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團滅湖北官紳士族!
字數:4730 加入書籤
第499章 團滅湖北官紳士族!
楚王府。
李若漣邁步來到皇帝麵前。
“陛下,外麵有湖北五大鹽商,跪求麵聖,說是有要事向您匯報。”
朱由檢放下手中的書冊,冷笑道:“嗬嗬,一定是劉鴻訓捏住這些人小尾巴,這才想著服軟。”
“陛下,需要臣出麵將他們打發走嗎?”
楚王在一旁低聲詢問。
朱由檢斟酌片刻後道:“讓他們進來吧。”
李若漣得到皇帝旨意後,很快就帶著五人出現。
噗通!
五人在大堂外直接跪在地上。
“草民叩見皇上,恭祝皇上萬安。”
朱由檢邁步走到大堂門口。
“朕在河南下過旨意,凡我大明有地之民,見帝不跪,你們五人家中有良田無數,是把朕的旨意當作耳旁風了嗎?”
下麵跪著的五人聞言後,心中一陣發麻。
皇帝在河南下的旨意,現在還沒傳入湖北,自己怎麽知道?
“回陛下的話,草民知曉聖上體民大恩,草民五人深感罪孽深重,今日前來願意交出所有家產報效國家,同時請陛下處置。”
朱由檢聞言後,看著中間的老者道:“你倒是會說話,你是哪家的?”
“回陛下,草民是安陸孫氏族長孫元慶,家中主要經營鹽業。”
“起來說話。”朱由檢丟出一句後。
五人趕忙起身,低著頭,都不敢看皇帝。
“說說吧,焚署案你們參與了多少?”
孫元慶開口道:“皇上,焚署案草民幾人確實知情,但我們並未參與,首先我們幾家都是經營鹽業的,朝廷推行的政策中,不論是銀行抑或是新幣政策,和新政中的土地政策和我們並沒有太大的衝突,我們沒有理由故意和朝廷作對。
焚署案主要的唆使者是熊,袁,鍾,孟,和麻城幫五家為主導。”
朱由檢聽到孫元慶的話,目光有些冷冽。
李若漣見狀嗬斥道:“大膽孫元慶!在陛下麵前還敢欺瞞!可知錦衣衛酷刑之罰!”
孫元慶見狀身子一顫直接跪在地上:“陛下,草民說實話。
我等鹽商參與焚署案,實乃無力之舉,朝廷強推新幣兌換,我等家族所有銀錢兌換後,資產會縮水三倍,我等商人經營極為不易,望陛下看在我等捐獻家產的份上給草民等一個機會。”
“孫元慶,你作為鹽商,走南行北,想必聽說過朕行事風格,別說你五家鹽商,就是天下鹽商在朕麵前捐家產自首,朕也不會妥協!
觸犯了國法,就必須受到懲罰!
你們雖自首認罪,死罪可免,活罪難逃!
從現在開始,解散爾之宗族,所有家產充公,你們五人代罪入鹽業司為朝廷經營鹽業,可願意?”
五人聞言後,心中鬆了一口氣。
“陛下,草民願意助力朝廷振興鹽業。”
孫元慶匍匐在地上回話。
朱由檢點頭道:“嗯,既然願意,你們去找劉鴻訓吧,先助力他查清楚焚署案戴罪立功。”
“是,草民告退。”
五人說著,趕忙退走。
“陛下,這五家鹽商在湖北發展多年,您為何不把他們清除?”
楚王在一旁帶著疑惑詢問出聲。
“嗬嗬,內閣完善的新政有收回鹽業官營的一項,但鹽業經營是個苦差事,朝中極少有官員能勝任,這五人已然是戴罪之身,以後接手鹽業司做事定會盡心盡力;
而且根據情報來看,這五家鹽商在湖北的名聲還算過得去,雖然時常在精鹽中摻私,但欺壓百姓,橫行鄉裏之事極少,收他們為朝廷做事總好過一刀殺了,大明要重振國力,靠的不單是殺戮,還需要各行各業的人才做事。”
“陛下用人不拘一格,臣佩服。”
楚王抱拳不留痕跡的拍一個馬屁。
···
巡撫衙門。
劉鴻訓看著孫元慶為首的五大鹽商,眼中滿是冷笑。
“孫元慶,你還真是聰明,知道尋陛下請一道免死符,不然你五家現在已經血流成河!”
