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大清
字數:4843 加入書籤
康熙三十四年1695),四月初三。
胤礽下朝一回到毓慶宮,就聽到她閨女扯著嗓子嚎的動靜,腳下的步子邁的更大了些。
“郡主,娘娘去後宮還未回來,您現在不能出去。”侍奉藍嫣的嬤嬤拘著她,不讓她離開內殿。
“胡說,我額娘讓我出去,讓我出去——~~~”藍嫣嗓子扯得老大,擰巴著身子。
“你要去哪兒?”胤礽一身蟒袍,闊步而來。
嬤嬤們見太子殿下回來,也就不再拘著藍嫣,恭順地退到一側。
藍嫣行動不再受束縛,邁著小短腿兒,噠噠地小跑過去,扯著她爹的衣擺往外走,“走,爹、阿瑪,帶我去找娘。”
胤礽雖未吭聲,卻任由他閨女拽著他走。他的目光一直落在藍嫣身上,眼底是老父親對閨女的疼愛和溫柔。他很慶幸,三年前,她們娘倆兒跟著他一起回來了。雖然他們一家三口重聚的過程有些不易,至少那段時間挨過去了。
太監宮女見狀想要跟上去,胤礽一擺手,“不用跟來。”
走出毓慶宮,穿過日精門,胤礽不再讓閨女扯著他走,換成大手牽小手。見閨女可勁兒的往後宮方向走,他問道:“你娘去哪個宮你知道?”
“嗯,娘去給爹的新弟弟她娘送禮去了。”
胤礽聽明白了,黛玉這是去了十六弟生母密妃的宮中。
胤礽不禁感歎,他皇阿瑪可真能生啊。
皇子若是不續齒的話,他哪裏是皇二子,分明是老七。
胤礽身為已經長成的皇子,自然是不能隨意進他皇阿瑪的後宮。
為了不讓他閨女折騰,隻好帶著她去禦花園走走。
小孩子的嘴巴閑不住,什麽都問,“爹,你的新弟弟是不是要喊我姐姐。”
胤礽:“......”
“是孤的弟弟又不是你的弟弟,怎會喊你姐姐。”
“可是他比我小啊,我都一歲半哇。”藍嫣仰頭看向她爹,有些不理解。
胤礽笑著回答閨女的問題,“他的輩分比你大。”
藍嫣不滿的甩甩頭,“哼,我可是小仙——”女...
胤礽見閨女又要語出驚人,連忙蹲下身捂住她的嘴,“噓,我跟你娘說的話,你都記到哪裏去了。以後在外邊不許在這說這樣的話,記住沒。”
藍嫣眨眨眼,她說她記住了。
胤礽不再讓閨女走路,單臂抱起她,邊走邊小聲囑咐著:“還有,不是講過很多次了,要喊阿瑪,額娘,你怎麽還是爹娘爹娘的喊。”
藍嫣捂住她爹的嘴,“你不是我爹嗎?娘不是我娘啦?”
胤礽拿開閨女的小肉爪,“簡直一派胡言,怎麽就不是了。”他跟黛玉一人生了一遍呢,簡直是真的不能再真了。
藍嫣嘟囔著:“那為什麽不能喊爹娘。”
胤礽:“宮中所有人都是這麽喊的,身為滿人,老祖宗傳來的也都是這麽稱呼的。”
藍嫣小腦袋貼在她爹肩頭,軟乎乎的念叨著,“可是我喜歡喊爹娘,爹,你努努力,爭爭氣讓他們也聽你的話,都喊爹娘好不好~~”
胤礽這孩子,淨給他出難題。
自從他回到大清,命格轉變,此生隻能有黛玉一人後,他能感受到皇阿瑪對他態度正在發生轉變。
諸多特權不再對他開放,開始越來越看重其他皇子...
這些讓他有些難過同時又釋懷了。
他不由得想起看到未來畫麵,即使是他的經曆有所改變,他跟皇阿瑪最終還是會走到那一步嗎?
