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請太上皇,稱陛下!

字數:4982   加入書籤

A+A-


    李綱看到趙桓意動的姿態,暗道一聲不妙。
    誠然,他也認為李孝忠的計劃很精妙。
    皇帝離開東京城,太上皇那樣精明的人,一定會趁虛而入。等皇帝禦駕親征取得大勝,裹挾著大勝之勢歸來,將有無與倫比的威望。
    金人南下,太上皇匆匆禪位,帶著人遁逃江南。唯獨官家留在東京,率領軍民力挽狂瀾。
    金人再一次南下,官家不懼艱險,禦駕親征力挫金人。
    兩次的取勝,煌煌大勢,就算太上皇是皇帝的親爹,也無法撼動陛下。
    好處太多了!
    可是,太危險。
    一旦皇帝在前線有個三長兩短,或者是後方的東京城失控,都會導致官家失去權力。
    太上皇荒淫無道,是個人盡皆知的昏君。
    官家是聖明君主。
    沒了官家,再一次讓太上皇掌權,是李綱無論如何都無法承受的。
    李綱勸道:“臣不否認,李孝忠的計劃好。可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啊。官家現在掌權,大宋的一切都在變好,隻要徐徐圖之就好。”
    李孝忠看了李綱一眼,是宰相又如何?
    他的策略沒錯。
    必須要據理力爭。
    李孝忠神色肅然,抱拳道:“官家,這是唯一的機會。”
    “不禦駕親征,要解決太上皇的問題就非常難。太上皇主張求和,要讓太上皇回來,不僅您要讓權,還要答應太上皇的主張。”
    “難道要再一次罷黜主戰派,提拔投降派嗎?”
    “人心不可欺啊!”
    李孝忠鄭重道:“就算有無數的熱血,可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欺辱,也會讓熱血變得冰涼。”
    趙桓點了點頭道:“朕知道。”
    他看向李綱,問道:“李相公之前派人聯絡父皇,他拒絕回朝,對嗎?”
    “是!”
    李綱苦澀回答。
    之前,李綱和吳敏通氣,讓吳敏聯絡太上皇,原本太上皇有些意動。
    隨著李邦彥和張邦昌等投降派被殺的消息傳出,太上皇又有了顧慮,幹脆就留在江南。
    一直不願意回來。
    朝廷抵擋金人尚且乏力,也沒時間和精力去解決太上皇,更沒有足夠的兵力去解決。
    偏偏太上皇在江南,截斷江南的賦稅和物資,讓朝廷很困難。
    如果不是官家接連抄家,得了大批的錢財和物資,朝廷的困境會更大。
    趙桓沉聲道:“父皇不願意回朝,卻始終拖後腿。既如此,隻能采取一定的手段,朕認為李孝忠的策略就很好。”
    李綱沉默了下來。
    良久後,李綱咬牙道:“臣聽從官家的安排,願意全力配合。”
    “好!”
    趙桓讚許道:“李相公不愧是朕的股肱之臣。”
    “接下來的時間,朕會仔細布置禦駕親征的事情。到時候朕離開,父皇如果回朝,要威逼你交出權力。你隨機應變,不要一力抗爭。
    李綱正色道:“臣知道了,不過事以密成,詳細的計劃不能泄露給太多的人。否則,容易出問題。”
    趙桓道:“朕知道。”
    李綱看了李孝忠一眼,沒有在管了,他要仔細想一想後續的安排,拱手道:“政事堂還有事情,臣先告退。”
    趙桓擺手道:“去吧。”
    李綱行了一禮告退,大殿中就剩下李孝忠。
    趙桓繼續道:“你的才華,擔任區區承節郎,屈才了。”
    李孝忠道:“為官家效力,不管是什麽官職,臣都願意。”
