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冷汗直流的王珪

字數:4757   加入書籤

A+A-


    清晨,汴梁城蘇醒了過來。
    幾個官員睡眼惺忪的來到衙門前的早點鋪子。
    在京城做官,看似光鮮,實則有苦自知。
    大宋優待士大夫,從拿到官身起,俸祿、職田一應不缺,可在這京城中開銷也大啊!
    他們現在還在租房住,家中也僅有粗使婆子忙活,寒酸的哪有士大夫的體麵。
    幾人在鋪子裏坐下,胡亂點了幾道吃食應付肚子,便有一搭沒一搭的聊了起來。
    一會說說公務,一會又猜測今科狀元會花落誰家。
    宋人好買撲,瓦市裏早就開出了盤口,賭上了三鼎甲的人選。
    這是近期最熱門的話題,他們幾人也同樣小賭怡情了一把。
    說著話,早點上了桌,幾人又邊吃邊聊了起來。
    鋪子裏除了他們還有一些市井百姓也在吃飯聊天。
    這些人聊的東西就有趣的多了,奇聞傳說、花邊八卦、時事政治,無所不包。
    這些官員有時候也與民同樂,摻和上幾句,但更多時候,都是笑而不語。
    聽他們談論時政,如同有人在信誓旦旦的說,皇帝每天扛著金鋤頭鋤地一般,充滿了荒誕感。
    就像今天,這些百姓又談論起雍王,各種誇讚。
    幾個官員互視一眼,搖頭失笑,默默吃起了早飯。
    可吃著吃著,幾人的臉色都有些不對,這些百姓知道的也太詳細了吧!
    把雍王履曆扒的太清楚了,連他何時因何受封,遷轉官職,甚至連他曾用名,都說的清清楚楚!
    這就不是這些百姓能知道的東西!
    一位官員忍不住了,轉頭看向正跟同伴口如懸河的老者,拱手笑道:“這位老丈,怎對二大王這般了解?莫不是在英廟潛邸中做過事?”
    老者回頭看看一身官服的幾人,露出局促的笑容,還禮道:“這位官人說笑了,小老兒哪有那般福氣,方才所言,都是在小報上看的。”
    “哦,這小報怎去寫二大王之事!”官員看向老者手中的冊子,笑道:“不知老丈可否將這小報借我一觀?”
    “自無不可!”老者趕忙上前,將小報遞了過去。
    “多謝!”
    官員接過冊子,道了聲謝,便翻看了起來,隻是越看臉色越是沉重。
    小報中確實將趙顥的履曆寫的很詳實,而且通篇都是溢美之詞。
    先是誇他天資聰穎,喜愛學習,經常向朝臣請教經義。
    然後又讚他精於騎射,常與武將切磋技藝,勝不驕敗不餒!
    再就是百姓喜聞樂見的人物風流,青樓妓子多傾心於他。
    最後還著重讚揚他的孝義,堂前盡孝,時刻不忘!
    這些誇讚看起來都沒問題,可細一琢磨就味道就全變了!
    請教經義,是不是與朝臣走的太近?
    切磋武藝,有沒有勾結武將的嫌疑?
    人物風流倒沒什麽,雖然大宋禁止官員狎妓,可一個親王逛逛青樓,也不會有人較真。
    到那個年紀了嘛!少年慕艾,很正常!
    可跟著後麵就說堂前盡孝,整體就不對勁了!
    他對誰盡孝?太後!
    太後住哪裏?皇宮!
    一個經常逛青樓,知曉人倫之事的皇子,還住在皇宮!
    這是想幹什麽!合適嗎?
    隻怕是起了不該有的心思!
    尤其整篇文章,還暗搓搓的拿雍王與太宗比較!
    這是生怕別人想不到這點啊!
    原本剛看這文章時,還以為是小報逢迎雍王!
    現在看來這是有人要搞二大王!
    一旁同伴見他神色不對,忙問道:“怎麽了?”
    官員沉默不言,隻將冊子推了過去。
    同伴詫異的接過小報,抬眼看去,須臾麵色也是一般凝重!
    “要出事啊!”
    “隻怕雍王要汗流浹背了吧!”
    ……
    趙顥有沒有汗流浹背不知道,但王珪真的是冷汗直流!
    下朝之後,王珪剛回到公事房,就見幾個京官圍在一起竊竊私語,便走了過去。
    此時的王珪還不是後來的三旨相公,平素對屬下也很和藹,不像王安石那般嚴苛古板。
    幾人見他過來,也不害怕,紛紛起身見禮。
    王珪笑嗬嗬的道:“都在聊什麽呢?此時不在任上,若讓相公見了,少不得一頓訓斥!”
    幾人忙四下看看,不見王安石身影,方才放下心,訕笑道:“早上路上買了一份小報,其中有篇文章是寫二大王的,我等覺得另有深意,便在此討論一番!”
    “哦,有關雍王!倒是稀奇!拿來我看看!”
    那官趕忙將小報遞過去。
    王珪拿過小報,笑道:“都去做事吧!下值後再去我那裏拿!”
    “喏!”幾人應聲而去。
    王珪回到房中,先是處理了一番公務,不多時,便處置完了。
    王安石是個工作狂,而且掌控欲很強,多數的事務都要由他親自處理,這也導致他這個參知政事很是清閑。
    王珪有時在想,王安石會不會像諸葛亮那樣累死,那自己也就能試試宣麻拜相的滋味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想到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王珪情不自禁的笑了起來,暗暗對自己說:“不要急,且等等!會有那天的!”
    一側頭,看到放在案邊的小報,伸手拿了過來。
    小報他不陌生,這幾年在東京流傳的很廣,多登報一下宮闈秘事和花邊新聞,吸引百姓眼球。
    有時候也會將朝廷邸報翻譯成大白話,再做些不倫不類的分析,散播於市井。
    王珪就知道好幾個朝官拿過這小報的銀錢,給小報透露過朝堂中的事。
    當然他平日很少去看這東西,不登大雅之堂,不過聽說雍王上報了,他也是好奇,決定看看,萬一官家要問到這事,他也不至於一問三不知。
    王珪看書很快,作為學問大家,博聞強識,一目十行,隻是本分,不多時他便看完了文章。
    他麵色有些沉重,然後又看了一遍,冷汗便下來了。
    他並不擔心趙顥會造反,那就是個笑話!
    但趙顥留在宮中卻是事實,因為太後的原因,一直以來,沒人敢提,都是裝聾作啞,隻當沒這事!
    可是小報現在將這事挑了出來,以它的傳播力,這事很快就會再次被提起。
    洛陽那幾位還在時刻盯著朝堂呢!
    王珪敏銳的發覺,這會演變成政治事件!
    他甚至都能想到會有什麽傳言!
    政事堂的相公們是否還忠於官家?
    不然為何能坐視雍王禍亂宮闈?
    哦,官家沒有子嗣,怕是相公們有了別的心思!
    王珪擦擦頭上的冷汗,隻覺得頭皮發麻!
    這不是他一人的事,得去找王安石!
    喜歡我是慕容複的舅舅請大家收藏:()我是慕容複的舅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