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郭青
字數:3584 加入書籤
郭青是齊州臨邑縣的農戶,他自小就生的比別人健壯,當然吃得也比人多,好在他老子能幹,倒也把他養的人高馬大的。
等他歲數稍長就跟著他老子一起幹活,農忙下地,農閑時就去縣城裏給人幹活,臨邑是京東東路和京東西路的交匯地,隻要肯賣力氣,不愁沒有活。
這樣一來,家裏的日子也就過的還不錯,郭父時常打趣他,說要不是他太能吃,把家吃窮了,說不得自家還得服徭役去,他這是因禍得福了。
說完家裏人就一起笑話他,郭青也不惱,舉起胳膊說,自己吃得雖然比別人多,但力氣也比別人大,隻要他肯賣力氣,就能讓爹娘過上好日子!
然而他許諾的好日子還沒來,他娘卻病倒了,看了許多大夫,吃了許多藥,把家裏錢都用完了,郭青想要去鄉裏的財主家借錢,繼續給他娘治病。
他爹卻沒吱聲,隻那晚在他娘病床前坐了一夜,絮絮叨叨不知說了些什麽,第二天就咬牙說不治了!
郭青氣的跟他爹鬧,可老頭子說什麽也不鬆口,最終隻能眼睜睜看著他娘閉了氣!
也因此氣的郭青三年都沒搭理過他爹,隻是時不時路過他娘墳前時,看著老東西坐在那邊絮絮叨叨不知說些什麽。
郭青覺得他肯定是在道歉,畢竟如果不是這老東西心疼錢,說不定他娘就不會死!
到了郭青十八那年,老東西給他說了門親事,他原想拒絕的,可是看著對方有些蹣跚的腳步,張張嘴又把話咽了下去。
郭家父子能幹沒拖累,婚事好說,當年農閑時郭青便成婚了。
成婚之後,郭青幹活更賣力了,對媳婦也好,他不想像那老東西一樣,連給媳婦治病的錢都舍不得出。
第二年郭青媳婦給他生了個閨女,郭青看了一眼閨女,有些發愁,閨女長得太漂亮了,以後得給她許個好人家,那就要給更多的嫁妝,總不能讓閨女在婆家受屈啊!
郭父也來了,見是孫女有些不大高興,但考慮到父子現在的關係,擠出個笑容說,以後再生幾個就好。
“你給錢!”郭青沒好氣的瞪他一眼,惹得媳婦還給了他一巴掌。
郭父沒有說話,隻步履蹣跚的走了,第二日卻又來放了兩貫錢在媳婦床頭。
郭青見到那錢估摸一下,這差不多是老家夥攢下的所有錢了!
又過了兩年老家夥病了,卻死撐著不說,郭青發現後讓帶他去看大夫,老東西卻死活不去,隻說他還有家還有孩子要養。
聽了這話,郭青對他更是鄙夷,一個男人要是連家都養不起,那還算什麽男人,當即二話不說,扛起老家夥就走。
縣城裏的大夫診過脈後,直言說能治但要花很多錢,老東西立刻就說不治了,一如既往的摳門。
郭青氣的不得了,跟大夫說回家拿錢,明日再來,大夫隻惋惜的搖搖頭。
回到家,郭青就翻箱倒櫃的找錢,媳婦隻在一旁默默的看著,什麽都沒說。
第二天一早,郭青去找老家夥的時候,卻發現人不見了,滿村子找了半天,最後在他娘的墳前找到了,老家夥喝了藥,人已經不行了,最後奄奄一息的說:“這就是命!”
郭青憤怒異常,他不信什麽狗屁的命,缺錢去賺就是了,他有得是力氣,多少錢賺不到。
他覺得老家夥就是在惡心他,臨死也要讓人笑話他!
匆匆給老東西辦了葬禮,跟他娘埋在了一處,過了一段時間,生活又回到了正軌,郭青沒感到有多少傷悲。
隻有一次與朋友喝多了酒,暈暈乎乎回到了老宅子,鬼使神差的喊了一聲:“娘!”
然而破舊的老房子連個回聲都沒有給他,他怔忡了半天,方才想起他沒有爹娘了,看著空蕩蕩的房子,他不禁回想起小時候的歡樂時光。
他忽然伸手摸了下臉,才發現自己早已淚流滿麵了!
跟著一股悲傷的情緒 從心底洶湧而出,郭青再也忍不住,嚎啕大哭起來。
他不知道自己哭了多久,可是眼淚根本就不由他控製,以至生生哭昏了過去。
再醒來時,發現身上蓋著被子,媳婦正一臉擔憂的看著他,顯然她是因為扶不動自己,又怕自己凍壞,特地拿的被子過來。
郭青在家歇了一天,第二天又去了縣城裏幹活,鄉下人沒那麽多時間傷春悲秋!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了下去,直到閨女五歲的時候,京東路大災,不少人為了活下去,隻能跟鄉裏的財主借糧,利息高得嚇死人,但為了活著也沒辦法。
郭青家倒還好,這幾年攢了不少錢,可現在糧價也貴的要死,但要活下去也是沒有辦法,隻能花高價去買。
好容易熬過天災,可家裏這些年攢下的錢財也花的一幹二淨,不過郭青不怕,他有氣力,隻要來年光景好,他就能緩過來。
可到了第二年青黃不接之時,他也沒了辦法,隻能去跟財主借糧。
財主笑嗬嗬的勸郭青把地賣給他,這樣他家的地就能連成一片了!
郭青呸了一聲,轉身就走。
財主慌忙將他攔住,借了糧食給他,隻是利息高達五成。
郭青罵罵咧咧的回到家中,這時他有些了解老東西為什麽不願意去借錢了。
不過利息雖高,但郭青好歹熬了過來,比起村裏那些房、地皆失,隻得變成客戶是人,還是要好上許多。
眼下地裏的事不多,郭青便讓媳婦在家忙活,他自己則是去縣城幹活,爭取早日把錢還上。
這天幹活時,郭青聽見江南來的商賈聊天,聽他們說知江寧的王相公被新官家又招進京城了。
還說起這位王相公在明州任知縣時做下的事,興水利,宣教化,還低息借糧給老百姓。
郭青聽的很感慨,想著家裏所借的高息糧食,不禁想著要是這位相公能得到官家重用就好了。
屆時天下都能借到低息的糧食,那老百姓也能活下去了!
然而第二年就郭青就聽說那位王相公成了真正的相公,還要推行那個低息借錢的法子。
郭青很開心,隻是這法子未在京東路施行,又過了幾年,終於青苗法來了!
郭青悲慘的命運,也開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