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耶律洪基死 一

字數:6232   加入書籤

A+A-


    蕭峰和這群遼國人正熱熱鬧鬧地圍坐在一起,大口喝酒,大塊吃肉,享受著這難得的歡聚時光。
    突然,一陣尖銳的號角聲劃破了夜空,眾人原本輕鬆的笑容瞬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滿臉的驚惶。
    他們“轟”的一下,齊刷刷地站起身來,警惕地望向號角聲傳來的方向。
    那號角聲就像一陣風,速度快得讓人咋舌。
    剛開始聽到的時候,感覺還在十多裏之外,可等第二次吹響,就好像近了好幾裏地,緊接著第三次聲響,距離又縮短了不少。
    蕭峰心裏琢磨著:“就算是天下跑得最快的馬,或者最厲害的輕功高手,也絕對不可能有這麽快的速度。
    哦,我明白了,肯定是事先安排好了傳遞軍情的站點,一聽到號角聲,就一站接著一站往下傳。”
    就這麽一會兒的工夫,號角聲就已經飛速傳了過來,一到皮室大帳外麵,戛然而止。
    原本熱鬧非凡、歡呼縱飲的數百座營帳,瞬間安靜得連根針掉在地上都能聽見。
    耶律洪基倒是一臉淡定,不慌不忙地舉起金杯,把裏麵的酒一飲而盡,然後沉穩地說道:
    “上京那邊有叛徒鬧事,咱們馬上回去,拔營!”
    行軍大將軍立刻轉身走出營帳,開始發布命令。
    隻見“拔營”這兩個字,就像長了翅膀一樣,從一個人的嘴裏傳到十個人的嘴裏,再從十個人傳到一百個人的嘴裏,最後變成上千人的呼喊。
    聲音越來越大,卻整齊有序,完全沒有一點驚慌失措的混亂感。
    蕭峰看在眼裏,不禁在心裏感歎:
    “遼國都建立兩百年了,就算偶爾有點內亂,這軍隊的紀律還真是嚴明,跟那些江湖幫派比起來,簡直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緊接著,馬蹄聲噠噠響起,前鋒斥候兵率先策馬飛奔而去。
    隨後,左右先鋒隊、前軍、左軍、右軍,一隊接著一隊,朝著南方開拔,準備返回京城。
    耶律洪基拉著蕭峰的手,熱情地說:
    “走,咱們去看看。”
    兩人走出營帳,夜色中,每一麵軍旗上都掛著幾盞燈籠,紅的、黃的、藍的、白的,各種顏色閃爍交織,十分好看。
    十多萬大軍浩浩蕩蕩地向南行進,隻能聽見戰馬的嘶鳴聲和馬蹄聲,竟然聽不到一句人聲。
    蕭峰心裏那叫一個震撼,忍不住想:
    “遼國的軍隊紀律這麽嚴明,要是能歸我掌控,說不定真能征服天下!”
    他們剛離開大帳,眾護衛就迅速行動起來,開始拔營。
    沒一會兒的工夫,就把所有東西收拾得幹幹淨淨,行李輜重都裝上了駝馬和大車。
    中軍元帥發出號令,中軍也跟著出發了。
    北院大王、於越、太師、太傅等一群人緊緊跟在耶律洪基身邊,大家的臉色都很凝重,誰也不說話。
    雖然京中叛亂的消息已經傳了過來,但到底是誰帶頭造反,情況到底有多嚴重,一時間還搞不清楚。
    大隊人馬就這樣朝南走了三天。
    到了晚上紮營的時候,第一個報信的人騎著快馬飛奔而來,向耶律洪基報告:
    “南院大王造反了,他占領了皇宮,從皇太後、皇後,到王子、公主,還有百官的家屬,全都被他抓起來了。”
    耶律洪基一聽,頓時大驚失色,臉色變得十分難看。
    在這裏得給大家介紹一下,遼國軍國大事,是由南北兩院分別管理的。
    這次北院大王陪著皇帝出去打獵,南院大王就留在上京看家。
    這南院大王名叫耶律涅魯古,被封為楚王。
    他本人倒還沒什麽特別的,可他老爹耶律重元,那身份可就不一般了。
    他是當今的皇太叔,還被封為天下兵馬大元帥,權勢滔天。
    耶律洪基的爺爺耶律隆緒,在遼史上被稱為聖宗。
    聖宗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叫宗真,小兒子叫重元。
    宗真性格溫和寬厚,重元則非常勇猛,還很有軍事謀略。
    聖宗去世的時候,留下遺詔把皇位傳給了大兒子宗真。
    可聖宗的皇後卻更喜歡小兒子,就想暗中謀劃,把重元扶上皇位。
    在遼國,皇太後的權力那是相當大,當時宗真的皇位岌岌可危,連性命都難保。
    好在重元把母親的陰謀告訴了哥哥,這才讓皇太後的計劃沒能得逞。
    宗真對這個弟弟感激得不行,就封他為皇太弟,意思是以後把皇位傳給他,來報答他的恩情。
    耶律宗真在遼史上被稱為興宗,可他去世之後,皇位並沒有傳給皇太弟重元,而是傳給了自己的兒子洪基。
    耶律洪基當上皇帝之後,心裏過意不去,就封重元為皇太叔。
