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朕要大明成為真正的天朝上國!

字數:4792   加入書籤

A+A-


    在眾臣都沉浸在魏忠賢帶來的巨額商稅中時,為首的袁可立帶著些擔憂,心中糾結一陣後,還是說出口。
    “陛下,老臣有話說。”
    朱由檢喝著茶水抬頭道:“袁愛卿請講。”
    “陛下,雖說魏公公商稅收的不少,這會不會對商人的積極性造成打擊?剛才老臣陛下的商稅條例中,對月營業額在三千兩以上的大商號征收十稅三的商稅,如此高的稅務,可能會造成既得利益群體的抵製。”
    袁可立這一番話說完後,在場的眾多大臣都冷靜下來。
    能有資格站在這兒的都不是傻子,袁可立的話其實說的很隱晦。
    對商人造成打擊其實就是在說,現在大明的商品流通,大多依靠民間的各大商號和行商商隊,萬一這些人都不運東西到北京販賣,這問題可就大了。
    再說朱由檢提到的十稅三的稅務製度,袁可立說的是對既得利益群體,這個包含的範圍就比較廣了。
    在朝的許多大臣身後的家族多少都涉及到商業經營,哪怕是寒門出身的官員,在其身後也有支持的商號。
    很簡單的一個道理,許多人從小就開始讀書,但是家裏窮,這個官員家庭所在的當地,如果有做生意的商人或者地主覺得這個人是個潛力股,就會資助他學習,參加考試,等這個人成為官員後,自然也會給與人家好處作為反饋。
    這就是無形中形成了一個官商士紳結合的群體。
    而這個群體在現在的大明朝是極為常見的。
    就拿身為內閣重臣的孫承宗來舉例,孫承宗幼時家中貧困,沒有額外的錢讓他接受教育,孫父不忍兒子被埋沒,便找當地的一個地主借貸供孫承宗上私塾。
    後來那個地主發現孫承宗聰慧,就免了孫父的借貸,甚至直接拿錢資助孫承宗繼續接受高等教育,最終成為名震天下的薊遼督師。
    而在大明現在的時代,受人恩惠百世記早已成為一種主流文化。
    就像是那些犯了罪的官員,基本是要砍頭的,最終皇帝一句話給其赦免後,這個官員就認為是皇帝給了自己再生之恩,由此皇恩便淩駕於一切。
    龍案上的朱由檢非常清楚袁可立話中的含義。
    心中斟酌片刻後開口道:“袁愛卿不愧為四朝重臣,看待問題的角度確實很到位。
    不過這個問題,朕可以給你答案,諸位愛卿稍候。
    王承恩,去把陳龍和黑麵找來。”
    “是。”王承恩行禮後,慢慢退出文淵閣中。
    大約兩刻鍾過去,王承恩帶著一個精神奕奕的中年人和麵戴羅刹麵具的漢子。
    “臣叩見吾皇,吾皇萬歲。”
    “起來吧,賜座。”朱由檢看到來人,眼中泛起笑意。
    “諸位愛卿,你們不是一直都很好奇朕一手創建的暗衛嗎,今日朕就告訴你們。”
    朱由檢背手說著,緩緩起身到麵具人身前。
    “摘下麵具,見見諸位朝臣,順便說說暗衛的情況吧。”
    “微臣遵旨。”
    “呼,這麵具我戴了數年,今日取下還真有些不習慣。”
    “駱···駱思恭?”在一旁的魏忠賢猛然驚呼出聲。
    其餘的大臣也都是一驚。
    “你···你竟然還活著?”魏忠賢十分失態的走到駱思恭身前,滿是震撼和難以置信,甚至在眼底深處還帶著絲絲恐懼。
    “嗬嗬,魏公公,許久不見啦。”
    駱思恭言語中帶著些冷意。
    也不能怪他如此震驚。
    駱思恭是萬曆帝在位時的心腹重臣,任錦衣衛指揮使之職,曆經萬曆、泰昌、天啟三朝,當初魏忠賢還在巴結大太監魏朝時,駱思恭就已經帶著錦衣衛在朝鮮協助李如鬆大敗倭寇,為朝廷取得大勝。
    在後來天啟朝時,駱思恭因性格耿直手握重權,招天啟帝不喜,後來在魏忠賢的一通操作下,被罷官回鄉,沒多久就有傳言說其病死在寧遠老家中。
    “能在見到駱指揮使,是咱家的福氣,當初之事,還請駱指揮使勿怪。”
