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古文學協會

字數:3966   加入書籤

A+A-


    “你們回來了,快來坐下先喝點茶,正好一會我們吃飯。”
    劉姨見到兩人,也是笑著招呼道!
    兩人答應一聲,便來到茶幾旁坐下。
    “嗬嗬,小易啊,聽雨彤說,她要跟你學功夫,這丫頭嬌生慣養的,不一定能吃的了那個苦,你就隨便教她點簡單的功夫,能自保就行!”
    陳雲升笑著對崔易說道!
    “爸,誰說我不能吃苦了!我昨晚可是一夜沒睡,一直在練功呢!”陳雨彤聽到陳雲升的話後,卻是反駁道!
    “噢?真的嗎?我閨女這麽厲害啊?”
    陳雲升有些吃驚道!
    “陳叔,雨彤很聰明的,我教她的功夫,她幾乎一學就會,她也不怕吃苦,將來肯定能成為一名武道高手的!”崔易也是不吝讚美道!
    陳雨彤聽了崔易的誇獎,這才得意一笑!
    “哎呀,雨彤啊!你一晚不睡覺,不累嗎?練功也要勞逸結合啊,別太拚命啊!”劉姨聽了陳雨彤的話,卻是有些擔憂道!
    她知道,陳雨彤這麽努力練功,其實是想追上崔易的步伐,那樣兩人才有可能在一起,她就不會成為崔易的累贅了。
    “沒事的媽,我如今的體質很好的,一晚上不睡,也沒感覺到累啊!”陳雨彤安慰道!
    “那就好,那就好!”劉姨這才放下心來。
    幾人又聊了會天後,便到了午飯時間。
    於是,眾人便來到了餐廳,而洪伯也已經在餐廳等待,幾人跟洪伯打過招呼。
    便紛紛來到餐桌旁坐下,隻見餐桌上,除了幾道色香味俱全的菜肴外,便是好幾碟各式各樣的小月餅了!
    此時,王大廚也是來到餐桌前,笑著給幾人分別介紹道:
    “諸位,這碟是燕窩魚翅餡的月餅,口感獨特且富有營養。
    這碟是鬆露餡的月餅,這鬆露具有獨特的香氣,與月餅結合能帶來別樣的味覺體驗。
    還有這個是蟹黃、幹貝餡的,用的是新鮮蟹黃、幹貝等海鮮,味道鮮美,品質上乘。”
    眾人聽後,也是食指大動,紛紛拿起麵前的月餅,品嚐起來。
    崔易更是第一次聽說這幾種餡的月餅,以前,他最喜歡吃的是老五仁月餅。
    不過,麵前的這幾種月餅,看起來似乎更好吃。
    崔易先是拿起一個燕窩魚翅餡的月餅吃了起來,果然,這一口下去,軟糯的餅皮率先在齒間化開,緊接著,燕窩的爽滑、魚翅的筋道,裹挾著醇厚鮮香的餡料,在舌尖綻放。
    那滋味馥鬱而不油膩,每一絲口感都在刺激著味蕾,帶來前所未有的享受。
    “王師傅,您這廚藝簡直絕了!”崔易忍不住讚歎!
    眾人也是紛紛附和讚道!
    王大廚聽了眾人的讚美,也是高興的合不攏嘴,繼續回廚房忙活去了!
    接下來,崔易又拿起一塊鬆露餡的月餅,輕輕咬了一口。月餅的外皮酥脆,內餡卻柔軟細膩,鬆露的獨特香氣,瞬間在口中彌漫開來,讓人陶醉其中。
    緊接著,他又將目光轉向了蟹黃幹貝餡的月餅。這款月餅的外觀呈現出金黃色,看上去十分誘人。
    崔易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塊咬了一口,首先感受到的是濃鬱的蟹黃味道,鹹香適中,接著是幹貝的鮮美,兩者相互交融,口感豐富,讓人回味無窮。
    這一頓飯,就在眾人的不住讚美聲和愉快的聊天中結束了。
    ………
    飯後不久,崔易便開著一輛純電動車未來es8,向著古文學協會駛去了。
    陳雲升聽說崔易要來古文學協會後,就讓他去車庫挑一輛車開走,並說直接送給他。
    不過,崔易還是婉言拒絕了,他隻是在東海暫時開一下,等回到老家,若是家裏人想開,他可以自己買,反正他現在不缺錢。
    路上,他還找到陳雨彤說的那家長袍專賣店,買了套寶藍色長袍,直接穿到身上。
    頓時,崔易那本就帥氣的長相,搭配上這件長袍,更是增添了一股文人雅士的氣質。
    這一下,可把店裏的那位,風韻猶存的老板娘,迷的神魂顛倒。
    直接給了他五折優惠,希望崔易以後常來!
    於是,崔易敷衍的答應一聲,隻花了五百元,便在老板娘那戀戀不舍的目光中離開了!
    下午還不到三點,崔易便來到了古教授發的地址。
    將車開進停車場停好。
    崔易便下車,來到了一座中式古園林建築前。
    難道這就是古文學協會,崔易暗忖!
    隻見這座園林建築,周身散發著古樸氣息。大門上方,懸掛著一條醒目的橫幅隨風飄動,上麵書寫著“中秋節古文學交流會”,為這古老的建築,增添了幾分節日氛圍。
    抬眼望去,青灰瓦頂鱗次櫛比,飛簷翹角靈動飛揚,簷角銅鈴輕響。
    木質立柱紋理清晰,雕花門窗以梅蘭竹菊為飾,韻味十足。
    白牆與木、瓦搭配,簡潔莊重。大門別致精巧,門前石階磨損,兩側石凳布滿青苔。
    崔易給古教授發去信息,告知他已經到了。古教授回信說,馬上就到。
    於是,崔易便來到大門一旁,等待古教授,因為他看到大門口有兩名保安,進去之人,必須出示證件才能進去,應該是會員證。
    崔易無聊,便打量起那一波波走進大門的人。
    他們有的身著一襲長袍,有的人則穿著唐裝或中山裝。
    有些人手中還拿著不同的物品,有的捧著一本厚厚的書籍,有的則拿著一卷古色古香的卷軸,還有一位老者,他的背上背著一個畫筒,裏麵想必裝著他的得意之作。
    他們的年齡看上去都已經不小了,大約在五六十歲到七八十歲之間,但每個人都精神矍鑠,步伐穩健地走進大門。
    在這群人中,也有人注意到了崔易。他們看到崔易雖然年紀輕輕,但身上穿的那件長袍,卻給他增添了一種文人氣質,與當下許多年輕人的浮躁,形成了鮮明對比。
    這些人心裏暗自揣測,這個年輕人或許是哪位老教授的孫子或學生吧?
    畢竟,能出現在這裏,並且如此穿著得體,應該是受到了良好的傳統教育影響。
    出於禮貌,他們中還有人向崔易點頭示好,崔易也非常有禮貌地點頭回禮。
    片刻後,遠處便傳來了一陣爽朗的笑聲。
    喜歡農民工修仙請大家收藏:()農民工修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