    表明他還是大遼國的皇儲,又加封他為天下兵馬大元帥。
    耶律洪基還特別允許他上朝的時候不用跪拜,也不用稱自己的名字,還賜給他金券誓書、四頂帽、二色袍。
    那尊寵的程度,在整個朝廷裏那是數一數二的。
    他還封重元的兒子涅魯古為楚王,讓他執掌南院的軍政大權,也就是南院大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當年耶律重元明明有機會當皇帝,卻把皇位讓給了兄長,由此可見他既重義氣,又不貪圖權勢。
    耶律洪基出去打獵,就把京中的軍國大事都放心地交給了皇太叔,一點都沒懷疑過他。
    可現在消息傳來,造反的竟然是南院大王耶律涅魯古,耶律洪基又震驚又擔憂。
    他向來知道涅魯古性子陰狠,做事手段極其狠辣,他既然起兵造反了,他父親耶律重元肯定也脫不了幹係。
    北院大王趕緊上奏說:
    “陛下您先別太擔心,皇太叔是個明白事理的人,肯定不會縱容他兒子造反犯上的,說不定這會兒已經帶兵去平亂了。”
    耶律洪基歎了口氣,說:
    “但願如此吧。”
    大家吃過晚飯,第二批報信的人又趕來了,報告說:
    “南院大王已經擁立皇太叔做皇帝了,還昭告了天下。”
    後麵的話他沒敢直接說,小心翼翼地把新皇帝的詔書雙手遞給耶律洪基。
    洪基接過詔書一看,上麵把自己痛斥為篡位的偽帝。
    說先帝立耶律重元為皇太弟,二十四年裏天下人都知道,先帝一駕崩,自己就篡改遺詔,竊取皇位,引得天下人都憤怒不已。
    現在皇太弟已經登基為君,還率領天下兵馬,要來討伐自己這個逆賊。
    耶律洪基氣得火冒三丈,一把將詔書扔進火裏,燒成了灰燼。
    他心裏十分著急,暗自琢磨:“這道假詔書說得頭頭是道,遼國的軍民看了,恐怕人心都會動搖。
    皇太叔身為天下兵馬大元帥,手握兵符,可以調動八十多萬兵馬,再加上他兒子楚王在南院所轄的兵馬。
    我這邊跟著我出來的,才十多萬人,根本打不過人家,這可怎麽辦才好?”
    這一晚上,耶律洪基翻來覆去,怎麽也睡不著。
    蕭峰知道,在原著中蕭峰那可是施展了絕世武功,救了耶律洪基,讓他繼續當皇帝。
    可現在不一樣了,現在的蕭峰,身體裏住著一個現代人的靈魂。
    現在的蕭峰可沒興趣幫別人當皇帝,滿腦子想的都是怎麽趁著這個機會,自己坐上皇帝的寶座。
    畢竟蕭峰在契丹也算是貴族出身,他們蕭家的女子,一般都能當上皇後。
    耶律洪基的母親姓蕭,他的皇後也姓蕭,蕭家在契丹被稱為後族,就是出皇後、皇太後的家族。
    想到這兒,蕭峰又想起了自己那個有點不靠譜的老爹蕭遠山。
    說好了先來契丹幫他打前站,也不知道人跑到哪兒去了。
    蕭峰心裏盤算著,如果有蕭遠山幫忙,幫自己聯係上皇太後和皇後。
    隻要自己什麽都不做,讓耶律洪基被叛軍殺死了。
    然後自己再打著為他報仇的旗號,幫他殺了叛軍首腦。
    到時候登上皇帝的位置,應該不是什麽難事。
    當天晚上,蕭峰在營帳外麵散步,聽到一群官兵在小聲議論。
    大家都在說自己的父母妻子都在上京,這下全都被皇太叔給扣下了,恐怕性命難保。
    有的一想到家人,忍不住放聲大哭起來。
    這哭聲就像傳染病一樣,感染了其他官兵,大家處境都差不多,於是營裏哭聲一片。
    統兵的將官們雖然極力喝止,還殺了幾個哭得特別大聲的人來警告大家,可根本就阻止不了這悲傷的情緒蔓延。
    耶律洪基聽到外麵哭聲震天,知道這是軍心不穩的征兆,心裏更加煩惱了。
    第二天一大早,探子就來報告,說皇太叔和楚王率領著五十多萬兵馬,正朝北殺過來。
    耶律洪基心想:
    “現在這情況,隻能往前衝,沒有退路了,就算打不過,也隻能拚個你死我活。”
    於是當天就召集百官商量對策。
    群臣們對耶律洪基都非常忠心,都願意拚死一戰,可大家心裏都很擔心軍心的問題。
    耶律洪基下達命令:
    “隻要大家齊心協力,平定叛亂,等這事兒過去了,不僅升官,還會重重有賞。”
    說完,他披上黃金打造的鎧甲,親自率領三軍,朝著皇太叔的軍隊迎了上去。
    官兵們看到皇上都親自上戰場了,頓時士氣大振,齊聲高呼萬歲,發誓要誓死效忠。
    十多萬兵馬分成前軍、左軍、右軍、中軍四個部分,鎧甲碰撞發出鏘鏘的聲音,威風凜凜地朝南挺進。
    還有一小隊一小隊的遊騎兵,分散在兩翼,隨時準備應對突發情況。
    喜歡天龍八部:在下蕭峰,天下第一請大家收藏:()天龍八部:在下蕭峰,天下第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