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孔府覆滅!巨額資產!博物通書!東方老祖宗的智慧!
字數:8146 加入書籤
曹文詔看著屬下遞來的書信,猶豫片刻後還是沒有打開,小心的放在懷中,這是孔胤植死前給皇帝的信,雖然不知道其中寫了什麽,但作為臣子,還是交給皇帝的好。
踏踏踏···
黃得功策馬緩緩出現,他看向地上的三具屍體。
“怎麽回事?”
“孔胤植和孔家剩下的兩個族老自殺了。”曹文詔低聲解釋。
“踏馬的!這三個狗東西!咱們折騰這麽久,讓這三個人就這麽死了,真是便宜他們了!”
黃得功張嘴啐了一聲。
“老曹,劉巡撫和孫巡撫已經率軍抵達城外,我剛才去接觸過了,東昌府、濟南府孔家的勢力已定。”
“老黃,讓二位巡撫大人率兵接管曲阜,咱們兩部分兵快速把兗州孔府的勢力掃一遍,謹防漏網之魚。”
“好,那就以曲阜為中心,你負責兗州西部諸城,我帶人去兗州東部。”
“行,走之前記得給劉巡撫說一聲,讓他上書陛下,說明山東情況!”
“知道了!”性急的黃得功騎馬揮手丟出一句快速離去。
接下來的半月時間裏,二人帶著麾下大軍,橫掃兗州府四州二十三縣的二十七座城池。
孔家作為傳承多年的世家門閥,其家族勢力在兗州府極為龐大,幾乎掌控著整個兗州府。
孔府的家族勢力分布極為講究。
主脈世居曲阜祖地,各房支脈全部移居兗州縣城,還有支脈發展到一定程度後另設分脈家族,最後還有數量眾多的旁係家族。
曲阜被攻下,孔胤植身死,並不代表著孔府覆滅,下麵那些人數眾多的孔家人員還在!
···
時間匆匆,轉眼便來到崇禎二年的五月底。
“皇爺,這是山東巡撫劉澤深的奏折。”
王承恩拿著一本折子來到朱由檢跟前。
“念。”朱由檢低頭看著桌案上的一些數據吐出一字。
“臣劉澤深拜上,截至五月二十一日奏折發出時,山東孔家作亂之事全部平定,兗州府境內所有孔氏人員全部被捉拿,登萊巡撫孫國楨親率登萊標營配合第二軍團,第三軍團在山東境內開展了一場浩大的清查活動,所有和孔家有關的大家,豪族,鄉紳全部按大明律緝拿問罪。
孔府上下查超出資產清單如下:銀錢共有一億五千六百三十萬,農田兩千三百六十七萬畝,其中農田一項中,兗州府農田占一千零三十萬畝,其餘田地分布在山東其他州府;
莊園商鋪等固定資產三萬一千九百一十三座,分布在山東境內,相關田冊、地契、銀錢已經由黃得功、曹文詔兩位將軍護送運會京城;
還有各類糧食,共計三百八十餘萬石,由於數量龐大,臣已暫時將糧食分別儲存在運河沿岸的滋陽、濟寧、魚台三城的糧倉中,陛下可隨時派人前來查閱調取。”
王承恩念完後,朱由檢起身深吸一口氣。
大明朝沒錢嗎?不!沒錢的隻是朝廷!自己嗣位這兩年,從陝西到江南,再到孔府,幾乎每一批被查出來的群體,都擁有著海量的財富。
若是這些人能拿出一些資產支持朝廷,窩在苦寒之地的建奴早就滅了。
“嗬嗬,看看!聽聽!這就是大明朝的孔府!這就是孔聖後人做的事!
兗州府耕田整體不過一千四百萬畝,單一個孔家就幾乎占完,也就是說兗州府百萬餘百姓幾乎成為一家之佃農,此等駭人之事簡直令人發指!”
朱由檢之所以執意要動孔府,並不是因為孔府暗中和建奴眉來眼去一個原因,更重要的是孔府龐大的勢力,幾乎把整個兗州府變成一家之地,甚至已經影響到整個山東。
在朝堂上,孔府為提高影響力,籠絡山東眾多讀書人和學子,打造出了臭名昭著的齊黨!
而且最重要的是,朱由檢看過天啟二年鄆城徐鴻儒打著白蓮教旗號造反的卷宗。
能壓著官軍打的徐鴻儒,在兗州府竟然沒有對孔府動一根手指頭,這是為什麽?孔家作為山東乃至全國都聲名巨大的家族,按照正常思維來說,孔家應該是徐鴻儒等逆賊下手開刀的頭號目標,但離奇的是,孔府安然無恙!
他通過卷宗反推,可以肯定當年的徐鴻儒造反的背後一定和孔府脫不了幹係!