    趙桓吩咐道:“朕調你去殿前司,擔任殿前副都虞侯,負責率領殿前司的所有輔兵。朕禦駕親征時,你留在後方統率這些人。等朕從前線撤回,你能依靠這些人打開城門迎接朕嗎?”
    李孝忠瞬間就明白了。
    老弱的輔兵沒什麽戰鬥力,是邊緣化的兵力。即便太上皇帶著精銳回東京城,也不會管這些人。
    屆時皇帝從前線回來,需要他帶人打開城門迎接官家。
    李孝忠想去前線廝殺。
    去了前線才能立功,才能揚名立萬,顯露他的才華。
    可是官家信任,才讓他負責最重要的一環。當官家禦駕親征歸來,如果太上皇不肯就範,他就要負責裏應外合。
    李孝忠抱拳道:“臣領命!”
    趙桓讚許道:“有李卿坐鎮後方,朕禦駕親征就沒了後顧之憂。”
    話鋒一轉,趙桓開口道:“殿前司禁軍,還有五千匹金國送來的戰馬。”
    “這五千匹戰馬交給你,由你重新招募精銳訓練。”
    “等這一次和金人的交戰結束,朕再調你去侍衛親軍馬軍司任職,以五千騎兵為根基,重塑侍衛親軍馬軍司。”
    “臣遵旨!”
    李孝忠激動得跪在地上叩頭行禮。
    他隻是個粗鄙武夫,是普普通通的承節郎。一封彈劾李綱的奏折,沒有遭到官家處置,反而得了官家的庇護。
    他提出膽大包天的禦駕親征計劃,李綱對他喊打喊殺,官家卻對他委以重任。
    這是官家的恩德!
    趙桓看著跪在地上,一副感激涕零的李孝忠,心中卻感慨。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趙二和他的子子孫孫們,把大宋武將的臉踩在地上摩擦,不幹人事兒。可是,又因為有這些不幹人事兒的先例,他反而更好施恩武將。
    擱在五代十國,你去施恩?
    怕是這些武將當麵言聽計從,轉身就給你一刀。
    趙桓吩咐道:“起來吧,不必動輒下跪。”
    “好好做事,好好練兵,朕等著你練強兵,光複燕雲十六州,讓大宋振興。”
    “我大宋自立國之後,就一向孱弱,屢屢遭到欺辱,更簽訂恥辱的盟約。”
    “希望你我之輩,能徹底改變這一切。”
    趙桓眸子中閃爍著熾熱光芒,開口道:“要讓煌煌大宋,讓萬國來朝。”
    李孝忠渾身熱血沸騰,起身後抱拳道:“臣誓死效忠官家,一定驅逐金狗,光複華夏故土。”
    趙桓點了點頭。
    當即,趙桓喊來舅舅王宗濋,說了李孝忠的情況,讓李孝忠負責所有的輔兵。
    殿前司五萬人,兩萬精銳是嶽飛率領的。
    嶽飛帶著一萬精兵去了西夏邊境,早早的埋伏著,剩下了一萬精銳在東京。
    其他的接近三萬輔兵,都還在軍中,負責後勤及相應的事情。
    李孝忠雖說接管的是輔兵,可是輔兵也能發揮出大作用。
    王宗濋對皇帝的安排一向言聽計從,抱拳道:“官家放心,臣會安排好一切。”
    “辛苦舅舅了。”
    趙桓笑著寬慰,繼續道:“李孝忠,好好練兵。另外你交友廣泛,遇到有能力的人,直接入宮來舉薦。”
    李孝忠道:“臣記下了。”
    趙桓望著王宗濋和李孝忠退下,心中前所未有的振奮起來。
    禦駕親征的事情,要好好謀劃了。
    李孝忠是一重保險,卻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李孝忠的身上,要有一層一層的備用手段。
    有足夠的手段,才能應對渣爹的發難,才能堂堂正正的說一句。
    請太上皇,稱陛下!
    喜歡大宋:朕不賣國,金狗你急什麽請大家收藏:()大宋:朕不賣國,金狗你急什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