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嶽飛練兵,多多益善!

字數:4899   加入書籤

A+A-


    趙桓眼中露出笑容,說道:“嶽父既然願意執掌皇城司,今天就去上任。”
    “你上任的前三個月,朕不會安排任務。”
    “朕隻有一個要求,盡快熟悉皇城司的情況,培養自己人,處置不聽話的刺頭。”
    “三個月後,嶽父就要執行任務。”
    趙桓說道:“東京城的一舉一動,朕必須了如指掌。”
    朱伯材反而鬆了口氣。
    有三個月的緩衝,足夠他熟悉皇城司,進一步拉攏更多的人。
    他是皇帝的嶽父,皇後的親爹,這樣的身份去皇城司,隻要不盛氣淩人,多禮賢下士,再用點手段,自然能拉攏人。
    朱伯材鬥誌昂揚,說道:“官家,臣還有一件事。”
    趙桓說道:“說。”
    朱伯材回答道:“臣要執掌皇城司,要培養心腹,要籠絡人,光靠一張嘴有些難。雖說有官家放權,可以借此運作。可是臣剛去殿前司,還是需要一定的錢。”
    趙桓問道:“多少錢?”
    朱伯材伸出右手食指比了比,說道:“官家,至少一萬兩銀子。”
    說到這裏,朱伯材保證道:“請官家放心,臣絕不會扣留,或者中飽私囊。您給的一萬兩銀子,臣會把每一筆錢都用在鋼刀上。”
    趙桓點頭道:“朕相信你。”
    他看向周瑾,吩咐道:“周瑾,你取一萬兩銀子交給嶽父。”
    “遵命!”
    周瑾立刻答應。
    朱伯材繼續道:“多餘的保證,那是廢話,請官家放心,臣一切用成績說話。”
    趙桓道:“朕拭目以待。”
    朱伯材接下任務,就沒了遲疑和猶豫,反而是鬥誌昂揚。
    在朝中做官,風險大。
    在皇城司做官,有風險的是文武百官,是當官的該擔心被他抓到小辮子。
    朱伯材向趙桓行了一禮告退,去籌備上任的事情。
    趙桓解決了皇城司的事,心中鬆了口氣,卻又有些緊迫感。
    再過幾個月,金國會再一次入侵,危機重重。偏偏他可用的人太少,而且錢財、糧食和兵馬等物資都不夠。
    這些都需要時間去籌備。
    趙桓目前能做的,就是在各方麵落子,再等著開花結果。他繼續處理政務,臨近午時,王宗濋來了:“臣王宗濋,拜見官家。”
    趙桓擺手道:“舅舅不必多禮,坐!”
    王宗濋半邊屁股坐下,連忙道:“官家,臣帶著殿前司的禁軍,完成了李家的查抄和處理。”
    “李家的田產地契和商鋪,都已經換成了銀子。”
    “目前,有六萬兩黃金、四百六十萬兩白銀,總數超過了五百萬兩銀子。”
    “臣是把所有的錢送入國庫,還是交由官家的內帑負責?”
    趙桓直接道:“所有的錢交給內帑,送去戶部轉眼就沒了。”
    朝廷的財政,非常艱難。
    尤其是趙佶帶著一批人去了江南,截斷了江南送來東京的財稅物資,更讓朝廷的財政雪上加霜。
    恰是如此,趙桓必須把錢控製在手中。
    王宗濋點頭道:“臣後續就安排。”
    趙桓問道:“舅舅執掌殿前司,目前殿前司有多少兵力。”
    王宗濋的神情有些尷尬,回答道:“回稟官家,殿前司登記在冊的士兵,多達十二萬人。”
    “目前在軍中的,隻有五萬餘人。”
    “五萬人中,又有兩萬多的老弱,真正的青壯頂多兩萬五千人。”
    “在兩萬五千多人中,還有很多的潑皮無賴,桀驁狂妄,不聽號令,連點卯都不參與,很難辦。”