    此時的魏忠賢額頭已經冒出些冷汗,他非常清楚的記得當初自己費盡心機巴結的大太監魏朝,就是死在駱思恭手中,而他自己也被牽連,還是駱思恭見當時的魏忠賢確實沒做什麽壞事,才給放出詔獄。
    “為陛下效力,聽皇命,受皇恩,其餘之事,老夫年邁健忘都記不得了。”
    駱思恭隨口回魏忠賢一句話,轉身看向諸位大臣。
    “諸位大人,駱思恭在此有禮了。”
    “暗衛來源於陛下在萬曆四十五年創辦的一支商隊,後由微臣接手後更名為暗衛,發展至今已有十年,下轄三大主要機構:通行司主一切情報消息,通商司主商賈之事,通力司主暴力之事。
    目前有指揮使三人,分別是:田荊,陳龍和在下。
    田荊指揮使主要負責情報,陳龍指揮使主要負責商賈,受陛下皇恩,在下主官通力司。
    今日陛下脫出暗衛,實則是要給諸位大人介紹暗衛的通商司,此事由陳龍指揮使給諸位大人說說。”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駱思恭說完,對著一眾大臣行禮後,坐回位置。
    陳龍笑嗬嗬的起身非常客氣的行禮後:“諸位大人,不才陳龍,湖廣寧遠人士,不才奉陛下之命,建立起通達酒樓,天賜商號,天福商號,天通商號;目前已經遍布大明全國,通達酒樓是坐商,即便在大明最偏遠的縣城中也有通達酒樓的招牌。
    天賜,天福,天通三大商號則主要為行商,從事大明境內除軍火器械外的所有商品物資流通,近些年京城非常流行的香皂、香水、牙膏、琉璃杯等產品和諸位大人家中孩童極為喜愛的人力車原始版的木製自行車)都是出自三大商號之手。
    在來的路上,在下聽王公公說,袁大人擔心民間商號對高商稅抵製不願運貨來京,請袁大人放心,以通商司下的三大商號之力提供的物資和來往商品,完全足夠支撐京畿地區所有的商業正常運轉。”
    陳龍麵帶笑意,語氣中帶著極為強悍的自信講許多秘辛和盤托出後。
    在場所有人已經震驚的說不出話來。
    袁可立、孫承宗、韓爌、黃立極等幾位內閣大臣相互對視一眼,他們已經不是震驚,而是帶著深深的恐懼!
    單說萬曆四十五年,那時候的朱由檢才七歲!
    一個七歲的孩童,暗中建立並掌握著一支足以掀翻整個大明帝國的力量,而且還是隱藏十年,都沒人發現,這種氣魄和手筆簡直是匪夷所思。
    咕嚕。
    李邦華雙手有些顫抖的端起茶杯猛飲一口,隨後其語氣帶著顫音。
    “我大明有陛下,恢複洪武、永樂之威指日可待!”
    韓爌舔著有些發幹的嘴直愣愣的看著朱由檢:“陛下,您是想把暗衛下轄的商號直接轉為皇商?”
    朱由檢品著香茗,淡淡一笑:“怎麽?不可以嗎?”
    “朕可以告訴諸位,朕要以暗衛三大行商為基礎,組建大明皇商,同時還要六部全都要成立自己的商業隊伍,以後的大明朝必須以朝廷的商隊為主,民間商隊為輔,至此朝廷的商隊帶頭交商稅,朕就不信,那些民間的商號還敢抗稅!”
    “陛下,此舉或有與民爭利之矣!”頭鐵且耿直的顧大章出列說話。
    “皇明祖訓有言,輕徭薄稅國家方能安穩,此事陛下要三思!”
    朱由檢看到顧大章說話,忍不住搖頭笑道:“顧愛卿,朕不是要於民爭利,朕要做的是利國利民的大事。
    首先皇商組建後,第一步便會在全國開設商號,販賣除軍火外所有的商品,此舉一為抑製民間商隊胡亂操控價格,二為保護地區偏遠之地的百姓利益,防止他們的辛苦勞作成果被不良奸商壓榨,三為定製正規的商業規則。
    此等對國家,對百姓有何弊可言?
    朕登基之日便立誌,不但要大明百姓吃飽穿暖,還要讓大明成為真正的天朝上國!”
    喜歡阻礙大明中興,國丈也砍,朕說的請大家收藏:()阻礙大明中興,國丈也砍,朕說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