“劉大人,草民已經知錯,請大人給我等一個機會。”
“哼!算你們識相!說說焚署案的情況吧!”劉鴻訓橫眉說著,絲毫沒給五人什麽好臉色。
在任何時代,窮不和富鬥,民不與官鬥,此為定律。
五家鹽商雖然腰纏萬貫,資產巨大,但說到底也不過是尋常百姓的身份,官道上的人真要動他們,那真是輕而易舉。
俗話說無商不奸,對比尋常百姓,這些商人隻要被官府隨便查查就能找到理由收拾。
“大人,焚署案的主導是熊,袁,鍾,孟四家和麻城幫五家,被朝廷抓獲的苗飛,尚康樂二人是熊家在施州圈養的強盜寧三刀的手下;
負責指揮調度的是熊氏二脈的熊子安,人稱熊三爺···”
很快。
劉鴻訓根據孫元慶五家鹽商的交代,直接派出民兵挨家抓人。
在不到兩日的時間裏,焚署案的幕後主使和主要案犯全部被抓到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巡撫衙門外。
劉鴻訓帶著一眾官員站在大門前恭敬的等著。
沒多久,朱由檢騎著戰馬出現,他翻身下馬後,看著巡撫衙門街道兩側看不到盡頭的各家囚犯。
“陛下,焚署案已經查清,幕後主使由江夏熊氏為主導,結合公安袁氏,竟陵鍾氏,武昌孟氏,和麻城田氏,梅氏,劉氏,周氏,李氏,丘氏等宗族聯手對抗朝廷,目的是不滿朝廷新政,拒絕交出宗族土地。”
“所有犯案家族,全部貶為奴隸,革除各宗族學子功名,若有在朝為官者一律革職,案首斬首示眾,既然你們喜歡土地,那剩餘的家族成員全部發配南越。”
“皇上,朝廷施行的政令非臣等不尊,而是過於激進,根本沒有給我等活路,您難道真要把我大明士紳推到深淵不可嗎!”
在皇帝話音落下後,一側囚犯中一人高聲呼喊出聲。
朱由檢放眼看去,頓時認出那人的身份。
袁楷,萬曆三十二年進士,後考選庶吉士進入翰林院深造,在其致仕前在天啟朝官至工部郎中。
“嗬嗬!當年袁氏三傑一心為國,護佑地方!袁氏何其聲望民望何其風光!
看看現在的袁氏,橫行地方,欺壓百姓,強占民田,甚至還要對抗朝廷,短短二十年,袁氏便墮落至此!你還有臉在朕麵前呼喊?”
朱由檢帶著怒意的嗬斥聲直接把袁楷回懟的無言以對,隻能臉色漲紅的站在原地盯著皇帝。
“還有江夏熊氏!看看你們現在的宗族成了什麽樣子?掠奪鄉民,兼並土地,哄抬糧價,還有地方大宗族的擔當和責任嗎?
想想當年遼東督師熊廷弼在世時拚力為國,看看你們都在做什麽?
你們對得起熊氏先祖為大明朝做出的努力嗎?”
在朱由檢怒斥時,熊氏宗族的掌家人全都低著頭不說話。
他們可以靠著在地方的影響力和地方官爭鬥,但是在朱由檢麵前,他們是真沒有紮刺的勇氣。
現在的大明,朱由檢的暴君之名早就廣泛流傳開。
喜歡阻礙大明中興,國丈也砍,朕說的請大家收藏:()阻礙大明中興,國丈也砍,朕說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