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再見章惇

字數:3825   加入書籤

A+A-


    客船由汴河入淮河,而後轉入淝水,再入長江,隨後一路西去,直奔荊南。
    這船家是常走這條水路的,對各處水情很是了解,一路行的順風順水。
    而且客船上到廚子也很是不錯,對烹飪這些河鮮江鮮很有一套,絲毫不輸那些大城裏的正店。
    連日下來,各種魚蝦水貨,幾乎不重樣,王岡本就是江南之人,吃慣了這些,對此也是大為滿意。
    他這段時日過得很悠閑,大多時間都用來看書,邵雍的《皇極經世書》還是有些晦澀,很多易數上的知識,還需要借助其他書上的注釋,來互相印證、推敲。
    這種看似枯燥乏味的讀書過程,王岡卻很是自得其樂,每解出一個難點,所獲得的成就感,都讓人欣喜若狂。
    書看乏了,王岡也會去找其他的船客聊天,比如那位東京來的“茶丹青”。
    二人臨窗而坐,任由春日和煦的暖陽灑落於身,點上兩盞茶,隨意閑話,一個閑暇且慵懶的午後便悄然度過。
    又過兩日,茶丹青提前下船,王岡與其送別。
    茶丹青拿過茶具,再次施展手藝,點了一盞茶,笑道:“萍水相逢,卻是有緣,臨別再贈公子一盞茶吃!”
    王岡伸手接,茶丹青卻蓋上茶盞,故作玄虛道:“還是等我走了,你再吃。”
    王岡哈哈一笑,送人下船,待人走後,不免感到幾分寂寥。
    可轉念一想,人生百年,所遇之人如過江之鯽,多是擦肩而過,能說上兩句話,已是有緣,能陪你走上一段,那邊是前世因果,終生相伴之人,終究是可遇而不可得!
    一念及此,頓時灑脫了起來,人生逆旅,所遇之人,多是過客,何必牽掛於心,隻當紅塵煉心。
    回到房中,見到那盞留下來的茶水,而過微微一笑,拿開碗蓋,低頭看去,卻見茶麵之上,做了一幅畫,各種花朵齊放,其間站著一宮裝女子,王岡頓時愣住。
    林漁探過頭來一看,驚道:“咦!清荷娘子……”
    話未說完,他臉色驟變,失聲道:“他怎麽會認識清荷娘子的!我去把他抓回來!”說罷,轉身就要往外走!
    “不用了!”王岡開口阻止林漁,麵色平靜道:“他既然下了船,人海茫茫,再想找到就難了!”
    林漁回過身來,遲疑道:“那他這是什麽意思?”
    “不知!不過他肯定還會再出現的!”王岡搖搖頭,將茶隨手潑去。
    對方的意圖不知,但無非是好意或者惡意。
    兩人素不相識,對方卻對他私事這般了解,說是好意,根本說不過去。
    若是惡意,無非是用清荷或者是他家中之人來威脅他,這意圖就很明顯了!
    王岡略一思索,拿過紙筆,刷刷點點寫了一封信,遞給林漁道:“把這信寄回姑蘇!”
    林漁拿過信封一看,喜道:“你請慕容宗師出手,那這事穩妥了!”
    王岡點點頭,示意林漁快去,心中暗自思量,慕容博這匹夫,雖然行事莽撞,人品不行,但讓他護佑一下家中的內眷,問題應該不大。
    船停靠了一天,第二日繼續啟辰,王岡沒有過多擔憂那茶丹青之事,隻要對方還有後續的計劃,那他或者他都人,一定會再次出現的。
    現在即便是再煩憂,也是於事無補,徒增焦慮。
    又行一日,遙遙可見荊南,林漁和丁三開始收拾行李,王岡也正了正衣衫,準備下船。
    荊南作為荊湖北路的治所,又水陸便利,還是比較繁華的。
    王岡三人先去了驛站安頓,隨後便親自手持拜帖去了知府官邸。
    那門子很是奇怪,先是聽說王岡自京城而來,還很是歡喜,再一看他拜帖上的名諱,麵色就冷了下來,哼了一聲:“等著!”,方才施施然的去通報。
    這倒是把王岡弄的一愣,怎麽自己狀元郎的名頭不好使了?
    你看京城,不管哪家門子見到他,不是客客氣氣的!
    哪有這般倨傲的!
    雖說宰相門前七品官,但章惇現在不還不是宰相嗎!這譜倒是擺起來了!
    不過王岡也是無奈,畢竟後麵還要靠人家混功勞,隻能喟歎一句:“本地的官員,太沒有禮貌了!”
    等了盞茶功夫,那門子匆匆而來,一臉困惑的表情,拱手道:“相公相邀,請王知州裏麵請!”
    王岡點點頭,順著下人帶路來到了花廳,還未等他進門,便聽裏麵傳來一道爽朗笑聲:“可是玉昆來了!”
    王岡連忙行禮:“見過相公!”
    章惇迎出門,把臂相扶,不悅道:“我與王元澤兄弟相稱,你這般稱呼,倒是顯得生分了!”
    王岡立刻笑道:“子厚兄說得是,我之過!”
    二人進了廳,分主客落座,下人送上茶、湯,兩人便就往事寒暄起來。
    “昔日太湖剿匪,我便知玉昆非是池中之物,不想不過年許時光,竟取得這般成就!”章惇一臉讚歎的遞過一杯茶來。
    王岡連忙接過茶,謙虛道:“子厚兄過獎了,不過因緣際會,運氣使然!”
    “可不盡然!”章惇搖搖頭道:“富良江之戰,距升龍府不過三十裏,卻不得寸進!誰都知道其國內空虛,卻唯獨你敢發起奇襲!單這份膽識,便勝過許多人!”
    王岡笑道:“若是子厚兄臨陣,定然是有這份膽魄的!我可是聽說過子厚兄與蘇子瞻同遊的故事!”
    “哈哈……”章惇仰頭大笑起來,繼而說起年少時與蘇軾遊玩的趣事。
    兩人本是嘉佑二年的同科,而且一同中了進士,不過章惇的名次不大好,沒有參加傳臚,而選擇下科再考。
    世人皆言章惇是不恥落於侄兒章衡名後,從而選擇重考。
    但在王岡開來,這次重考絕非義氣之舉,而是他深思熟慮的!
    進士授官,排名極其重要,四階七等的選海,足以讓一個末等進士蹉跎終生。
    而對章惇來說,他所耗費的不過是三年時間,三年夠幹什麽?
    一任官而已!都不足一次遷轉!
    但重新考個一等,那就節約了幾十年的磨勘!
    哪個劃算,一目了然!
    當然,這還需要對自己才學有充分的自信才成!
    喜歡我是慕容複的舅舅請大家收藏:()我是慕容複的舅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