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再回京
字數:3655 加入書籤
二人離開之際,又去了趟南皮縣衙,想跟縣令打聲招呼,讓他照拂一下劉二虎的家人!
結果剛進縣衙沒多久,縣令就笑著過來說:“那一幹衙役對夥同劉德謀取百姓家財之事供認不諱,全部判處流放,明日便將判決上呈州衙。
“都審完了!”二人也是震驚。
縣令一臉懵的問道:“快了還是慢了?”
王岡擺擺手,不想跟他廢話,直接說明來意,縣令聽後自然滿口答應。
二人便走出縣衙,再次上路。
林漁騎在馬上,看著南皮縣城中因年節將至而忙碌的人們,感慨道:“今日大使教訓了他們一番,這些百姓日後定會過的鬆快些!”
“沒用的!”王岡搖搖頭,看向那些奔波的百姓,神情有些悲憫,緩緩說道:“你當那縣令真的被我罵醒了?他隻是畏懼我的官位而已!”
王岡停頓一下又繼續說道:“少時我們讀書,先生教了我們許多聖賢的道理,我們也以為自己掌握了世間的至理!
然而一出書院,卻發現這些道理根本用不上,大家似乎都不講理,然後有一些意誌不堅定之人,就開始質疑聖賢之言,進而改弦易張,主動來迎合這世間之汙濁,待獲得好處後,又自詡聰明人,反嘲笑那些堅守本心之人迂腐、不知變通!”
“那這位縣令就是那種意誌不堅之人?”林漁疑惑道:“也沒見他混的有多好啊!”
“哈哈……這行其實也挺卷的!”王岡笑道:“光舍棄信仰還不行,還要有手段,能為自己爭取利益才行!
他守著這麽一個窮縣,大戶不敢惹,他想要政績就隻能壓榨百姓,可百姓就那麽點油水,總不能讓百姓都餓死,讓他衝一把吧!”
林漁咬牙道:“大使,你的意思是那縣令還會讓人繼續這麽做?”
王岡點點頭道:“這是自然, 朝廷任務在那放著,他不去做,難道不想升官了!”
林漁想了想道:“那如果換成大使會怎麽做?”
王岡理所當然道:“這青苗法其實是善法,自然是要推行的,問題在於怎麽用它!強行攤派的那些人,不是蠢就是壞!如果是我,我會更深層次的去挖掘需求,遇到困難的農戶需要,那沒遇到困難的……”
“給他們創造困難!”林漁一臉震驚的接話。
“你若為政一方,定能讓百姓民不聊生!”王岡沒好氣的瞪他一眼,說道:“百姓收入的主要問題在於生產力!我們可以用這些錢來讓他們提高生產力、增加副業!比如買牛、買羊、買雞鴨!”
“牛的參與可以解放出生產力,讓他們有功夫做其他事,可以讓他們合夥去買,錢不夠,我們借!
當然這隻是舉例,具體情況還要根據當地的情況具體分析!”
王岡想了想,笑道:“不過要做這一切,首先要讓百姓信任你!其實這個簡單,把一切政策透明化,直接張貼出來,讓人人都知道是怎麽回事!這樣一來,那些胥吏想要盤剝他們就難了!”
林漁聽完,神色有些消沉,過了半晌,沉聲道:“大使,你是一個好官!”
王岡詫異道看向他,疑惑道:“我見你好像對那縣令有些敵意,這是怎麽回事?”
林漁沉默了一下,緩聲道:“我老家那地方比較貧寒,我自小跟著父兄在家種地時,就沒吃過一頓飽飯,後來父兄戰死,我帶著老娘活的也是戰戰兢兢,
若是遇到好官,就還能活下去,若是遇到那些不顧惜民力的官,就隻能等死!我家的鄰居就是接到縣衙的徭役,結果家破人亡!”
王岡默然,宋朝的徭役很坑人的,讓你修橋修路還算好的,雖然很有可能會累死,但畢竟不會連累到家裏人!
如果是讓你看守,或者押送物資,那就麻煩了,失期會被罰,貨物丟失不僅受罰還要賠償,無論哪一樣都會讓人家破人亡的。
保質保量,按時到達?一樣可以讓你失期的!
從這個角度來說,王安石的募役法也是善法,盡管會讓許多官員不滿意,沒人免費幹活了,而且還要交助役錢,實在有失體統!
但對於百姓而言,卻是多了一條生路!
“這個世界不應該是這樣的!”王岡情不自禁脫口而出。
林漁眼前一亮,道:“大使他日若為宰相,定能讓百姓過的好起來!”
“或許吧!”王岡啞然失笑,伸手一指前方,叫道:“趕上使團,一起過年去!”
“好!”
“駕!”
二人打馬而去。
出了南皮縣,兩人沒有按原路回霸州,直接抄近路往回京道路上趕去。
二人又是幾日奔波,終於在元日這天下午,來到直達東京的官道上,尋了處驛站一問,說使團昨日早上剛走。
眼見今天是追不上了,兩人也就在驛站住了下來。
臨近晚上,驛丞來請王岡他們一起吃飯,畢竟是元日,怕他一人孤單。
王岡笑著婉拒了,隻讓林漁跟著一起過去,他則是拿了飯食在房中吃。
這不是王岡拿架子,看不上這些人,而是他知道自己一旦過去,這幫人多少會有些局促,大過年的沒必要讓人過的不痛快!
吃過飯後,王岡走出了驛站,看著萬家燈火,以及耳旁不時響起的爆竹聲和孩子們的歡笑聲。
心中突如其來的泛起了落寞之感,他忽然覺得這樣的生活好沒意思,還不如回去姑蘇,整日混吃等死!
有時候做個廢物,要遠比做個能臣開心的多!
他突然有些理解王安石了,第二次罷相之後,那般急切的回江寧,一定和他現在的心境差不多!
又走了一會,長吸了一口混著硝煙味的冷空氣,壓下心中思索,王岡往回走去。
到了驛站,眾人也都吃過飯,慌忙給王岡行禮辭歲,王岡大笑著掏出了錢一一打賞!
驛卒們歡喜的再次行禮,說了許多討喜的吉祥話。
翌日,兩人繼續趕路,快馬加鞭,終於在兩日後追上了使團,眾人又是一番互相恭賀。
隨後的道路離汴梁越來越近,眾人歸心也是越發的急切,路上走的就越發的快!
終於在正月十三到達了京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