“王承恩,傳旨東廠!在明報上把孔府案完完全全的登示出來,特別是孔府龐大的資產,朕要讓天下讀書人看看,孔府的所作所為!”
孔府被平定的消息隨著明報快速在京城炸開。
民間百姓對此議論紛紛,原本還上躥下跳的京中讀書人全都傻眼了!
誰都沒想到,外表看起來清廉無比的孔府,竟然在背後有著如此海量的財富!
數日時間過去。
黃得功和曹文詔帶著大軍回到京城。
乾清宮。
二人風塵仆仆的身著盔甲出現。
“臣等見過吾皇!”
“二位愛卿辛苦了。”朱由檢說著,緩步走下玉階。
“陛下,孔胤植和孔府三族老,九族老在臣接管曲阜城時服毒自殺,他還給您留下一封書信。”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陛下,我們在濟南城抓到了孔家大族老孔尚遠,人已經交給錦衣衛關押在詔獄中。”
曹文詔和黃得功接連開口匯報。
朱由檢點頭道:“死了算了,其餘的孔家餘孽呢?有多少人?”
曹文詔聽到皇帝問話,摸出一本冊子,開口道:“陛下,孔家主脈之人共計五千三百六十三人,七房支脈、分脈、旁係加在一起共有人員六萬三千八百一十七人,所有人員已經按照孔氏族譜,宗冊抓捕到位。”
朱由檢聽到這個數字後,雖然心中有預期,但這個數字還是讓他嚇了一跳。
“孔氏全族人員共計六萬八千五百八十人,請陛下示意如何處置。”
李若璉在一旁出言詢問。
朱由檢皺眉有些糾結,他也犯了難,孔家這個多人,其中九成都是被主脈裹挾著的,自己作為皇帝不可能把這些人都殺了。
“陛下若是犯難,臣有一策。”茅元儀在一旁拱手回話。
“哦?茅愛卿有何良策?”
“陛下,臣近來和百科學院諸位大人來往時發現,學院下轄的許多礦山普遍缺乏工人,可挑選孔氏族人中的年輕力壯者入礦山行勞役。”
朱由檢聽到茅元儀的話後,頓時眼前一亮。
百科學院為鑄造火器,在北直隸和山西有許多礦山、礦場。
這些地方統歸學院自行管理。
而這些礦山、礦場是需要大量人手的,但是這種小事,百科學院是不可能直接向皇帝匯報的。
“嗯,此法倒是可行,百科學院下轄的礦山倒是朕忽視了。
李若璉,此事你帶錦衣衛去做吧,先把孔氏族人篩選一邊,單反有違反大明律的,按律處置,那些底子幹淨的,全部罰為礦工,管吃住,每三年進行一次考察,表現良好者可恢複自由之身。”
“陛下,孔府的女眷也有不少,如何處置?”
李若璉拱手領命後,再次詢問。
“這好辦!女眷篩選一邊,品行惡略者,入教坊司,品行端正者可在軍中挑選那些出身貧苦,娶不起妻的將士,由軍監局出麵主持,給將士們做妻。
男女中年紀大者,先看有沒有觸犯大明律,若有按律處置,若底子幹淨的可以按照其所擅長之事做出安排,不過這些人要統一登記造冊,若是後續有觸犯大明律者,直接罪加三等懲處!”
“臣尊旨!”
李若璉說完後,趕忙招呼人去辦差。
孔氏作為一個從宋朝傳承下來的家族,朱由檢是不忍心把他們全都殺了的,沒別的,因為在這個時期,世家中有良好的教育和個人素質,是屬於社會的精英人才。
隻要把孔家為首的那些人弄死,剩下的這些孔氏族人,都是大明的子民,與其殺光,不如物盡其用的好。
“陛下,孔家大族老您要見見嗎?”
朱由檢聞言斟酌片刻後道:“不見,謀逆之人沒資格見朕!”
“陛下,根據孔尚遠供述,在京夷官盜取我朝典籍案,禦史徐標彈劾王院長案和京城鬧事的學子案,都是孔家大族老在背後鼓動,他利用在京山東籍官員,試圖通過夷官案攻訐百科學院,利用學子向朝廷施壓。
其中涉案的山東籍官員有河南道禦史王德匯,給事中王埼玉,吏部郎中周慶泉,翰林院主事岑留敏等十三位官員。”
朱由檢聽到李若璉的匯報後,臉色一冷道:“涉案官員全都拿入詔獄問罪!”
“孔府私通建奴的糧食線弄清楚了嗎?”
