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齊桓首霸六)

字數:5224   加入書籤

A+A-


    齊桓公聽了管仲對隰朋的評價,心中雖有幾分認可,但多年的政治生涯,讓他養成了謹慎多疑的性格,心中的疑慮依舊未完全消散。
    於是,他又接著向管仲詢問起易牙、豎刁、開方這三人的情況。管仲聽聞這三人的名字,原本凝重的神色變得更加嚴肅,他微微搖頭,語氣沉重而緩慢地說道:“易牙此人,為了討好君主,竟然能夠狠下心來殺掉自己年幼的孩子,將其烹煮獻給大王。這是何等的殘忍行徑!作為人之父母,疼愛子女乃是天性,而他卻能違背這最基本的親情倫理,這樣的人,心中毫無底線與良知,實在可怕;豎刁呢,為了獲得君主的歡心,不惜對自己施以閹割之刑,這種自殘身體的極端行為,背後所隱藏的是他對權勢不擇手段的追逐。一個連自己的身體都能殘害的人,又怎能期望他真心實意地為國家和百姓著想呢;開方,身為一國公子,本應守護自己的國家和親人,可他卻背棄了自己的父母、家國,不遠千裏來到齊國,隻為討好大王。人倫常理在他眼中仿若無物,他將個人利益完全淩駕於正常的情感之上。這三人的行為和動機都極為詭異,實在難以讓人真正地親近和信任。微臣懇請大王,務必將這三人驅逐出齊國朝堂,以免日後他們為齊國帶來無法挽回的禍患啊。”
    管仲的每一個字,都仿若重錘,狠狠地敲擊在齊桓公的心上。他深知,管仲一生光明磊落,所言句句皆是肺腑忠言,而作為一個國家的君主,身邊所親近之人的品行至關重要,一旦被這些心術不正的人迷惑,後果將不堪設想。
    不久之後,管仲帶著對齊國的無限牽掛,溘然長逝。齊桓公想起他的遺言,心中滿是敬重與信任,於是按照管仲的建議,讓隰朋接任國相一職。
    起初,在隰朋的精心治理下,齊國的一切都朝著穩定發展的方向順利邁進。朝堂之上,政令通達,大臣們各司其職;民間百姓,安居樂業,齊國的國力在穩步提升。然而,命運似乎總是愛捉弄人,僅僅十個月後,隰朋竟也因病去世。隰朋的離去,對齊國而言,就如同失去了一盞在黑暗中指引方向的明燈,整個國家的局勢瞬間變得複雜起來。
    沒有了隰朋的輔佐,齊桓公仿佛一下子失去了主心骨,感到有些無所適從。在身邊一些別有用心之人的慫恿下,他內心的動搖逐漸占了上風。
    一開始,他聽從了內心深處那絲不安,驅逐了易牙、豎刁、開方這三人。可沒過多久,他便開始食不知味,仿佛生活中失去了什麽重要的依靠。在內心的猶豫與掙紮了許久之後,他終究還是沒能抵擋住內心的欲望,又將這三人召回並予以重用。而這三人一朝得勢,便如同惡狼出籠一般,開始肆無忌憚地結黨營私,專權用事。他們在朝堂上排除異己,打壓那些正直的大臣,齊國朝堂原本清明的政治格局,逐漸被他們攪得烏煙瘴氣,被他們所左右。
    時光悠悠流轉,轉眼間到了齊桓公四十二年前644年)的春天。在宋國那片廣袤無垠的大地上,天空中仿佛被一股神秘而又詭異的力量所攪動。隻見五塊巨大的隕石,毫無預兆地從高空墜落,重重地砸在宋國的土地上,發出沉悶而又震撼的聲響。與此同時,更為怪異的景象出現了,六隻鷁鳥竟如同反向飛行一般,齊刷刷地從宋國都城的上空飛過。這一係列奇異的自然現象,讓宋襄公心中充滿了深深的不安與疑惑。他整日憂心忡忡,不知這預示著什麽。周內史叔興敏銳地察覺到了宋襄公的心思,他心懷揣測,為了迎合宋襄公,便順著他的想法,預言在第二年齊國將會有動亂發生。
    隨著夏季的到來,氣溫逐漸升高,然而戰火卻在這片土地上悄然燃起。齊國為了維護自身的利益和尊嚴,發兵進攻厲國。戰場上,硝煙彌漫,喊殺聲震天,士兵們奮勇廝殺。無奈這場戰役中,齊國軍隊並未取得勝利,他們的進攻遭遇了頑強的抵抗。但齊國並未就此氣餒,也未停止前進的腳步,隨後迅速出兵救援徐國,在完成救援任務後,才緩緩班師回國。