藍嫣正等著她爹下文呢,等著等著沒音了。
“爹,爹,爹,我們不是去找娘嗎?現在這是要去哪裏哇。”
“我們去禦花園逛逛,給你娘親選幾朵好看的花帶回去。”
“唔,好吧。”
長春宮。
黛玉看著一屋子的爭奇鬥豔的女人,有些無聊。
沒見過誰家做兒媳的,公爹的小老婆生了孩子,還要親自上門探望的。
偏偏她拋開兒媳的身份,還有個太子妃的身份,不來都不行。好不容易走完過場,她準備回宮了,身後傳來惠妃的聲音。
惠妃納喇氏,滿洲正黃旗,皇長子胤禔生母,即便臉上有了歲月的痕跡,卻也能窺見年輕時幾分好顏色。
惠妃仗著是皇長子的生母,對黛玉總是端著長輩的派頭,“太子妃,稍待。”
黛玉側身,目光先是掃過惠妃,而後看向另外三人。
榮妃馬佳氏,滿洲正黃旗包衣,皇三子胤祉生母,女兒是康熙帝親封的固倫公主,瞧著精神頭稍差些。
德妃烏雅氏,滿洲鑲黃旗包衣,即便已是五個孩子的額娘,乍一看,給人一種溫婉純良的錯覺。
宜妃郭絡羅氏,滿洲正黃旗包衣,皇五子、皇九子、十一子生母,透著一股子英氣和嫵媚。
半年前,康熙因後宮無皇後主事,便將管理後宮的權力交給太子妃。
然而在此之前,後宮事務一直由惠妃、榮妃、德妃、宜妃、四人共同掌管,但這四位又怎會輕易交出手中的權力,始終拖延推諉,始終未曾交接宮務。
康熙那邊也假裝不知,任由四妃跟太子妃‘明爭暗鬥’。
黛玉身為太子妃按照品階來說,並不需要向她們行禮,但四妃到底算是她和太子的半個長輩,便對她們行半禮。
黛玉:“幾位娘娘何事?”
惠妃:“嗐,之前皇上不是讓太子妃接管後宮事務嘛,我們幾個等了你好久,都不見太子妃來取冊子和印鑒,這不,今日難的大家都在......”
其餘三妃子也都神色各異地看向黛玉。
自從來到大清這三年,黛玉可算是見識到後宮女人的可怕之處,說話說一半,還喜歡打啞謎,每次對上這些人都要小心小心再小心。
黛玉懶得跟她們磨嘰,直言道:“幾位娘娘,本宮記得皇阿瑪說的是讓你們將宮務交由本宮管理,而非是本宮去找各位娘娘交接,這沒錯吧?”
四妃一愣,沒想到對方說話這麽直接,身為小輩竟然半點不給她們麵子。就不怕傳出去,落個不敬長輩的名聲?
德妃是四人中最會下軟刀子的,她道:“是本宮的不是,之前小十四這個皮猴子染了風寒,本宮這光顧著照顧他了,竟把這事給忘了。”
宜妃跟德妃早年間沒少爭寵、給對方下絆子,宜妃最見不得德妃這副樣子,她輕哼一聲,並沒有給這件事找任何理由。她想法很簡單,大家都不想交出手中的權力,別人不交她也不交。
榮妃也不吭聲,偶爾用帕子掩唇輕咳一聲。
黛玉見她們還是說不出個章程來,“本宮還有事,就先回了。交接宮務一事,幾位娘娘商量好,毓慶宮隨時恭候。”
惠妃見她要走,忙上前兩步,一副苦口婆心為她好的架勢,“你這孩子,脾氣這麽急躁,在這深宮中怕是要吃虧的,改改吧。”
黛玉腳下一頓,“本宮的脾氣確實不好,不如您幾位忍忍吧。”
惠妃被黛玉這句話懟的胸口一悶,“你們幾個看看,太子妃竟然明目張膽的說這話。這簡直是不把我們幾個放在眼裏啊。”
榮妃看著黛玉離去的背影,低聲道:“行了吧,那是太子妃,惠妃你還真當你是正經長輩了。”
德妃:“此事也拖了大半年了,咱們也是時候把宮務交出去了。不然皇上怪罪下來...”
宜妃給她一個大白眼,“別光說不做啊,走了。”
她們四個遲遲不交出宮務,無非就是幾個原因,凡是能給太子兩口子添堵的事,她們這些有皇子的妃嬪絕不會錯過。
一是因為後宮掌管著實權的妃嬪和無權的嬪妃差距太大,除此之外還能借著宮務之便安插自己人。
再一個,折騰這半年,就是為了讓皇上看清楚,太子妃年輕不經事,管事能力也不行。順帶著給下麵幹活的奴才們提個醒兒,這後宮到底誰說了算。
現在她們覺得也差不多了,再鬧下去皇上就應該惱了,於是就有了今日這一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