李若璉聞言趕忙翻動自己的記事本道:“回陛下,根據孔尚遠的供述,賣與建奴的糧食,是孔家下屬的三大商號以赴朝鮮做生意的名義每月運糧三十至五十萬石,穿過鯨海抵達朝鮮的清津港交由建奴。”
“清津港?也就是說,朝鮮國中有人在暗中為建奴提供助力?”朱由檢敏銳的發現事情的關鍵點。
“陛下,從孔尚遠的口供來看,此事確實是朝鮮國內的勢力在幫助建奴,但也不排除是建奴強行占據清津港。”
“大伴!傳旨斥責朝鮮國主,若是他朝鮮還認我大明的宗主國,就給朕斷絕和建奴的來往,否則日後等朕平了建奴,定要問罪朝鮮!”
“奴婢遵旨。”王承恩在一旁領命記下皇帝的話。
“陛下,臣還有一事匯報。”一直站在大殿中的曹文詔突然想起了什麽,從懷中摸出一本厚厚的冊子。
“陛下,此書是臣手下的一名百戶在孔府的藏書中發現了,其中似乎記載了永樂朝時的一些事,臣看過後,覺得書中似乎是在說一些關於磁石的東西,臣知道陛下對民間的一些奇怪研究感興趣,特呈送陛下觀看。”
曹文詔說著,把古籍遞出。
朱由檢接過後,看著這本泛黃的古籍,封麵已經有些模糊,不過還能看出四個大字:博物通書。
當他翻開第一頁後,原本平靜的眸子猛然睜大。
隻見書籍上第一頁的匯總欄寫道:磁石於銅線發生的奇妙反應的驗證。
磁石帶有的神秘力量能夠驅動鐵針運動的驗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磁石產生的力量論證。
···
“這····這是!”朱由檢說話的聲音都帶著些許顫抖。
他心中直呼臥槽!
這不就是後世大名鼎鼎的電磁感應實驗嗎!
自己雖然是後世來人,但是上學時學的那些東西早就還給老師了。
即便腦海中對電磁知識有認知,但是在這個時代,沒有係統的電磁理論知識,他沒辦法把電磁的東西告訴這個世界的科學家。
沒想到曹文詔帶著大軍去了一趟孔府竟然能給自己帶來如此巨大的驚喜!
原來早在大明,華夏這片土地上的老祖宗就有人研究這些東西了!
看來自己猜的完全沒錯!
後世歐羅巴的那些人,果然是把大明的東西抄襲過去,最後弄成所謂的西方科技!
“曹愛卿!你可真是給朕帶來了意外驚喜!這本古籍的價值遠遠超出了孔府的資產!”
朱由檢看著曹文詔忍不住誇讚道。
曹文詔自己都愣住。
“陛下,這書上說的東西臣看過,不過都是些外道,怎麽會有這麽大的價值?”
曹文詔撓著頭,腦瓜子嗡嗡作響。
“嗬嗬,曹愛卿,你不懂,這書中的知識足以讓我大明邁入一個新世界!
傳旨內閣,曹文詔得獲古籍有功,賞鎮國將軍銜!賞銀萬兩,金一千!”
一旁的黃得功見狀,雙眼瞪的溜圓,他怎麽都沒想到,曹文詔怎麽就拿出一本破書,就這麽得到皇帝重大賞賜。
“陛下,這···臣未立軍功,恕臣不能受賞!”曹文詔聞言趕忙單膝跪地。
他心中慌的一批,軍人一向以軍功為先,自己那本古籍得了賞賜,這傳出去影響不好。
“曹愛卿,快起來,你不懂這本書給大明帶來的意義!”朱由檢說著,親自把曹文詔扶起。
“這本書中所說的知識,足以讓我大明重現永樂之盛世!你能懂背後的力量嗎?”
曹文詔聽著皇帝的解釋,心髒砰砰直跳。
“罷了,你們都是軍人,對技術不懂,朕給你們也說不明白,總之你記著,你這個功勞不比戰場殲敵五萬小!
去吧,你們都各自忙活去,朕要去百科學院一趟,此書必須讓王愛卿看看。”
眾人見皇帝發話,拱手行禮後離去。
朱由檢彎腰坐在玉階上,仔細的把這本博物通書的內容看完。
“好!當真是好!能搞明白磁場就能搞出電學!古人智慧讓真是令人驚歎!”
朱由檢小心翼翼的合起古籍,感歎一句。
這本書是永樂朝時工部下的一個叫李思源的工匠所著,這個工匠善用磁石製造兵器和一些機關,後來還曾為鄭和船隊製作航海羅盤。
他在五十多時對磁石越發癡迷,把在家中用磁石做出的一係列實驗著書,後傳給其兒子。
喜歡阻礙大明中興,國丈也砍,朕說的請大家收藏:()阻礙大明中興,國丈也砍,朕說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