    秋風漸起,帶來了遠方的消息。周襄王憂心忡忡地向齊國訴說著戎人在邊境地區所造成的禍難。戎人的侵擾,讓周王室邊境百姓苦不堪言,大片的土地被踐踏,百姓流離失所。齊桓公深知唇亡齒寒的道理,他明白,若不及時援助周王室,齊國也將麵臨巨大的威脅。於是,他急忙調集諸侯的軍隊,奔赴成周,駐守防守。士兵們在邊境嚴陣以待,時刻警惕著戎人的再次進犯,以抵禦可能到來的威脅,守護著這片土地的安寧。
    冬季的寒風凜冽刺骨,卻吹不散齊國與諸侯國之間為了和平而做出的努力。齊桓公與魯、宋、陳、衛、鄭、許、邢、曹八國國君在淮地隆重會盟。會盟的場地布置得莊嚴肅穆,各國的旗幟在寒風中獵獵作響。在這次會盟中,各國國君共同商議救援鄫國免遭淮夷侵犯的重要事宜,以及接下來向東方用兵的戰略規劃。各國君主紛紛下令為鄫國築城,以抵禦淮夷的侵略。然而,修建城牆的勞役極為繁重,負責築城的百姓們日夜勞作,困乏不堪。在一個寂靜的夜晚,有人實在不堪重負,夜裏登上小山頭,聲嘶力竭地喊叫著:“齊國發生動亂!”這一陣驚呼,如同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麵,瞬間激起千層浪。原本忙碌有序的築城隊伍瞬間亂了陣腳,諸侯們聽聞此言,紛紛擔心齊國局勢不穩,為了自身國家的利益,都加快了回國的腳步。在還未等築城工程完工之際,便各自匆匆回國,留下了未完成的城牆和滿心憂慮的鄫國百姓。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同年前644年),在命運的奇妙安排下,晉公子重耳晉文公)曆經千辛萬苦,風塵仆仆地流亡到了齊國。重耳一路上風餐露宿,飽受磨難,但他心中始終懷揣著複興晉國的遠大抱負。齊桓公以他作為霸主的寬廣胸懷和高瞻遠矚的政治遠見,決定將本族之女許配給重耳為妻。他希望通過此舉,不僅能幫助這位心懷天下的公子度過艱難的流亡時光,也能在未來為齊國與晉國之間建立起深厚的情誼,為兩國的發展創造更多的可能。
    齊桓公四十三年前643年)的春天,東方的大地上,戰火再次重燃。齊、徐聯軍為了報複楚國此前一係列的侵略行為,浩浩蕩蕩地開赴戰場。他們的軍隊士氣高昂,軍旗飄揚,對楚國的附屬英氏發起了猛烈的攻擊。楚國在中原地區的擴張野心已久,不斷侵擾周邊國家,齊國與徐國聯軍的這一反擊,讓楚國陷入了新的困境。戰場上,刀光劍影,雙方軍隊展開了激烈的廝殺,一時間,血流成河。
    夏季的微風中,齊國卻因內部瑣事而泛起波瀾。魯僖公擅自滅亡項國,這一行為打破了諸侯之間長期以來微妙的平衡。齊桓公得知後,大為震怒,他深知這種破壞規矩的行為若不加以嚴懲,將會引發更多的混亂。於是,他毫不留情地將魯僖公拘留起來,以此向天下顯示對這種違背諸侯秩序行為的堅決態度。這一舉措,在諸侯間引起了軒然大波,各國紛紛對齊國的行動表示關注。
    秋季的涼意並沒有吹散這場紛爭,然而在聲薑的巧妙調解下,局勢出現了轉機。聲薑憑借著她的智慧與口才,在齊桓公與魯僖公之間周旋。最終,魯僖公終於被放回魯國,齊、魯兩國之間的矛盾也暫時得到了緩和。兩國百姓得知此事後,都鬆了一口氣,他們渴望和平,不希望看到戰爭的再次爆發。
    齊桓公四十三年前643年)的冬天,齊桓公重病的消息在宮中悄然彌漫開來,如同一塊沉重的巨石,壓在每一個齊國人的心頭。齊桓公一生好色,雖有三夫人:王姬、徐嬴、蔡姬,但都未給他留下子嗣。不過,他眾多的寵妾中,地位等同夫人的有六位。長衛姬生下公子無虧亦作無詭、武孟);少衛姬誕下公子元即齊惠公);鄭姬育有公子昭齊孝公);葛嬴誕下公子潘齊昭公);密姬生出公子商人齊懿公);宋華子產出公子雍。
    早在之前,齊桓公和管仲便已將公子昭托付給宋襄公,並立為太子,這是他們為齊國未來精心布局的一步棋。他們期望公子昭能夠在宋襄公的幫助下,順利繼承齊國君位,延續齊國的霸業。然而,深受長衛姬寵幸的易牙,為了謀求更大的權勢,與宦者豎刁狼狽為奸。他們深知,若公子昭即位,他們將失去現有的榮華富貴。於是,他們送給齊桓公大量厚禮,用盡各種諂媚之術,妄圖以此來改變齊桓公的心意。在他們的不斷蠱惑下,齊桓公最終答應易牙立公子無虧為太子。這一決定,就如同在平靜的湖麵投入了一顆重磅炸彈,引發了齊國朝堂的巨大動蕩。