    趙桓黑了臉,問道:“你沒想過整頓一番?”
    王宗濋歎息道:“無法整頓。”
    趙桓更覺得疑惑,問道:“為什麽無法整頓?”
    王宗濋解釋道:“殿前司,以及其他的侍衛二司兵力,有少數是募集的青壯精銳。”
    “可是絕大多數的人,都是在地方造反被收編,才進入禁軍。”
    “一批一批的人造反,就一批一批的收編。”
    “漸漸地,收編的賊匪和潑皮越來越多,他們平常不點卯,也不出現。一旦要為難他們,稍不如意就又跑去落草為寇。”
    “朝廷無法剿滅地方的賊匪,又會收編。”
    王宗濋歎息道:“久而久之,就沒人再去管不點卯的人,就是發點俸祿養著他們,保證他們不造反就行了。”
    趙桓問道:“騎兵呢?”
    王宗濋再次道:“殿前司的禁軍失去了戰鬥力,荒廢後連騎兵都很少。雖說有一些戰馬,都瘦骨嶙峋,都是劣馬,不堪大用。”
    趙桓忍不住搖頭。
    大宋朝戰鬥力弱,卻也是大宋朝能苟活下來的原因,因為你造反,就有被收編上岸的機會。
    長此以往,軍隊哪有什麽戰鬥力。
    都廢了。
    偏偏這樣的一個宋朝,又誕生出了無數的仁人誌士,希望改變大宋,反而沒有誕生出五代十國那樣的兵痞。
    趙桓站起身,擲地有聲道:“殿前司必須要改變。”
    王宗濋說道:“很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趙桓說道:“再困難,也一定要改變,不然就隻有死路一條。兵貴精不貴多,寧願要一萬精銳,也不要五萬廢物。”
    王宗濋自責道:“臣無能,無法練兵。讓臣去搞人事,倒是沒問題。要讓臣練兵,讓臣打仗,實在不擅長。”
    趙桓眼珠子一轉,回答道:“舅舅擅長人事,就負責殿前司的人事和後勤。朕安排一個人負責練兵,重塑殿前司的風骨。”
    王宗濋問道:“誰呢?”
    趙桓看向了大殿門口,吩咐道:“嶽飛!”
    “臣在!”
    嶽飛從殿外進入。
    他負責保護趙桓的安全,卻也負責內殿直的三百人。昨天半天時間,他已經降服所有內殿直的人。
    嶽飛的手段很簡單。
    先禮後兵,先和內殿直的士兵講道理。
    如果道理講不通,他也略通拳腳,能以德斧人。
    趙桓介紹道:“舅舅,這是嶽飛,有萬夫不當之勇。”
    “別看他年輕,卻已經在戰場摸爬滾打四年,是久經沙場的宿將了。我把嶽飛交給你,讓他擔任內殿直都指揮使,負責訓練殿前司的五萬士兵。”
    內殿直都指揮使,高於諸般都指揮使,僅次於殿前都虞侯。
    殿前都虞侯往上,是殿前副都指揮使、殿前都指揮使。
    曾經,宋太祖擔任最高的殿前都點檢。在宋太祖後,殿前都點檢不再設立。
    王宗濋打量著嶽飛,問道:“嶽飛太年輕,能行嗎?”
    “朕相信他。”
    趙桓目光銳利,問道:“嶽飛,讓你訓練殿前司的五萬士兵,可敢接任?”
    嶽飛一顆心撲通撲通的加速跳動。
    機會來了。
    他自幼拜師,更熟讀兵法,還在戰場上曆練數年。
    時至今日,早已成熟。
    嶽飛眼中浮現出強烈的自信,擲地有聲道:“臣嶽飛練兵,多多益善。”
    喜歡大宋:朕不賣國,金狗你急什麽請大家收藏:()大宋:朕不賣國,金狗你急什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