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大宋第一武教頭,周同!

字數:4515   加入書籤

A+A-


    趙桓審視著周同,對方頭發斑白,卻猿臂修長,體格魁梧壯碩,即便神色拘謹,也有一股淵渟嶽峙的宗師氣度。
    這是大高手。
    這樣的人就該委以重任,擔任禁軍的武教頭,為大宋培養最精銳的士兵。
    趙桓觀察的時候一言不發,周同反而愈發的忐忑和拘謹。
    闖江湖,他不怕。
    江湖是人情世故,不是打打殺殺。
    實在講不通道理的時候,他略通拳腳,能夠以德斧人。可是江湖的規矩,在皇帝麵前沒用。
    身為武人,周同也有一顆進步的心,希望做官光耀門楣。年輕時蹉跎,如今借著徒弟的光有了機會,心態就變了。
    無欲無求時,灑脫無比。
    有了欲望,有了追求,就無法保持平衡的心態。
    好一會兒後,趙桓微笑道:“周老白發蒼蒼,早就該頤養天年。你是鵬舉的恩師,朕賜你一個禁軍第一武教頭的名譽職務,在東京安享晚年,如何?”
    平淡柔和的語氣,卻讓周同不服氣。
    借著徒弟的機會見皇帝,他不是要吃軟飯,是要憑本事吃飯。
    周同昂著頭,中氣十足的道:“草民雖老,卻還能開三石強弓,能上陣殺敵。陛下不信,可以讓人一試。”
    趙桓故意問道:“當真?”
    周同說道:“如果草民不行,任憑陛下處置。”
    趙桓讚許道:“既如此,朕給你一個機會。你能證明實力,朕許你禁軍第一武教頭的官職,由你教導內殿直的禁軍。”
    周同目光灼灼,高聲道:“定不讓陛下失望。”
    趙桓吩咐道:“楊再興,通知內殿直的三百精銳,到垂拱殿外的空地集合。”
    “遵命!”
    楊再興在殿門口回話,立刻去安排。
    趙桓帶著周同、嶽飛等人走出垂拱殿,一路來到殿外。
    沒過多久,楊再興和三百內殿直士兵齊聚。
    趙桓擺手指著周同,沉聲道:“這是周同,當世第一高手,刀槍棍棒無所不精,更是箭術通神。”
    “朕請他入宮,讓他擔任禁軍的第一武教頭。”
    “今天,他和楊再興切磋一番。一方麵,讓爾等開一開眼界。另一方麵讓你們認識認識,有一個印象。”
    趙桓一番話說完,吩咐道:“楊再興,你和周同交手。”
    楊再興皺眉道:“陛下,臣不欺負老人。”
    趙桓笑問道:“周老怎麽說?”
    周同神色自信,強勢道:“年輕人太自負,是要吃虧的,薑還是老的辣。”
    趙桓點了點頭道:“楊再興,周老雖然年邁,卻寶刀未老。小瞧人,會吃虧的,全力出手就是。”
    楊再興點頭道:“臣一定全力以赴。”
    趙桓不再多說,讓人拿了劍交給兩人,吩咐道:“開始!”
    楊再興道:“您先請!”
    周同沒有多說什麽,提著劍朝楊再興衝了上去。距離靠近的瞬間,周同劍光如銀河般斬落,快如閃電。
    楊再興提劍正麵還擊。
    兩人交手都是以快打快,大開大合的進攻。
    鐺!鐺!!!
    撞擊聲不絕於耳,更有雙劍碰撞時迸濺的火花閃爍。
    交手十餘招,楊再興招式用老之際,周同抓住機會瞬間連攻兩招,再雙手握劍斬在楊再興的劍上。
    鐺!
    霸道的力量衝擊,楊再興的劍脫手飛出。
    周同的劍遞出,停在了楊再興的胸前,隻要再往前三寸,就能刺入楊再興的胸膛。
    呼!呼!!
    周同急促的喘息著,收回劍道:“承讓了!”
    楊再興幹脆說道:“我敗了!”
    旋即,他看向趙桓,正色道:“陛下,周教頭老當益壯,臣輸得心服口服。”
    周同神色謙遜,解釋道:“老朽雖然取勝,實際上也不算贏。”
    “真正的戰場廝殺,楊再興選擇會很多,他可以憑借充沛的體力拖延,不用和我正麵交手。”
    “三十招後,我的體力消耗巨大,必敗無疑。”
    周同拱手道:“如果他借助戰馬的爆發力,更能勝過氣血衰敗的我。”
    楊再興驚訝周同的話,眼中更多了欽佩。
    老先生有武德!
    楊再興躬身道:“輸了就是輸了,實際上,周教頭以年邁之軀和我較量,本就不公平。”
    趙桓看著鬥爭的雙方,都為彼此開脫,臉上也露出笑容。
    周同懂進退,楊再興懂敬老!
    好事情!
    趙桓笑著勉勵道:“你們一起共事,能相互協助,是內殿直之福,也是大宋之福。今後要通力協作,提升內殿直的戰鬥力。”
    楊再興抱拳道:“臣一定好好的向周教頭請教。”
    周同抱拳道:“草民定不辜負陛下厚望。”
    趙桓笑道:“還自稱草民?”
    周同神色激動,抱拳道:“臣周同,拜見陛下。”
    趙桓滿意的點頭,看向內殿直的士兵,高聲問道:“周教頭教導爾等,可服氣?”
    “服氣!”
    三百內殿直士兵齊齊開口。
    趙桓繼續道:“既然服氣,還不行禮?”
    “見過周教頭!”
    三百人齊齊抱拳行禮,激昂的聲音回蕩在空中。
    周同的情緒也激蕩不已,抱拳回禮,簡單說了兩句話。
    趙桓讓內殿直的士兵退下,才帶著周同、嶽飛和楊再興回到垂拱殿,先安排嶽飛的事情,讓嶽飛去重組侍衛親軍馬軍。
    旋即,趙桓和周同、楊再興交談,要加強內殿直的戰鬥力。
    目前內殿直的禁軍有三百人,接下來要選拔精銳擴充,編製的人數定在三千人左右。
    事情安排完,楊再興和周同聯袂告退。
    進入三月,天氣越來越暖和。
    三月中旬,趙構拿著血詔,悄悄的去了江南。
    目前朝廷的政局很穩,禁軍在進一步的整訓。
    這一日,周瑾來到趙桓的身邊,稟報道;“陛下,宗澤率領各路的勤王大軍,以及在真定府抓到的俘虜,回東京了。”
    趙桓臉上笑容綻放,起身吩咐道:“擺駕北門,朕親自迎接。”
    周瑾立刻去安排。
    不多時,趙桓帶著人來到東京城的北門,靜靜等待宗澤的歸來。宗澤文武雙全,有手段更不缺骨氣,是最合適的宰相人選。
    空缺的政事堂宰相,該補充了。
    喜歡大宋:朕不賣國,金狗你急什麽請大家收藏:()大宋:朕不賣國,金狗你急什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