    管仲去世之後,齊國朝堂的局麵如同脫韁的野馬,徹底失去了控製。公子昭、公子無虧、公子元、公子潘、公子商人、公子雍這五位公子,得知公子昭本就已被立為太子,卻依然心有不甘。他們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有資格登上那至高無上的君位,於是各自率領著自己的黨羽,為了這象征著權力巔峰的君位,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你死我活的爭位大戰。朝堂之上,黨派林立,互相攻訐;民間百姓,也被卷入這場紛爭之中,生活苦不堪言。
    齊桓公四十三年前643年)十月初七乙亥日,這個令人悲痛的日子,齊桓公永遠地閉上了雙眼。他的一生,波瀾壯闊,成就了齊國的霸業,可臨終之際,卻未能看到齊國的安穩傳承。在齊國陷入混亂的關鍵時刻,這五位公子不僅沒有齊心協力共度難關,反而借著混亂的局麵,率黨羽互相攻殺對方。齊國的都城臨淄,瞬間陷入了一片前所未有的混亂之中。大街小巷,充斥著喊殺聲和百姓的哭喊聲,曾經繁華的城市,變得滿目瘡痍。
    易牙和豎刁趁機勾結宮內寵臣,他們心狠手辣,殘忍地殺死了眾多敢於反抗的大夫,以此來掃清障礙。在他們的操控下,順順利利地立公子無虧為齊君。而太子昭在這樣的險惡環境下,無奈之下,隻能倉皇逃亡到宋國,尋求庇護。他一路顛沛流離,心中滿是對齊國局勢的擔憂和對未來的迷茫。
    這場動亂的餘波久久不息,因為齊國國內局勢太過混亂,再加上無人敢於違背易牙等人的殘暴統治,竟致使宮中出現無人管理的狀況。齊桓公剛剛駕崩之時,無人敢去妥善地將他裝殮入棺,那具曾經承載著齊國榮耀的軀體,就這樣靜靜地在床上躺了六十七天。期間,屍蟲都從窗戶中爬了出來,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格外刺眼。這一景象,仿佛是齊國命運的隱喻,曾經輝煌無比的齊國,此刻正陷入無盡的淒涼與悲哀之中,實在令人痛心疾首。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直到十二月十四乙亥日,齊君無虧才終於做出了收斂齊桓公的行為。此時的齊國,早已是千瘡百孔,百姓渴望和平與安寧,渴望一位賢明的君主來拯救他們於水火之中。
    齊孝公元年前642年)的春天,在宋襄公的帶領下,宋、曹、衛、邾四國聯軍如同正義之師一般,浩浩蕩蕩地開赴齊國。他們此行目的明確,就是要幫助太子昭回國即位,恢複齊國的秩序。齊國的百姓們早已不堪忍受這無休止的內亂,對公子無虧等人的行為極為不滿。於是,齊人團結一心,毅然決然地誅殺了齊君無虧,以此向天下表明齊國不會被邪惡勢力所操控。待聯軍順利擊敗四公子和魯、狄聯軍之後,曆經波折的太子昭終於得以回國登基稱君,成為齊孝公。他在眾人的簇擁下,登上了齊國的君位,望著滿目瘡痍的國家,心中暗暗發誓,一定要重振齊國的雄風。
    同年八月,在一片莊嚴肅穆的氛圍中,齊國人懷著崇敬與哀思,將齊桓公安葬。這位曾經的霸主,終於長眠於地下。他的一生,雖經曆諸多波折與遺憾,但他所創造的霸業,他帶領齊國在曆史長河中留下的輝煌印記,依然在齊國的曆史長河中閃耀著獨特的光芒。他的故事,成為了後世人們口中傳頌的傳奇,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齊國人,為了國家的繁榮與昌盛,不斷努力奮鬥。
    喜歡我用ai穿越曆史之從洪荒到現代請大家收藏:()我用ai穿越曆史之從洪荒到現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