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子貢亂春秋
字數:3892 加入書籤
蔡確所言“子貢亂春秋”乃是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的一個小故事。
春秋之末,田氏欲代齊而伐魯,孔子聞之大怒,魯國乃是他出生之國,父母墳塋之所在,豈能任由齊國攻伐,便遣子貢去解魯國之危。
子貢問夫子,這事要做到什麽程度?
夫子一揮手道:“任憑你施為!”
子貢大喜,便匆匆往齊國跑去,他沒有去見齊王,而是直接去找到田氏的家主田常,開門見山問道:“你是不是想要取代薑氏,成為齊王啊!”
田常當即便低頭找刀。
子貢忙勸道:“你先別急,我是來幫你的!你不覺得你的計劃很糙嗎?”
田常一愣,看向子貢,覺得這人怪真誠的,便給他機會,讓他繼續說下去。
子貢便侃侃而談道:“你田家不是想通過攻打魯國而篡位嗎?”
田常又低頭找刀!
子貢又攔住他道:“不好意思,我這人說話比較直,你別介意!其實你們計劃是有可行性的,但你們選錯了目標!
魯國那麽弱,以齊國的兵鋒一下就打下來了,屆時齊王肯定要收你兵權,你這樣做,不是白忙活嗎?”
田常覺得這話有道理啊,便讓他繼續說。
子貢便語重心長的道:“你得選一個比較強的國家去打啊!這樣戰局僵持的越久,你的權力就越大,一方麵你可以借此消耗齊國其他家族的實力,一方麵可以不斷的問齊王要東西,等你把齊王所有的東西都要來,屆時你不就是新齊王了嗎?”
田常一聽深以為然,又問道:“那打誰好呢?”
子貢對著地圖一劃拉,指著一處道:“吳國啊!夫差這小子最近很囂張啊!你把他滅了,不僅能成齊王,還能得到聲望!”
田常先是連連點頭,繼而又是猶豫道:“打吳國好是好,但問題是我已經宣布要打魯國了,這出爾反爾的,咱得要臉!”
子貢一拍大腿道:“這事好辦啊!我讓吳國來打你不就行了嗎?”
田常:“……”
這貨看著不像好人啊!
子貢這邊轉頭就去了吳國,對夫差道:“我觀你有霸主之相啊!”
夫差大喜,當即就熱情招待子貢,酒過三巡之後,子貢又歎息道:“你雖有一方霸主的實力,但底蘊不夠啊!而且如今你更是深陷危機之中,而不自知!”
“先生,何出此言?”夫差大驚。
子貢便道:“我知你心懷大誌,多年來一直勵精圖治,當今天下能與你旗鼓相當的也就是齊國了!
但現在齊國欲滅魯,若讓其得逞,隻怕別人會因為畏懼而都依附齊國,此消彼長之下,吳國的境遇就會變差!”
夫差又趕忙追問:“那我吳國該如何去做,還請先生教我!”
子貢便道:“你可以救魯伐齊啊!而且敗了齊國,你還可以去攻打晉國!如此,一則你可以向諸侯們展示吳國的強大,二則能夠彰顯你的仁義!兩全其美,何樂而不為!”
夫差一聽,有道理啊!但又有些猶豫道:“我去攻打齊國倒是沒什麽問題,但我家背後還有一個被我打殘了的越國,我這要是走了,勾踐那廝要搞事該怎麽辦?”
子貢一聽,拍著胸脯道:“這事簡單,我去告誡他就行了!”
而後子貢就去了越國,勾踐聽說首富來了,慌忙就跑出來迎接。
子貢一見他嘴邊還有黃褐色的汙漬,便笑道:“這是把苦膽給咬破了?”
勾踐大窘,連忙轉移話題道:“先生怎麽來我這窮鄉僻壤了?”
“也沒什麽!”子貢毫不在意的說道:“我是來勸吳國發兵去救魯國的,吳王同意了,但對你不大放心,準備滅了你!”
勾踐:“……”
“先生救我!”勾踐當即跪倒哀求。
子貢趕忙將其扶起,歎口氣道:“也就是我這人心善!”
便讓勾踐準備三千老弱,親自送去吳國,告訴夫差這是他越國最精銳的兵卒,甘為大王驅使,建功立業!
夫差見狀竟然信了,還暗自鄙夷勾踐軟骨頭。
這邊吳國大軍一出動,子貢又跑去晉國,告訴他們,吳國會來攻打晉國,讓他們加強戒備!
隨後一切都按著子貢預期發展,吳、魯兩國聯軍與齊軍交戰艾陵,齊國大敗。
夫差殺的興起,又乘勝攻打晉國,結果被有準備的晉國擊退於黃池,雙方列陣僵持。
勾踐得知消息,大舉發兵,一路殺到吳國都城。
夫差一聽老窩被剿,哪還顧得晉國,連忙長途跋涉回去救援,卻被越軍以逸待勞,三戰皆敗,夫差身死,吳國滅亡。
而勾踐也借此,成為了春秋五霸中的最後一霸。
齊國經此一戰,政局變的更加混亂,最終田氏代齊。
晉國也因此戰,讓卿大夫們找到機會壯大自己,沒過多久,三家分晉。
天下局勢自此進入戰國時代。
是以,太史公總結:“故子貢一出,存魯,亂齊,破吳,強晉而霸越。子貢一使,使勢相破,十年之中,五國各有變。”
……
朝堂眾臣自然是知道這個典故的,至少文官們是清楚的!
他們起初對蔡確這個說法不屑一顧,覺得他誇大其詞,剛想要駁斥,卻又閉上了嘴。
王岡未及弱冠,便憑口舌之利,攪的廣源州大亂,引起內訌,互相廝殺,朝廷未用一兵一卒,拿下廣源州。
沅州平叛也是如此,孤身入敵營,挑撥對方自相殘殺,俯首稱臣。
對待外人如此,對待自己人也是一般,堂堂宰相被他一日四封彈章,氣的口吐鮮血,顏麵掃地!
再想想徐禧方才所說他與遼使推演戰局時,所用的手段,也是如此!
當真是能禍亂天下的禍害啊!
眾人一時默然無語。
趙頊也想到了這些,悚然一驚,原想著王岡不過是年紀小,有些頑劣而已,但經蔡確一提醒,這才發現這是個大殺器啊!
他現在有些猶豫,要不要讓王岡去大理了,真把人家大理攪的政局生變,也不大好,有損自己仁德之名。
燕達見狀忙道:“官家,王岡此人最是忠心君上,官家若是叮囑一二,斷不會出現亂子。”
趙頊一想,這倒也是,便道:“我先與他談談再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