
自此,百姓們生火的問題總算得以解決。
進入十一月,南陽依舊沒有下雨。
但第一批樹種到了,為了方便培育出樹苗,商人們把種子撒在水渠兩旁的土地上。
除了樹種,一些走商還運來樹苗,考慮到現在還不是種樹的最佳時機,宋應知便也把這些樹苗暫時種在水渠兩旁。
盡管冬季來臨,但水渠兩旁依舊熱熱鬧鬧。
人手不夠,宋應知隻能帶著府衙的人每天種樹澆水,一直忙碌到十二月,總算沒有走商運樹苗來南陽。
大夥送口氣的同時,馬推官也忍不住感慨道:
“看來,要過年了……”
往常,這會各地的官道已經被大學覆蓋,但南陽這裏依舊幹巴巴的,一絲水分都找不到。
“大人,你說,今年會下雪嗎?”
“這個我哪知道?”
難得今天沒去種樹,宋應知一個勁的埋頭處理文件。
見他如此勤勤懇懇,馬推官也不好意思再偷懶,專心致誌的處理手裏頭的事。
兩人正忙得暈頭轉向時,一名衙役匆匆跑了進來,連門都忘了敲!
“大人!京中來聖旨了!”
聖旨?
宋應知手中的筆一頓,抬頭一臉疑問的看向跑進來的衙役。
“這個時候,怎麽會突然來了消息。”
將筆放下,他伸手接過衙役呈過來聖旨,一目十行的看完內容。
隨後陷入沉思……
聖旨裏,不僅提到了他私扣今年本該上繳的各項稅銀,還與北遠鏢局勾結發行所謂的南陽債券,以及糧倉看管不利等等罪責……
“大人,聖上說什麽了?”
“自己看吧。”宋應知麵無表情的將聖旨遞給馬推官,一個人繼續陷入沉思。
這模樣可把馬退換急壞了,他趕緊將聖旨拿過來。
“什麽?!回京定罪?!”
馬推官難以置信地瞪大雙眼!
“大人?!這聖旨沒寫錯吧?你為國為民,何罪之有?!”
“問得好!本官也想問問,根本何來得罪!”
這狗屁聖旨,不要也罷,宋應知一把奪過,將其狠狠砸在地上。
仍覺不解氣,他又踩上了好幾腳。
把馬推官嚇得雙腿一軟,跪在聖旨跟前不停的念叨:“皇上恕罪皇上恕罪……”
見聖旨如見天子本人,宋應知此舉可謂是將皇上直接踩在地上摩擦。
“馬推官,南陽一切事宜暫且交由你代辦,本官現在就是進京。”
他倒想看看,皇帝這是完結給他訂什麽罪?!
“大人,此事不必著急,這其中肯定有蹊蹺,說不定有人故意在聖上麵前加害於您,若您現在就這麽孤身一人前去,豈不是中了他人奸計。”
生怕宋應知意氣用事,馬推官焦急地說道。
“放心吧,本官心裏有底。”
宋應知安撫好馬推官,回後院收拾行李,帶上宴莊立刻趕往京城。
出了方城夏道,一路上的情況猶如人間煉獄,官道上難民無數,每晚都有人在路旁被凍死。
然而,卻隻見屍骨不見其肉……
喜歡種田不成,隻好科舉發家請大家收藏:()種田不成,隻好科舉發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